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字的草书怎么写
一、“吴”的草书写法 二、“吴”的字源演变 “吴”是“娱”的本字;“吴”是“吴”的异体字。
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妖”的本字,表示女子妖娆起舞。吴,甲骨文=(口,吟唱)+(夭,即“妖”,女子妖娆起舞),表示唱歌跳舞,助兴娱乐。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夭”(妖,妖娆起舞)写成“夨”(侧着头部),表示侧首而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夨”写成“夭”。
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夨”(夭)写成“失”。
有的俗体隶书误将“失”写成“夫”。而俗体楷书则误将隶书字形中的“夫”写成“天”,导致面目全非。
古籍多以“吴”代替“吴”。当“吴”的“吟唱娱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女”另造“娱”代替,强调女子与歌舞的关系。
造字本义:动词,且歌且舞,助兴娱乐。 扩展资料 “吴”的组词 一、吴语 [ wú yǔ ] 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上海、江苏东南部分和浙江大部分地区。
二、吴歌 [ wú gē ] 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
三、吴下阿蒙 [ wú xià ā méng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四、吴头楚尾 [ wú tóu chǔ wěi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像首尾互相衔接。
五、宋画吴冶 [ sòng huà wú yě ] 宋画,指宋元君的画。吴冶,吴人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
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 (汉语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