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杨作文】
孙杨今天是2012年7月9日,也是伦敦奥运会的第八个比赛日了,经过这8个比赛日的激烈拼搏,我觉得最让你感到震惊的就该属美国名将罗切特和中国小将叶诗文、孙杨。
罗切特在200米混合泳上打破世界纪录夺冠,中国小将叶诗文在200米和400米混合泳双破世界纪录夺冠。今天晚上会产生了金牌,我最关注的就是孙杨1500米自由泳了,孙杨被分在了第四道上。
出发时,由于旁边太吵,孙杨认为是发令,就第一个跳下水面,当时只有韩国名将朴泰桓没有动。孙杨哭了起来,重重敲打着水面,之后,孙杨又重新站到了起跳台上,真是有惊无险。
出发前100米就处在领先,200米转身时一位德国名将超过了孙杨0.03秒,但孙杨并没有乱了自己的节奏,还是根据自己的节奏游,到800米转身的时候,德国的名将跟不住了,拉开的距离,越拉越大,最后一百米,孙杨向飞速的快艇,再破世界纪录,啊!成功了。
2. 孙杨的信,怎么写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
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
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
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
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
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
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
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
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
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
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
“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
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署名 在书信最。
3. 以里约奥运孙杨事件我题材写作文
北京时间8月9日上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名将孙杨以1分44秒65夺冠,为中国游泳队夺得本次奥运会首金。
这是孙杨运动生涯的第三枚奥运金牌。孙杨干得漂亮,他选择回到泳池,200米对他来说,是一个足够让头脑冷静,也足够让他杀死全部对手的距离。
孙杨用泳池中的表现来应对一切,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对着中国的粉丝深深鞠躬,展现了他强劲的肌肉。在今夜,这个举动为一切正名。
不仅如此,孙杨还很成熟的漠视了关于霍顿的问题。他甚至还说这不是个人之争,是为亚洲人在中距离游泳上打破西方人统治。
他让霍顿的言论显得如此无助,更让后来的许多事件和争论,显得异常的无聊。总结:行动和结果是最好的回答,胜过一切言语。
4. 里约奥运会观后感开头怎么写孙杨1000字
里约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结束了,吃了午饭,躺在床上,思索着奥运健儿的不容易。
首日无金牌进账的结果,也许成绩并不理想,但我庆幸的是只有这个时候才最能沉下心走进他们真正的心底吧!以往都是被胜利的喜悦所掩盖。这个并不很兴奋的时间,我的思考给了我更加的兴奋。
昨晚的10米气步枪杜丽的银牌和易思玲的第八预赛成绩打到最终的第三名,都是万分精彩的。淘汰第四名的那一枪的稳定,激动地让受脚伤的我也“蹦了起来”。易思玲赛后的眼泪也让我看出了她身上的压力,首金的确重要,可运动比赛就是运动比赛,先是运动员的“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和能力极限,再是荣誉的争取吧!所以杜丽、易思玲你们永远是我心里的冠军,首金已在你们心中盛开!
一早守护在电视机前,领略奥运健儿的风采。一早最令人激动人心的非孙杨的最后一百米了,后程发力特点的孙杨在最后一百米的冲刺,让每一个中国人兴奋,差距一点一点缩小,一个一个的超越,与澳大利亚选手霍顿的并驾齐驱,“更快、更强”在这里诠释的淋漓尽致,每一个动作都在拼劲全力,每一个呼吸都透人心魄。最终差距在0.13秒,孙杨获得了亚军。但要知道,这可是孙杨这两年的最好成绩了,孙杨在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孙杨已经做到了最棒,赛后的失声痛哭也让我们看到了孙杨的释然。我想说的只有“孙杨你是最棒的!孙杨加油!”,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冠军。
两场比赛的两个泪水,我看到的不是遗憾,而是激动。运动员永远第一位先是比赛本身,再是其他的。毋庸置疑,在比赛本身上他们已经足够优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喝彩。不止是这两个项目,首日比赛的所有中国运动员都是好样的,2银3铜的奖牌榜成绩,射箭的第四名等等都是我们要喝彩的比赛。
运动员的一次次训练,一次次伤病,一次次超越,都充满着艰辛。那0.1秒的“更快”,0.1厘米的“更高”,0.1环的“更强”,少不了没日没夜的训练,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就这样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去敬佩,更何况参加奥运会更多的是孩子们呢,他们更是在挑战着人类身体的极限,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
你们都是我心里的冠军,我们身边的楷模,精益求精的态度,艰苦不懈的恒心,超越自我的追求,都是我们学习的模范,生命的感动。
远在巴西,战在里约。西半球、南半球的那头,我知道你们时差的存在,身体的不适,但我们心连着心,你们的每一跃,每一击,每一次呐喊都联动这我们,无论成绩,只要赛出个人的风采,国人的精神,就值得我们的掌声,要铭记,你们一直都是我们的冠军!
第二日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全力以赴,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加油!我的冠军!
5. 孙杨1500米决赛作文
8月4日,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整个海浪水上中心座无虚席,呐喊声、助威声震耳欲聋。
就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中,孙杨一如既往地戴着标志性的“中国红”耳机出场了。他挥舞着拳头,表情轻松,看不出一丝异样。
按外教丹尼斯的说法,“除非突然不会游泳,否则现如今的1500米的孙杨无人能敌。”唯一的悬念便是孙杨能否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以预赛第一名的身份晋级的孙杨站上了被称为“冠军泳道”的第四泳道。“Take your part!”裁判请选手各就各位,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一道白影跃入泳池!是谁?!孙杨!此时,孙杨的意外“抢跳”让BBC现场解说也大吃一惊,“孙杨太想取胜了!不知道会不会被取消资格,希望他没事,希望他没事。”BBC主播连连祈祷了两次。
出了什么事?难道孙杨会以这样一种令人愕然的方式出局?大家都替孙杨捏了把汗。察觉到自己提前跃入泳池后,孙杨也是一脸错愕。
是的,以孙杨的实力,在1500米这样的长距离比赛中压根就没必要去争这零点几秒的时间。 此时,现场观众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裁判的反应。
如果判孙杨抢跳,意味着唾手可得的金牌将拱手让人。幸好,这只是一个并不美丽的错误。
裁判表示发令时出现了问题,示意孙杨迅速归位,比赛重新开始。孙杨再次登上出发台,此时,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戛然而止。
看台上的孙杨父母长出了一口气,父亲孙全洪默默地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母亲杨明则拼命地向身后的观众摇手,希望嘈杂的助威声不要再次影响到自己的孩子。BBC解说也如释重负,“幸好他没事!确实是看台上的声音太吵了,影响了他。”
赛后,孙杨给记者讲述了抢跳的“内幕”。据孙杨介绍,当时裁判让大家各就位,按常规,预备完裁判就会发枪,但由于现场观众声音太吵,裁判突然临时维持现场秩序,说了句“Please be quiet(请保持安静)!”而孙杨太专注比赛,听到声音就跃入水中。
“跳入水池后,脑子一片空白,以为我就这样完了。我心想不会真的抢跳吧,但是后来我问裁判,我还可以继续比赛吗?他说你起来,他示意我还可以休息一会,继续!”孙杨边说边长长出了一口气,“现场实在太吵了,我完全听不到发令枪响,好在最终不是我的错。”
回想起当时脑海中是否想过会就这样告别1500米的决赛,孙杨说:“我不敢想,当时真的非常非常怕。我第一眼就看了看我的父母,我不知道他们心里会怎么想,但如果让我继续比,那我一定要证明自己。”
孙杨果然做到了!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6. 以里约奥运孙杨事件我题材写作文
北京时间8月9日上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名将孙杨以1分44秒65夺冠,为中国游泳队夺得本次奥运会首金。
这是孙杨运动生涯的第三枚奥运金牌。孙杨干得漂亮,他选择回到泳池,200米对他来说,是一个足够让头脑冷静,也足够让他杀死全部对手的距离。
孙杨用泳池中的表现来应对一切,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对着中国的粉丝深深鞠躬,展现了他强劲的肌肉。在今夜,这个举动为一切正名。
不仅如此,孙杨还很成熟的漠视了关于霍顿的问题。他甚至还说这不是个人之争,是为亚洲人在中距离游泳上打破西方人统治。
他让霍顿的言论显得如此无助,更让后来的许多事件和争论,显得异常的无聊。总结:行动和结果是最好的回答,胜过一切言语。
7. 我的偶像作文(孙杨)
孙杨,你真棒!在中国男子游泳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来自本届奥运会的孙杨。
这位游泳小将在本届奥运会得了两金一银一铜,那两枚创历史的奥运金牌是怎么产生的呢?一起去看一下吧!首先来到400米自由泳赛场,比赛开始。孙杨前两百米游的比较慢,到了200米,孙杨在加速了,只见他两只手在水里不停的摆动,脚的频率也在增加!最后50米,孙杨全力以赴!最后25米,孙杨要超越了!最后10米,孙杨领先了!最后5米,孙杨赢了!中国男子游泳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诞生了!再来看一下1500米。
就在比赛要开始时,孙杨竟然第一个跳进水里,天啊!孙杨会被罚出场吗?我们一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不过还好,录象证明,发令枪确实响了,只是现场太吵,其他人都没听见。
经过这个小插曲,孙杨第二次下水故意慢点,接着他胸有成竹地游啊游,到终点时竟超出了世界纪录3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