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科第四周周记怎么写
忙碌的外科实习轮转结束后,就去了儿科.儿科分为儿内,儿外,一共4周时间.首先去的是儿内.第一次进入病房,觉得很干净,病床突然小了一号,看到的都是些小朋友.整个病区分为2个部分,前面的是常见疾病,比如支气管肺炎,腹泻,内分泌疾病等,还有个抢救室,里面则收治了早产儿.曾经有个2个床位房间,但收治了1个孩子居然患阿米巴痢疾(经口传播,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出果酱样粪便,有腥臭味,主要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上海少见).而后面的则是急淋,再障等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也尽量避免出现病区后部分.因为这些孩子都是化疗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员流通过度的话,容易引起这些孩子的感染.在大量的化疗药物作用下,他们都是光头,面色苍白.并且由于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使的他们的静脉脆性增加.一天的补液,常会打上好几次头皮针.我看到最大的孩子,也就12岁,最小出生才几个月.后来听其她同学说,那个12岁的女孩,最终还是死于并发症-感染,不过那是后来的我出科的事情了.内科的早上是最热闹的,闹到耳朵也要聋了.整个病区集体大合哭,哭的撕心裂肺的.比起内科,外科就要清净多了.儿外主要收治的是开包皮的孩子.我就看见1个孩子是车祸住院的.在儿外的时候,碰到这么两个孩子,都是开包皮的.当我一走进病房,就看见这两个孩子光溜溜的躺在床上,医生开出医嘱照光bid,早上的时候,靠窗的孩子晒着太阳,而旁边的小朋友晒不到,他的爸爸变把窗往一边挪了一下,看见就一个小**晒在太阳底下.到了下午,靠窗的孩子拿着枕头遮掩着继续晒太阳,我对他说:让你爸爸给你撑把伞,伞上面挖个洞,这样其他地方都晒不到,就晒个小**就可以了.而另外个孩子是晒不到了,他爸爸边跑到护士台说:护士小姐,什么时候来烤小**啊.给我印象深的是一个仅3岁还裹着尿片的小男孩.男孩很可爱,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露出两颗老虎牙.后来我一翻他的病例,患有未分化肾母细胞瘤(腹部恶性肿瘤,常见于小儿,该类型预后差).有次我去他的床位,叫他小宝贝,他甜甜的笑了.我问他,喜欢我这么叫吗?他笑着点头说,喜欢.有次看到他爸爸,抱着他去儿内做肾穿刺,回来的时候,眼泪汪汪的.现在,也不知道他的情况怎么样立刻.整个外科床位周转率并不高,就算我出科的时候,这里面人员也没怎么改变.其实我并不喜欢孩子,但当看到这些孩子,还是会从心底的可怜他们.现在想想,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再也没有比生命的存在更具有意义的事情了.好好的活着吧!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
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
2. 儿科第四周周记怎么写
忙碌的外科实习轮转结束后,就去了儿科.儿科分为儿内,儿外,一共4周时间.首先去的是儿内.第一次进入病房,觉得很干净,病床突然小了一号,看到的都是些小朋友.整个病区分为2个部分,前面的是常见疾病,比如支气管肺炎,腹泻,内分泌疾病等,还有个抢救室,里面则收治了早产儿.曾经有个2个床位房间,但收治了1个孩子居然患阿米巴痢疾(经口传播,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出果酱样粪便,有腥臭味,主要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上海少见).而后面的则是急淋,再障等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也尽量避免出现病区后部分.因为这些孩子都是化疗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员流通过度的话,容易引起这些孩子的感染.在大量的化疗药物作用下,他们都是光头,面色苍白.并且由于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使的他们的静脉脆性增加.一天的补液,常会打上好几次头皮针.我看到最大的孩子,也就12岁,最小出生才几个月.后来听其她同学说,那个12岁的女孩,最终还是死于并发症-感染,不过那是后来的我出科的事情了.内科的早上是最热闹的,闹到耳朵也要聋了.整个病区集体大合哭,哭的撕心裂肺的.比起内科,外科就要清净多了.儿外主要收治的是开包皮的孩子.我就看见1个孩子是车祸住院的.在儿外的时候,碰到这么两个孩子,都是开包皮的.当我一走进病房,就看见这两个孩子光溜溜的躺在床上,医生开出医嘱照光bid,早上的时候,靠窗的孩子晒着太阳,而旁边的小朋友晒不到,他的爸爸变把窗往一边挪了一下,看见就一个小**晒在太阳底下.到了下午,靠窗的孩子拿着枕头遮掩着继续晒太阳,我对他说:让你爸爸给你撑把伞,伞上面挖个洞,这样其他地方都晒不到,就晒个小**就可以了.而另外个孩子是晒不到了,他爸爸边跑到护士台说:护士小姐,什么时候来烤小**啊.给我印象深的是一个仅3岁还裹着尿片的小男孩.男孩很可爱,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露出两颗老虎牙.后来我一翻他的病例,患有未分化肾母细胞瘤(腹部恶性肿瘤,常见于小儿,该类型预后差).有次我去他的床位,叫他小宝贝,他甜甜的笑了.我问他,喜欢我这么叫吗?他笑着点头说,喜欢.有次看到他爸爸,抱着他去儿内做肾穿刺,回来的时候,眼泪汪汪的.现在,也不知道他的情况怎么样立刻.整个外科床位周转率并不高,就算我出科的时候,这里面人员也没怎么改变.其实我并不喜欢孩子,但当看到这些孩子,还是会从心底的可怜他们.现在想想,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再也没有比生命的存在更具有意义的事情了.好好的活着吧!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
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
3. 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就是儿科,老师叫我写周记,我不知道该怎么写,
是写什么内容,有关工作情况,还是病例的整理,或者是开会?你可以问清楚要求,自己多看看。基本上老师都会这样的,我之前第一个科室是在心内科实习,什么都不会,老师还不是赶鸭子上架珐伐粹和诔古达汰惮咯,不会的东西我只能问老师或者实习的师兄师姐,自己多看看以前别人写的病历什么的。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需要什么,老师不可能步步教你的,而且省心的实习生也容易讨老师喜欢啊
补充:对啊,你自己都知道要求了,那就按照要求来写啊。不管是有关实际病情诊断,或者是病历书写及其他的,都可以总结的啊,我觉得一周的话进步应该还是很大的,起码什么常见疾病诊断、看病流程、注意事项的,你都多少有话可以说的。
4. 关于儿科的周记200字
在儿科待了三周,因为临时有事,所以就出科了。儿科的老师都特别有爱,轮转半年,算是最温馨的科室了,整天面对的都是小孩,绝大多数都是三岁以下的孩子,跟我的代教老师胡老师管了五六个床,还在门诊跟着周志宏周主任上了一个星期的门诊,历历在目,无论是专业上还是医患沟通上,都学到了很多东西,由于打算干儿科,所以轮转半年,这是我认真写的第一个实习小结。既算总结,也算启示吧。
入科第二天,带教老师姜老师就布置我们把儿科的常用药熟悉一下,不得不承认,这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不论是学开医嘱还是跟老师上门诊,都很有帮助,儿科多是肺炎,肺炎则多用抗生素,一个是抗生素的选择,一个是用药剂量,出不得差错。
儿科收治入院的大多是肺炎,多以咳嗽发热为主症,伴有咯痰,辅助诊断是听诊和摄**正位片。周主任很让我钦佩的就是她能通过听咳嗽的声音判断出是病在喉咙,支气管还是在肺,我想,这跟大量临床积累总结肯定是分不开的,小孩子身体不舒服加上一见白大褂就害怕,很容易哭闹,肺部听诊就很困难,所以尽量在其安静状态下听诊,有的肺部啰音细,且只在吸气末才有一两声,听诊要注意,不能因为小孩哭闹就求快。
我管的床位里有两个支原体肺炎,都是大小孩了,学龄期儿童多发。(相比而言,支气管肺炎则多是三岁以下的小孩)支原体大于2.7就容易转为支原体肺炎了。
一个尿路感染的小孩,中医上即淋证,多属湿热下注,小儿脾常不足,则易生湿,脾虚湿盛,湿热下注,则为热淋,方用八正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西医要碱化尿液,用金双歧。
脐周压痛,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脐周痛,按压痛减,多考虑有虫,虫多喜按。脐上痛,考虑胃疾。
若WBC低,则不用头孢类抗生素。
一般肺部啰音较响,恢复较易,啰音细,则恢复较慢。
最后,是医患沟通的问题,在这边的三个星期,几乎每周都有伤害医护人员的事件传来,远的不说,同在南京,市口腔医院的护士被打至瘫痪的案子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在感觉医患关系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真的是医患互相不信任,恶性循环,完全停不下来。我在医院也深有体会,比如那天跟老师在门诊看的一个小孩,肺炎很重,片子上看就很不好,本来还是慕老师之名而来,但是一等老师劝他住院,孩子他爸却一口否决了,那个怀疑的眼神,我坐在旁边,真的觉得不是滋味,夫妻俩犹豫半天之后又折回来,结果已经没有床位了,只能预约。还有一个家长,来复诊,结果老师那天根本不在门诊,在病房交班,她非要老师给她家先看,说不能耽误小孩上学,说补交挂号费就可以了,然后就在病房外推推搡搡。。怎么说呢,在我看来,这些都简直难以理解,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就这么难?当然,包括南京口腔医院的事情,究竟医患沟通有没有做好,我想,应该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很多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是,文明社会,暴力事件频频,令人瞠目,也觉得可悲。
5. 关于儿科的周记200字
在儿科一个多月的实习中,除了做好日常的临床工作外,还有各项体检工作等等,有些工作我以前没做过,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新生儿工作,我以前就没做过,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护士长的教育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新生儿科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
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大家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
(1)认真接待每一们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曾经有一个15岁的女病人由于腹胀且腹部触之较硬,曾到条件较好的医院(三甲医院)做过检查,钱也花了不少,就是没诊断明白是什么病,病人及家属都很着急,通过老师们和医生仔细的询问病史及过细的体检,病人原来就是常见肠结核,诊断清楚了病人及家属都很满意。
(2)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以带教老师为模板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
6. 周记怎么写
生活在这纷扰喧嚣的世界,有时真的需要有自己独处的空间。
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一人独处静美随之而来,清灵随之而来,温馨随之而来:一人独处的时候,贫穷也富有,寂寞也温柔。
可以漫步到水边,伫立在无声的空旷中,感受一份清灵。让心灵远离尘嚣纷乱的世界,默默的体验花香,聆听鸟鸣。
欣赏自然 带给我的乐趣,静静的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不要谁来做伴,只有自己,而在这时我是最真实的。抬头仰望天边云卷云舒。
让心儿随着自己无边的思绪飘飞。此时,这个世界属于我,我也拥有了整个世界. 可以捧一品香茗,在氤氲的缭绕中慵懒的翻阅一本好书。
让自己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中,去书中解读关于生活,关于情感的文字。此刻,孤独成为一个空灵的竹萧,悄悄的流淌着轻柔的曲调。
可以被书中的人物打动,静静的流泪。这时的我卸掉了生活的面具,返璞归真。
不带任何伪饰的成份;抑或是微笑,这笑也是甜甜的,是我久蓄于心的一份无法表达的秘密。 可以,播放轻缓的温柔的小夜曲,静静的赖在床上,什么 都不想。
只让自己沉浸在难得营造出的氛围里。让身心此刻回归本真,默默的享受音乐带给我的心灵的栖息。
让音乐来诠释我对浪漫的渴求。 可以,背上简单的行囊,到向往已久地方去。
不要与谁为伴,就自己 一个人的旅程,可以天马行空,自在逍遥。也许我会如孩童般的滚过一片青青的草地。
找寻回儿时的天真与顽皮。也许,我会大喊一声,打破这宁静的时刻。
让孤独的内心得到释放的快乐。成长本身就是一种疼痛。
成为一次自己真不容易。就让这独处的时光做回真正的自己。
在陌生的地方,没人认识你。让这阳光完完全全的照亮我那些想喊,没有喊出的日子吧!在这里,一人独处的时光,便时绝顶美妙的时刻! 无论生活多么繁重,我们都应在尘世的喧嚣中,找到这份不可多得的静谧,在疲惫中给自己心灵 一点小憩 ,让自己属于自己,让自己 解剖自己,让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做回自己…… 这是我排解压抑,释放身心的方式。
这也是我一人独处无与伦比的惬意。 独处是一种美丽的真实!独处是一种真实的美丽。
2.一周的时间像一道光一闪而过,明了而又干脆,唯独那心底的孤单永远地存留了下来。 它是个催命者,无时无刻地提醒你,流下伤心孤独的泪珠儿才是最好的发泄,而不是强忍地笑。
如果是这样,当一个人的时候,也不知道还能干嘛了。有时候会自嘲,我有什么好伤感的?明明在身边有那么多好朋友,可是……好像少了什么…… 割舍,是忍痛失去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是很宝贝的,是有种想把它藏在身后保护的冲动。
留念,是一种痛苦的思绪,思绪着曾经拥有过的美好。那最亲最妙最美的心情,那个时侯,心田的稻草向着春风,迎接着下面的温暖。
向往,是梦里的境界,它残酷的把现实和幻想分开,让一些像风一样,没有中心的人,只能向往它,伸手触碰,它就会变成水,荡漾……~~ 孤单的时候,一杯冰水的温度可以代替热咖啡,一片枯叶是大树曾经的茂盛,一粒细小的沙粒铺垫过心中的大海…… 所以,孤单也是另一种完美里的缺憾,它让你全面领受了心情最低落,沉重的滋味,让你体验不同人生带来的特别感受。 3.又一个星期,就这么过去了。
很久没有拜访过韩寒和小四,今天去看了。两个人都更新了。
当然,这个更新只是相对于我而言。 一个星期。
说愉快不能说是愉快。说郁闷也确实挺郁闷的。
销声匿迹了很久,忽然出现在QQ里,看到好友们更新的个性签名,都报之以浅浅的会心的微笑。 给T打了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他很忙。
一直在心里有点怪他,为什么就这样不辞而别,连让我说再见的机会也不给。也一直很感激他,没有他那么殷勤地借书给我,我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没有他在校会上和我一直说一些前途之类的话题,我也不能熬过这么多的大小会议。心里,多多少少对这位学长有些不舍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该走的总是得走;剩下的路,只有自己去面对。勇敢地,坚强地,面对这一切。
笑着流泪。南拳妈妈的新专辑《藏宝图》里的一首很被我喜欢的歌。
主要是喜欢这个名字。 今天在网上找到了一段英文,用一个富翁和四个妻子的故事来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你自己会永远与你相随。
觉得他说的很对。但这个故事总会让我想起我的父母。
无论我在干什么,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做出什么决定,他们都一如既往地信任我,爱我,疼我。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是他们的女儿。
爱我的人总与我同在。上帝与我同在。
梦想与我同在。奋斗与我同在。
困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经历过的磨难,都成了幸福的垫脚石。
既不用为明天担忧,也不用为昨天而烦恼,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