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鼠的鼠字用五笔怎么打
一、鼠的五笔86版是vnun,98版是enun,拼音shǔ。
二、释义: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三、鼠的部首:鼠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象形;像鼠之形 六、相关组词: 松鼠、鼹鼠、鼠窜、鼠疫、鼠蹊、老鼠、飞鼠、袋鼠、家鼠、田鼠、豚鼠、鼠乳、鼠腊、鼠遁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啮齿动物,门齿可终生维持生长,常借啮物以磨耗门齿,故俗称“耗子”;但其主要危害在于它能传播疫病。 文言版《说文解字》:鼠,穴虫之緫名也。
象形。凡鼠之属皆从鼠。
白话版《说文解字》:鼠,穴居虫蛇的总称。象形。
所有与鼠相关的字,都采用“鼠”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鼠疫[shǔ yì]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啮齿动物如鼠、兔等感染这种病之后,再由蚤传入人体。
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疼,淋巴结肿大,全身皮肤和内脏出血。也叫黑死病。
2、袋鼠[dài shǔ] 哺乳动物。前肢 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
尾粗大,能支持身体。雌的腹部有育儿袋,胎儿发育未完全即生产,在育 儿袋内哺育。
以植物为食。分布于澳大利亚。
3、家鼠[jiā shǔ] 哺乳动物,毛褐色或黑灰色,门齿发达,多穴居在住房的墙壁或阴沟中,繁殖力很强,吃粮食,咬衣物,并能传播鼠疫。 4、田鼠[tián shǔ] 鼠的一类,有许多种,体长约10—15厘米,生活在树林、草地、田野里,群居,吃草本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
5、豚鼠[tún shǔ] 也叫天竺鼠。哺乳动物。
体长约25厘米,无尾。体色白、黑、黄褐不一。
穴居,夜间活动。食植物性食物。
世界各地均有饲养,供医学和生理学等实验用。
2. “鼠”字五笔怎么打
“鼠”字五笔:VNUN
一、“鼠”的读音:shǔ
二、汉字释义: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
2. 隐忧。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鼠
五、相关词组:
松鼠、鼹鼠、鼠窜、田鼠、鼠疫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
二、词语释义:
1、松鼠
哺乳动物的一属。外形略像鼠,尾巴蓬松而特别长大,生活在松林中。
2、鼹鼠
哺乳动物。 体矮胖,长10馀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
3、鼠窜
形容惊惶逃走。
4、田鼠
鼠的一类。主要吃草本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
5、鼠疫
由鼠疫巴斯德氏菌 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鼠、兔等感染后,再由跳蚤传给人。分三种,患者或头疼、发高烧、淋巴结肿胀;或咳嗽、吐暗红色痰;或呕吐、谵妄、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