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感言怎么写
第一段-背景介绍:我读了一本什么什么书(介绍一下作者和背景如果你了解的话)。这本书描述了……(内容简介,可以抄抄书上的前言啦,序啦)。
第二段-重点情节、思想描述: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
第三段-感想:由此想到、感到……。
第四段-引申: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你因为看了这本书,会改变一些什么样的处事方法等。
凡是用金钱能买到的,都不值得珍惜;而值得珍惜的都是无价可沽。而由读书获得的精神财富是唯一骄人的资本。读书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更是一种充满生机、勃发向上的生命精神,谁拥有了它,谁的生命之花便不会衰落。
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年轮的多少,而在于一种精神灌注的长短。而读书则是洗涤灵魂、陶治性情的妙方,生命也因书而美丽。要抒写出生命的华丽篇章就请一定“热爱读书”吧!
习惯于畅游在书的海洋里,我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从唐传奇到四大名著,从《死魂灵》到《草叶集》,朱自青的散文杰作《荷塘月色》,金庸的武侠小说,艾青的抒情诗。。那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在那里精神得以慰籍,心灵得以净化。许多先贤圣哲,许多文人雅士,或头悬梁,或锥刺骨,或凿壁偷光,或红袖添香彻夜苦读,人们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这种读书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才得以传承。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不断的啃着各种书本,从地摊上、从书店里,从图书馆,我汲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读书使我受益非浅,它用中华的千年文明渗透了我的灵魂,它用无上的精神力量感化着我的心田。它用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逐步成熟。
是读书让我认识了李白、杜甫、朱自青、老舍、歌德、普希金、惠特曼、马尔克斯……是读书让我知道了希腊神话、诗经、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是读书让我懂得了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书,给了我很多很多。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担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担负滋润孩子心灵的重任。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陶冶自己的品德修养。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徜徉于学海攀登于书山;用自己温和敦厚的品性去浇铸孩子的心灵。这样,孩子的眼睛才更清澈更明亮;孩子的语言才更得体更文明;孩子的行为才更优雅。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
工作之余,不妨翻翻书架,逛逛书店,找本好书,置身其中,其乐无穷。还有享受。
2. 自己的读书感言,怎么写
自古文人好读书,故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古人读书多以时间和恒心来竞赛,寒窗十年,饱读诗书,鲤鱼跃龙门的奇迹只在出榜一刻,那时便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愁者会年复一年地赶考,因此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前途,浪费时间就是在自毁前程。在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持之以恒是必不可少的。否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如何证明呢?
相比而言,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则逊色许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始终给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带来了动力,有人是为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人是为将来的前途,尽管目的不同,但却都是发自内心的,至少他们能为此努力读书,不在于理想的庸俗与否,他们都是最真诚的人。
然而不堪重负的我们不仅没有尽到人子之责,还有放弃学习、放弃自己的念头,虽然这样的痛苦与忧郁可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但善于控制自己,善于取读书之乐来填补内心痛苦的人才是所谓的善学者。
一曲《桃花扇》填补了孔尚任亡国时的痛苦,一把折叠扇舞出了坎坷的人生,李贺的“我当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更是宣泄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可以说书读多的人,他宣泄内心的方式也非比寻常。因此圣贤绝非天生的,而知识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丰富情感,圣人因此而生。
培根的《人生论》,王充的《论衡》以及《颜氏家训》等著作都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情感,完善生活。
古人著书立说为的是能让自己的想法公布于世,以供他人学习和指正;叹如今,功利性的著书立说已经泛滥成灾,这就使得书的作用和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也就渐渐忘记了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可想而知,不是书使人们如此,而是社会使然。
尽管如此,还是不乏读书之人,他们能够区分出善恶之类,选择经典之作来读,“所谓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在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若读的是一部劣作,那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即使你很感兴趣,你也毫无提高,只会对你造成误导。
李杜诗篇,韩柳散文,建安风骨,皆是古人的佳篇巨作,试问不读书何以作此文章诗歌?非学无以至此,非明达无以通晓人生,非读书无以成人。
3. 读书感言 50字
读书感言 阅读,是快乐的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写道:“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这不仅是一个定律,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事实,快乐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注意力,如果孩子只遇到阅读的无趣,很少体验到乐趣,那他就会回避阅读。”
孩子们阅读的快乐不是用金钱可以堆砌的。神奇的“巴学园”里,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在拥挤的、由破旧的电车改造成的“电车图书室”里站着看书,“大家都快活得不得了”;孩子们阅读的快乐不是成人能够左右的,如果把成人世界的功利的欲望与压力强加于孩子,那会扼杀孩子的灵性,摧毁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妈妈》的作者史翠克兰·吉利兰自豪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自豪地说:“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有许多读书给我听的老师。”阅读,是快乐的,让孩子们天天感受到这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