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概要设计怎么写
软件文档中概要设计也称“总体设计”,是开发人员在明确用户需求(要什么)后对系统的一个总体考虑(明确系统目标、设计原则,初步考虑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国家关于这方面有相关标准(概要设计说明书(GB8567-88))。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按下列提纲撰写内容:1.引言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包括]2.1.1系统功能2.1.2系统性能2.1.2.1精度2.1.2.2时间特性要求2.1.2.3可靠性2.1.2.4灵活性2.1.3输入输出要求2.1.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2.1.5故障处理要求2.1.6其他专门要求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的规定。
]2.2.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
]2.2.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2.2.3接口 [说明该系统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2.2.4控制 [说明控制该系统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2.4结构 [给出系统结构总体框图(包括软件、硬件结构框图),说明本系统的各模块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模块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模块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需求与系统模块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模块的分配关系。]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3.接口设计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相应的回答信息。
] [说明提供给用户操作的硬件控制面板的定义。]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
]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4.运行设计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的支持软件。
]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不涉及软件设计可不包含]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软件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软件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明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 概要设计是一个设计师根据用户交互过程和用户需求来形成交互框架和视觉框架的过程,其结果往往以反映交互控件布置、界面元素分组以及界面整体板式的页面框架图的形式来呈现。这是一个在用户研究和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使用户研究和设计无缝结合,将对用户目标与需求转换成具体界面设计解决方案的重要阶段。
[1] 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需求分析得到的系统扩展用例图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设计软件结构的具体任务是: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等。
数据结构设计包括数据特征的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显然,概要设计建立的是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与计算机无关。
(1)层次图。层次图用来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
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间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如图,最顶层的方框代表正文加工系统的主控模块,它调用下层模块,完成正文加工的全部功能。
第二层的每个模块完成正文加工的一个主要功能。(2)HIPO图。
HIPO图是IBM公司发明的“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层次图加上编号称为H图。
在层次图的基础上,除最顶层的方框之外,其余每个方框都加了编号。层次图中每一个方框都有一个对应的IPO图(表示模块的处理过程)。
每张IPO图应增加的编号与其表示的(对应的)层次图编号一致。IPO图是输入/加工/输出图的简称。
(3)结构图。结构图是Yordon提出的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工具,结构图和层次图类似,一个方框代表一个模块。
2. 在系统设计中怎样写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画图,全方位的剖析系统,设计类。其中要画出用例图,状态图,时序图,类图。下面就我做过的一个“大富翁”游戏的体系结构设计为例。
用例图:
时序图:
类图:
把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划分成系统的一个个功能模块并设计好类,就可以进行开发了。
3. 系统概要设计怎么写
是软件的概要设计么?网上应该到处都有的,我以前也会打过一样的问题给你一个我以前用的吧~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a.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 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2.2运行环境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2.4结构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程序1 程序2 …… 程序n功能需求1 √ 功能需求2 √ …… 功能需求n √ √2.6人工处理过程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2.7尚未问决的问题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3接口设计3.1用户接口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3.2外部接口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3.3内部接口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4运行设计4.1运行模块组合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4.2运行控制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4.3运行时间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6.1出错信息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a. 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b. 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c.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6.3系统维护设计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
4.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怎么写
百度吧, 很多的《 总体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2. 摘要 3. 需求分析 3.1. 学校学籍管理概况 3.2. 学校学籍管理目标及方法 3.3. 实施需求 3.4. 实施目标 3.5. 实施约束 3.6. 实施功能要求 3.7. 实施信息要求 3.8. 实施性能要求 4. 总体方案与结构 4.1. 制定总体结构的出发点 4.2. 体系结构 4.3. 应用系统结构 4.4. 支撑系统结构 4.5. 信息分类编码体系 5. 系统说明 5.1. 结构模型 5.1.1. 系统/功能分解树 5.1.2. 构件图 5.2. 动态模型 5.2.1. 事件流程图 5.2.2. 事件汇总图 5.2.3. 工作案例图 5.2.4. 典型事件跟踪图 5.3. 功能模型 5.3.1. 数据流程图 5.3.2. 数据汇总图 5.3.3. 功能调用图 6. 资源需求 7. 系统配置 7.1. 配置原则 7.2. 硬件配置 7.3. 软件配置 8. 接口 8.1. 内部接口 8.2. 外部接口 9.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9.1. 现行组织机构 9.2. 开发运行的组织机构 9.3. 人员配置与培训 10. 关键技术 10.1. 关键技术的提出 10.2. 关键技术的一般说明 10.3. 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 11. 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计划 11.1. 实施的技术路线 11.2. 实施计划 12. 投资概算及资金规划 12.1. 投资概算 12.2. 资金规划 13. 经济分析 13.1. 经济效益分析 13.2. 财务评价分析 13.3. 社会效益、战略效益分析 13.4. 经济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14. 缩写词表 15. 参考文献 《 详细设计说明书 》1. 前言 2. 摘要 3. 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3.1. 详细需求分析 3.1.1.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3.1.2.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3.1.3. 详细信息需求分析 3.1.4.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3.1.5. 详细组织需求分析 3.1.6.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需求分析 3.1.7. 信息要求 3.1.8. 性能要求 3.2. 接口需求分析 3.2.1. 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3.2.2. 现有软、硬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3.2.3. 引进软、硬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4. 总体方案设计 4.1. 系统总体结构 4.1.1. 系统组成、逻辑结构 4.1.2. 应用系统结构 4.1.3. 支撑系统结构 4.1.4. 系统集成 4.1.5. 系统工作流程 4.2. 分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4.2.1. 应用分系统与支撑分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4.2.2. 应用分系统之间的界面划分 5. 应用分系统详细设计 5.1. XX分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5.1.1. 功能详细需求分析 5.1.2. 性能详细需求分析 5.1.3. 信息详细需求分析 5.1.4. 限制条件详细分析 5.2. XX分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5.3. XX分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5.4. 分系统界面设计 5.4.1. 外部界面设计 5.4.2. 内部界面设计 5.4.3. 用户界面设计 6. 数据库系统设计 6.1. 设计要求 6.2. 信息模型设计 6.3. 数据库设计 6.3.1. 数据访问频度和流量 6.3.2. 数据库选型 6.3.3. 异构数据库的连接与数据传递方式 6.3.4. 逻辑结构设计 6.3.5. 数据共享方式设计 6.3.6. 数据安全性及保密设计 6.3.7. 数据字典设计 7. 网络通信系统设计 7.1. 设计要求 7.2. 网络结构设计 7.2.1. 网络选型 7.2.2. 网络互连设计 7.2.3. 网络协议 7.2.4. 信息载体和硬件配置 7.3. 网络布局设计 7.3.1. 网络的物理布局设计 7.3.2. 网络实施要求 8. 信息编码设计 8.1. 代码结构设计 8.2. 代码编制 9. 关键技术 9.1. 关键技术的提出 9.2. 关键技术的一般说明 9.3. 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 10. 系统配置 10.1. 硬件配置 10.2. 软件配置 11. 限制 12.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12.1. 机构调整与确认 12.2. 组织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12.3. 人员配置方案 12.4. 培训计划 13. 工程实施计划 13.1. 分期实施内容 13.2. 进度计划 13.3. 实施条件 13.4. 测试与验收 14. 投资预算 15. 参考和引用资料 16. 术语。
5. 毕业设计要怎么写啊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 连杆孔研磨装置设计 毕业设计 硅胶(RB)手机按键模具分析与制作 注射器盖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 毕业论文 拉线套注射模设计 毕业设计 YZY400全液压压桩机设计(共含论文9篇) 毕业设计 花生去壳机 毕业设计 青饲料切割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 颗粒状糖果包装机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印制板翻板机 课程设计 制定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加工工艺, 设计钻4*φ9mm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制定电机壳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8.5mm孔的钻床夹具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毕业设计 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毕业设计 D180柴油机12孔攻丝机床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 电机端盖压铸模设计 V带—单级圆柱减速器 毕业设计 单拐曲轴零件机械加工规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离合器冲模设计 毕业设计 托板零件冲模设计 冲压摸具毕业设计 设计该零件的冲裁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全自动方便面压制机液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基于PROE的模具设计(附PROE零件图,操作录像)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机床传动齿轮的工艺规程设计(大批量) 课程设计 解放汽车第四速及第五速变速叉加工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毕业设计 中直缝焊接机 粉末压力成型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 C616型普通车床改造为经济型数控车床 毕业设计 普通钻床改造为多轴钻床 毕业设计 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齿轮减速器 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毕业论文 盖冒垫片模具设计说明书 w 毕业设计 保持架 毕业设计 钟形壳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C6410车床拨叉、卡具设计 CA6140C车床拨叉工艺,设计铣18mm槽的铣床夹具 CA6140C车床杠杆工艺,设计钻直径12.7的孔的钻床夹具 CA6140C车床杠杆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25的钻床夹具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25孔的钻床夹具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车圆弧车床夹具 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 制定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加工工艺,设计铣4mm工艺槽的铣床夹具 制定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钻?37孔的钻床夹具 制定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30*80面的铣床夹具 制定CA6140C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铣8mm槽的铣床夹具 毕业设计 采煤机的截割部设计 毕业设计 大功率减速器液压加载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大流量安全阀 课程设计 设计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 刨煤机传动系统及缓冲装置的设计 毕业设计 刨煤机的截割部设计及滑靴设计 数据库实验指导课件 毕业设计 马达盖设计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设计钻孔的钻床夹具 制定机械密封装备传动套加工工艺,铣8mm凸台的铣床夹具 CA6140法兰盘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6mm孔的钻床夹具 毕业设计 瓶盖注射模设计 毕业设计 单拐曲轴工艺流程 毕业设计 壳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毕业设计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论文) 座板的机械加工制造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卷筒输送机减速器 毕业设计 接触片冲模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机设计 毕业设计 发动机支承限位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 毕业设计 HFJ6351D型汽车工具箱盖单型腔注塑模设计 子程序在冲孔模生产中的运用编制数控加工(1#-6#)标模点孔程序 毕业设计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塑料模具设计(注射器盖) 毕业设计 喷墨打印机部件模具设计 “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推动架的工装设计 毕业论文 手柄限位杆盒冲压件设计 毕业设计 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说明书 五吨电弧炉下部外壳机械加工制造——编制机械加工工艺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蜗轮蜗杆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毕业设计 粗镗活塞销孔专用机床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毕业论文 箱体锁扣注射模具设计(内含两份) 毕业论文 瓶盖拉深模的设计 毕业论文 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毕业论文 密封垫片冲裁模设计 毕业论文 垫板冲裁模设计 毕业论文 铝型材冲孔模设计与制造 毕业论文 22型车门垫板冲裁模设计与制造 毕业论文 塑料闸瓦钢背弯曲模设计 毕业论文 家用迷你音响外壳的注射模设计 毕业论文 玻璃升降器外壳的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 自行车脚蹬内板冲孔翻边落料模的设计 毕业论文 垫片冲裁模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电话手柄的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 手柄冲裁模设计与制造 毕业论文 罩子拉深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毕业论文 手机翻盖注射模的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电话手柄下壳的注塑模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插座上座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 盖板模设计 毕业论文 旋转体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外壳注。
6. 优化系统的毕业设计如何写总结
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段时间里我们以严谨、求实、科学、探索的态度设计了 (设计题目) 假如注塑机 这台注塑机在液压传动部分、电器控制部分都有所改进,机械部分基本上采用了以前的经验,着重对肘杆机构进行了程序优化,电器控制上采用远程控制,这些都提高了整机性能,简化了设计的结构尺寸。安全装置上,采用多级保险,增加了安全性。整体结构上,达到了美观、简单、易操作等要求。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巩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了自学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以及自己独立的思考使我受益匪浅。但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错误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