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讲完后你要达到的目的,列:让学生熟练掌握(。. )能根据(。)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一般是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
难点:(一般是本节课根据概念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之类)
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要分细一点)
1.创设情景,课堂导入:(方法自己选择或设计)
2.进入新课(或复习课)
3.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4.课堂小结.
5.随堂练习.
6.总结.
五.作业安排.
2. 一篇完整的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般包括几个方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这是核心部分,写出你在教学设计的活动及问题) 还可以增加板书设计、设计意图 例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对应思想。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悦耳的背书声,吸引海底的小鱼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它们啊!出了几个题目让你们做!小鱼说:你会吗?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师:同学们,你们1—5的乘法口诀学得真认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编口诀,你们敢挑战吗?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老师很喜欢鱼,可是又老是养不好鱼,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摆金鱼可以吗?(课件先出示一条金鱼) 师:摆一条金鱼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2条呢?那么摆3条、4条、5条、6条呢? 学生讨论,然后完成下表。
(教材61页主题图下面的表格)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提问:1、6是有几个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那12呢?18、24、30、36呢?2、你能根据1*6=6,1*6=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 板书:一六得六) 师:你能编出6的其它5句口诀吗? 请你把教材61页的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让生说一说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齐读! 师:认真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师:同学们真会思考。
这些发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6的乘法口诀。 师:你认为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你有好办法很快记住吗?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口答:5个6比4个6多几,比6个6少几?师:现在自由记忆口诀看谁记得最快?1)齐背 2)分组背 3)对口令 4)开火车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赛,谁背得熟练 三、趣味练习,应用新知 1、用口诀读下面的乘法算式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2、钓鱼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谜语: 有时挂在天上,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首诗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字?谁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根据图形说口诀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沟通,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还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3. 小学数学的教案怎么写
课 题:七年级8.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教学目标: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方法,并能分清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相乘运算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清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三种运算之间的区别。
授课时间:2007年3月22日下午第三节课授课地点:苏巷中学七(5)班公开形式:校内公开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种新的运算,是什么呢?(同底数幂相乘和幂的乘方的运算)。
我们来回忆一下这两种运算的运算法则。(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用字母如何表示呢?am*an=am+n (am)n=amn (m,n都是正整数)练习:计算:1、x3*x2= 2、(x3)2=(注意上述两种运算的区别)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ab)2=(ab)(ab)=(aa)(bb)=a2b2仿照上面的计算解决以下两题:(学生板演)(ab)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字母n 是正整数,那么大家猜想一下:(ab)n等于多少呢?通过学生的猜想,教师和学生在黑板上一起验证。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板书]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ab)n=anbn(n是正整数)2、练习:计算:(1)(2m)3= (2)(3*104)2=3、拓展:如果底数超过两个字母相乘,则有:(abc)n=anbncn4、解读例题:例3、计算:(1)(2 x)4 (2)(-3ab2c3)2 解(略)。一边解题,一边叙述积乘方运算性质,并注意第二个题目中-3应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方,而不可把负号提出来。
5、课堂练习:教材P45练习第1、2两题找四位同学上黑板演算,其他同学在自己本子上做,第3题要求4名学生上黑板先说明计算的正误,并对错的进行改正。6、解读例题例4:球的体积公式是v=4πr3/3(r 为球的半径),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3km,求地球的体积(π取3.14)解:略前面的运算公式会用到今天所学习的积的乘方运算性质,后面的计算可借助计算器来计算。
7、课堂练习:P45练习题第4题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2、认真总结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三种运算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P50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