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子和中子怎么看比如说一个He左上角是4左下角是2这分别代表什么
楼上的错了啊!左上角那个是质量数,表征的是原子核中核子的个数!——这个质量数一般用A表示,早期文献也有顺手把这个数写在右上角的,但是现在规范化后已经不这么写了.看上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书的时候,偶尔你能看到质量数写在右上角的写法.左下角的是质子数,用Z表示.右下角的有两个意思,如果那个数和Z的和等于A的话,那个数表示的是中子数,用N表示,即Z+N=A,这一般在原子核物理中较为常见;而原子物理中,这个位置的数也用来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H2.右上角的数通常会在后边跟“+”或“-”,表示粒子/离子带的电荷数。
2. 怎么写质子条件式
根据酸碱反应得失质子相等关系可以直接写出质子条件式.首先,从酸碱平衡系统中选取质子参考水准(又称为零水准),它们是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通常是起始酸碱组分,包括溶剂分子.其次,根据质子参考水准判断得失质子的产物及其得失质子的量.最后,根据得失质子的量相等的原则,得质子产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等于失质子产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写出质子条件式.注意,质子条件式中不应出现质子参考水准本身和与质子转移无关的组分,对于得失质子产物在质子条件式中其浓度前应乘以相应的得失质子数.例:写出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1)选零水准:HA和H2O 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是HA和H2O,选二者作为零水准. 2)写质子条件式 溶液中存在的反应有 HA+H2O == H3O+ + A- H2O+H2O == H3O+ + OH- 因此H3O+为得质子产物,A、OH-为失质子产物,得失质子数应当相等,故质子条件式为 [H3O+]=[A-]+[OH-] 式中[H3O+]为HO得质子后的产物浓度,[A-]和[OH-]分别是HA和H2O失去质子后产物的浓度,若两端乘以溶液体积就表示得失质子的量(摩尔)相等. 因此,在选好零水准后,只要将所有得到质子后的产物写在等式的一端,所有失去质子后的产物写在另一端,就得到质子条件式.为简化起见,H3O+以H+表示. 注意:1)质子条件式中不出现零水准物质. 2)在处理多元酸碱问题时,对得失质子数多于1个的产物要加上得失质子的数目作为平衡浓度前的系数.。
3. 一般质子守恒该怎么写啊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便是:C(OH-)=C(H2CO3)-C(CO32-)+C(H+)
4. 质子条件式怎样写
原发布者:liuhuan2015123
书写质子条件式的最简单方法——图示法王嘉霖(川北教育学院化学系)1方法要点图示法直接书写PBE的方法要点如下:⑴选好质子基准态物质。质子条件式表示在质子传递反应中得失质子数相等,显然在构成质子条件时,必需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参考物质,称为质子基准态物质(或称质子参考水平、或零水平)。质子基准态物质就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通常是原始酸碱组分和溶剂分子,(绘出示意图,将质子基准态物质列入图中方框内)。⑵以质子基准态物质为准,列出得失质子后的产物及得失质子的数目。与质子基准态物质相比,质子数多的就是质子产物(标在示意图方框的左边,用箭头连接起来),质子数少的已经失质子产物(标在示意图方框的右边,用箭头连接起来)。在箭头上方标明各个质子基准态物质转化为产物时得失质子的个数。⑶根据得失质子等衡原理,写出PBE。所有能得失质子后的产物写在左端,所有能失质子后的产物写在右端,再加上等号即得PBE。说明两点:①正确的PBE中应不含有基准态物质本身的有关项;②处理多级离解关系的物质时,用得质子的个数作为该物质平衡浓度前的系数(见例5等)2各类溶液的质子条件2.1一元弱酸溶液的质子条件例1写出HA(A-代表CH3COO-、CN-等)溶液的PBE。解用图示法书写PBE。首先,要了解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情况,写出有关酸碱平衡式,在HA溶液中质子转移情况是HA与H2O间质子转移HA+H2O
5. 磷酸质子条件式怎么写
磷酸质子条件式:c[H⁺]=c[H₂PO₄⁻]+2c[HPO₄²⁻]+3c[PO₄³⁻]+c[OH⁻]。
在上式失质子产物中,HPO₄²⁻是H₃PO₄失去两个质子后的产物,PO₄³⁻是H₃PO₄失去3个质子后的产物,故在质子条件式中c[HPO₄²⁻]和c[PO₄³⁻]前必须分别乘以失质子的个数2和3,才能保持得失质子数是相等的。
扩展资料
书写质子条件式的方法要点:
(1)选好质子基准态物质
质子条件式表示在质子传递反应中得失质子数相等,显然在构成质子条件时,必需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参考物质,称为质子基准态物质。质子基准态物质就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通常是原始酸碱组分和溶剂分子。
(2)以质子基准态物质为准,列出得失质子后的产物及得失质子的数目。
与质子基准态物质相比,质子数多的就是质子产物,质子数少的已经失质子产物,在箭头上方标明各个质子基准态物质转化为产物时得失质子的个数。
(3)根据得失质子等衡原理,写出质子条件式。
所有能得失质子后的产物写在左端,所有能失质子后的产物写在右端,再加上等号即得质子条件式。
说明两点:
(1)正确的PBE中应不含有基准态物质本身的有关项;
(2)处理多级离解关系的物质时,用得质子的个数作为该物质平衡浓度前的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子条件式
6. 分析化学中的质子条件式怎么写
质子条件式(PBE,Proton Balance Equation)的意思是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质子的数目必然与碱得到质子的数目相等的相等关系式,又称为质子平衡方程。
首先,从酸碱平衡系统中选取质子参考水准(又称为零水准),它们是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通常是起始酸碱组分,包括溶剂分子。式中[H3O+]为HO得质子后的产物浓度,[A-]和[OH-]分别是HA和H2O失去质子后产物的浓度,若两端乘以溶液体积就表示得失质子的量(摩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