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后记怎么写
编后记,是报纸、刊物编辑在编一期报刊或一篇文章后所写的介绍有关情况、表达自己意见的简短文章。一般最长不超过千字,多附在该文之后,而言"编者的话"、"编后絮语"、"附记"代标题,不署作者姓名。其写作一是有所为,二是有所感,可针对一期刊物、一组或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有利于读者了解编辑意图,掌握阅读重点,提高阅读兴趣。写作中要求旗帜鲜明,褒不掩过,评不掠美。
具体而言,写编后记,要注意四点:(1)要吃透原文,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选好角度,这是写好编后记的基础。(2)要有感而发,有针对性。(3)力求生动活泼。
2. 【教学后记如何写
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学记》中也有“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我们今天所说撰写教学后记,就是指回顾检查自己教过的课,写出教学分析,找出不足,久而久之便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后记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对这一环节,应与备课、上课一样,一丝不苟,认真回忆该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可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知识、技能、技巧等缺漏情况了如指掌,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长期坚持,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撰写教学后记,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更为有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后记,在课前就写在了备课笔记上,也有的教师只写几笔,就了事,没有什么东西.那么如何撰写教学后记哪?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精”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讲课中“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段.言简意赅,即“精”.二要“紧”即及时,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下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如果时过境迁,在追补记忆,效果就相差甚远.因为灵感只是一瞬间,情消意散,灵感就不“灵”了.三要“重”即重点突出.写教学后记,要在课时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在课前备课时要按预先打算进行,在教学上要搞点什么研究探索,事先有个考虑,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注意,留神在写教学后记时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应重点记录,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如劳技课中的试验教材《室内花卉栽培技术》中的“蟹爪兰的嫁接繁殖”教师通过录像先介绍嫁接方法,然后让学生实践,并让学生总结嫁接步骤,这一教法是成功的,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那么就可以记录下来,并总结这一教法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改进.对于日积月累的大量“教学后记”材料,要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摸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要“全”即全面.写教学后记,要把内容记录完整.大致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教材.写教学后记时,要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标、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的挖掘是否深透、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自己的素质有无欠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备课的设想有无差距等等原因分析.(2)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手段选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有启发性、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上是否宽严适度(如教师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学生的不同意见等),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的时机处理是否得当等等.(3)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要写好教学后记,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建议,搞好调查研究, 摸索学生的思想,不断探索该时代的学生心理特征.(4)学习有关的业务材料,以丰富自己头脑,提高理论水平.(5)写点滴体会.通过教学后记的编写,把零散的经验教训积累起来,便能形成宝贵的经验.正如朱熹所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事物.”这句话是说:孔子平时教弟子之言,似乎非常细碎,各不相干,但积久之后,就会感到这些零星的东西交织编串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学会归纳总结.我们在教学之后,编写教学后记,每一节课的教学后记都是零散的体会和经验教训,久而久之,这些点滴的经验教训和体会,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规律,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都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3. 天堂与地狱的故事编后记怎么写
在一片渺无边际,干燥无比的大沙漠中,艰难地行走着两位饥渴难忍,汗流浃背的旅行者。
他们迷了路,已经在沙漠中行走了三天,旅行包中的水粮已所剩无几。正在他们一筹莫展,快要绝望之际,忽然远看到远处有个叉路口,路口前立着一牌子。
他们快步走到牌子前。牌上有字,写着:左←天堂 右→地狱。
他俩沉思良久,不约而同地说道:“先去地狱看看吧!” 走了不一会儿,便来到地狱大门前。大门金光闪闪,里面一派繁荣:花天酒地,又是干杯,又是跳舞,到处金碧辉煌,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样子。
但他们还是决定到天堂看看再说。走了几分钟便到天堂之门前了。
天堂之门十分简陋,里面沧沧凉凉,只有极少的人一手拿工具,一手拿零件忙碌地做着机器。这时,一位旅行者对另一个人说:“这地方哪儿是天堂?傻瓜才呆在这儿,我要去地狱!”而另一个人却说:“这地方很能磨炼人的意志,我去!兄弟,咱们只得分别了啊!”于是,便毅然走进天堂之门。
另一个想:他可真傻,怎么会到这鬼地方!便返回地狱。在地狱生活的旅行者整天高枕无忧,只知贪杯享乐;而在天堂的旅行者则与其他人一起顶着烈日的炙烤,辛辛苦苦地干活共建家园。
一晃几年过去了,地狱的人们因为每天都毫无顾忌大把大把地用着金银,一点都不懂得顾惜,使地狱变得越来越穷;而天堂呢,则因为人们辛勤劳动,变得美丽壮观,一片繁荣。但人们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从不浪费,所以自己也越发富裕。
这时,伟大的上帝出现了,他化于天堂与地狱之间,说道:“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幸福是劳动创造的,也是劳动者才能得到的!天堂虽看似‘贫穷’,但这种‘贫穷’是一种动力,它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成功;而地狱虽看似‘幸福’,可这种‘幸福’能让人颓废潦倒!” 请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4. 一本书的后记怎么写
前言是由作者向读者说明撰写本书的意图及书中阐明的主要问题。
其内容包括对书稿的介绍,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适用范围、编写方法(如果是工具书、手册,还应写清楚使用方法)、编者分工、审校人和作者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切忌采取把书中每一章的章题抄一遍、然后再说一下读者对象的这样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
修订再版的书,应有再版前言,说明本书初版以来的一些情况,新版书有哪些内容作了补充或修改,以及修订的原因等。 序言分为自序和他序两种情况。
自序是由作者说明著作意图、写书经过、内容体例等情况;他序是由权威人士评介、推荐著作和作者以及对书稿有关问题的研究阐述。比如说写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题材的 或斜的时候有什么遗憾有什么不足 或是突然想到了其他什么事,提一提 都可以 只要和你写作的开头、经过、结果有关都可以。
建议你还是自己网上查下著名作家的杰作,只要灵感来了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小问题烦恼了。 后记 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
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唐代韩愈作《科斗书后记》便有后记之称。
古人多用书某书或某文后这一题名,如宋代欧阳修即有《书梅圣俞稿后》,曾巩有《书魏郑公传后》,王安石有《书李文公集后》,都以书后为题。偶或用读某书或某文后题这一名称,如唐代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便名之读后题。
后世所谓题跋,都是后记。后记实际是列在书后的序文(见序),但与序文稍有不同。
其差异之处在于后记或跋,篇幅往往小于序,在内容方面往往不需如序说得那么全面,体制规模也都小于序文。
5. 片段(平凡父母也美丽)要求:j精写开头'场景'以亲动人'多种描写手段
父亲是一座巍峨的山,拥有厚实的胸怀和深沉的力量;父亲是一棵兀立荒原的大树,顽强地和唱着岁月的风雨……母亲是烈日下的一树阴凉,暴雨中的一方小伞,寒夜里温暖的炉火……父母的爱,点点滴滴,稀释于每一个平凡而琐碎的日子.他们的爱是没有彼岸的大海,无条件地接纳了我们的一切,不管岁月怎样匆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父母的爱始终是滋养我们的心灵鸡汤.编后记:写父亲的文章看得很多,但编者依然欣喜于同学们对自己父亲的观察与解读.父母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因为天天相见,便总有一些人常常对自己的父母视而不见.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充满爱的阳光中,但爱是相互的,如果你连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都不懂得去关爱,又如何能去爱他人,如何能感受到那爱的阳光呢?都说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可是,世上的衡器多得不可数,却都无法丈量它们的深度和宽广.那么,让我们把想对父亲说的话喊出来吧,让我们把对父爱的理解一起来分享吧.平凡的父母也美丽(片段)$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七年级232班@姚钰婕正父亲是一座巍峨的山,拥有厚实的胸怀和深沉的力量;父亲是一棵兀立荒原的大树,顽强地和唱着岁月的风雨……母亲是烈日下的一树阴凉,暴雨中的一方小伞,寒夜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