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2.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
3.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
举例: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从品味示例中的“对文”开始,引导学生在学习本文时留心语言技巧,并能仔细品味其妙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