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词赋家,“文章西汉两司马”,这是班固对司马相如文学成就的评价。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汉赋经过他揉和各家特色,加上他自己的创造建立起固定的散体大赋,成为后来诗赋的典范。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编制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全曲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司马相如热烈的求偶意向,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