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世济民。
《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
唐袁郊《甘泽谣·陶岘》:" 岘 之文学,可以经济;自谓疏脱,不谋宦游。"
宋梅尧臣《汴渠》诗:"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
2、指治国的才干。
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与参由明经高第为沁源令,吏治明敏,清节著闻,秩满擢新宁守,才品经济尤为世重。"
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写的激切婉转,有情有理,叫他不好不依,又不敢不依,足见世兄经济,"
3、谓耗费少而收益多。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著者是个诗人,能够经济他的语言,所以差不多每句话都有分量。"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六:"在那时我们认为电影的宣传效果是很大的,打算在香港设一个第二制片厂,以便在海外容易取材而且经济。"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文言文中的“经济”一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