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磁炉的毕业设计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 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2. 电磁炉说明书
电磁炉正确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电磁炉由于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等特点已经逐渐走进了普通家庭,因能对食物进行蒸、炒、煎、炸、煮等加工,而且具有节约电能、热效率高、清洁卫生、方便耐用等优点,已逐浙被人们所接受。不过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电磁炉,对电磁炉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也并不是完全了解。
1、应使用质量好的插座,插头电线损坏电线或电源插头未牢固地插入插座,插座接触不良会导致烧机或电磁炉无法正常工作。
2、不锈钢汤锅、不锈钢炒锅等铁质锅具可以加热,陶瓷等非金属锅具是不能加热的,含有铁分子低的锅具也是不能被加热的。若锅具面积过小也是不能被加热的,如刀具、饭勺等小金属件也是不能被加热的。被加热的锅具应该有排气孔或者排气缝;如果是密封的容器或者是罐头,则很容易发生意外。
3、炒菜锅在使用后不要置于炉面上,避免下次使用时难以启动。 烹调结束,锅具产生的高温热量会传导至电磁炉顶板,切勿立即触摸该顶板。
4、切勿在四周空间不足的地方使用电磁炉、应使电磁炉的前部与左右两侧保持干净,不能有金属丝和异物进入吸气或排气口的缝隙内,不能在可能受潮或靠近火焰的地方使用电磁炉。
5、擦洗面板前请先拔掉电源线,面板脏时或油污导致变色时,请用去污粉,牙膏或汽车车蜡擦磨,再用毛巾擦干净。机体和控制面板脏时以柔软的湿抹布擦拭,不易擦拭的油污,可用中性洗洁剂擦拭后,再用柔软的湿抹布擦拭至不留残渣
电磁炉安全使用说明一、电磁灶最忌水汽和湿气,应远离热气和蒸汽。灶内有冷却风扇,故应放置在空气流通处使用,出风口要离墙和其他物品10厘米以上。
二、电磁灶不能使用诸如玻璃、铝、铜质的容器加热食品,这些非铁磁性物质是不会升温的。
三、在使用时,灶面板上不要放置小刀、小叉、瓶盖之类的铁磁物件,也不要将手表、录音磁带等易受磁场影响的物品放在灶面上或带在身上进行电磁灶的操作。
四、不要让铁锅或其它锅具空烧、干烧,以免电磁灶面板因受热量过高而裂开。
五、在电磁灶2-3米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放置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等怕磁的家用电器,以免收到不良影响。
六、电磁灶使用完毕,应把功率电位器调到最小位置,然后关闭电源,再取下铁锅,这时面板的加热范围圈内切忌用手直接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