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骏图的描写
一、传世名画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郎世宁《八骏图》 郎世宁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圣马塞兰诺(San Marcellino),青年时期随卡洛科纳拉(Carlo Conara)学习绘画与建筑,并在1707年左右加入了热那亚耶稣会。刚开始只为意大利的教堂画壁画,1714年居往在葡萄牙里斯本及科英布拉。几年后对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1715年前往中国。期间曾于澳门学习中文、并以“郎世宁”作为汉名。 八匹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2. 八骏图上的诗词写的是什么
《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 [唐]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释义】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此诗前四句具体地描写胡马瘦骨棱起如刀峰 , 耳竹削似的尖耸 , 俊逸矫健 , 步履轻快,四蹄生风 , 是匹骏马 。 后四句则赞美胡马的本领 , 指出其所到之处 , 没有东西可阻挡之 , 值得策骑者信赖 , 甚至可将生命交托给它 , 由於胡马如此骁勇快捷 , 故万里亦可横行 。 全诗赞美胡马之余 , 亦抒发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
3. 古代表示骏马的字,词有哪些
一、形容骏马的字
骓:项羽《垓下歌》里说“时不利兮骓不逝”,说的就是他的马。意思是:青白杂色的马。
骊:纯黑色的马。
驵:好马,壮马。
驸:几匹马共同拉车,旁边的马叫驸。
驹:小马或少壮的马。
骀:劣马。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骁:好马。
姻:浅黑带白色的杂毛马。
骅骝:古代称赤色骏马。
骏:骏马,好马。
骐:有青黑色纹理的马。
骒:雌马。
骖:拉车的四匹马中旁边的两匹马。
骝:黑色尾巴的马。
骥:好马。二、形容马的成语:
二,形容骏马的词语
一日千里 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逐日追风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飞黄腾踏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灭景追风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蹄间三寻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逸尘断鞅 指马奔跑时扬起尘土,挣断马鞅。形容马跑得很快。
蹄闲三寻 〖解释〗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