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篆书怎么写
吃水不忘挖井人 小篆写法:
吃水不忘挖井人 大篆(金文)写法:
吃水不忘挖井人 印章篆刻:
2. 淑字篆书怎么写
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碑帖鉴赏----欧阳询—皇甫诞碑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
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
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
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杨士奇云:“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世南)得晋之飘遗,欧(阳询)得晋之严整。
观《皇甫诞碑》其振发动荡,岂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翁方纲说:“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笔研润,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
明王世贞云:“率更书皇甫府君碑,比之诸贴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欧阳通)发源。”
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皇甫诞碑》,于志宁制,欧阳询书,唐刻,宋拓,装裱成册,共32页,每页纵30.2cm,横16.4cm。
有张祖翼、朱翼盦等题签,钤有“翼盦鉴之”、“卢江刘健之鉴藏石墨”等印4方。为“参综机务”之“务”字未损本。
此碑文28行,行59字。篆额阳文12字。
碑文内无年月,据前人考之,为高祖武德时立,又谓贞观初立,宋时尚在咸宁鸣犊镇。碑阴有宋皇祐三年(1051年)刻“复唯识廨院记”。
碑侧原刻花纹,宋时右侧已刻题名。以后移至西安府学文庙。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余君房督学作亭覆之,至二十四年亭圮,此碑中断,损数十字。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碑林。
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明王世贞说:“率更书《皇甫君碑》,比之诸碑尤为险劲。
是伊家兰台发源,然兰台《道因碑》,笔笔带批(隶法),得之家学也。” 宋赵明诚《金石录》,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朱枫《雍州金石记》等书著录。
全文: 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 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忠臣彰於赴难。衔须授命,结缨殉国,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常,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强逾七国,势重三监,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后叶,抗名节於当时者,见之弘义明公矣。
君讳诞,字玄宪,安定朝那人也。昔立效长丘,树绩东郡,太尉裂壤於槐里,司徒胙土於而彡门,是以车服旌其器能,茅社表其勋德,铭功卫鼎,腾美晋锺,盛族冠於国高,华宗迈於栾却,备在史牒,可略言焉。
曾祖重华,使持节龙骧将军梁州剌史。润木晖山,方重价於赵璧;媚川照阙,曜奇采於随珠。
祖和,雍州赞治,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高衢将骋,遽夭追风之足;扶摇始搏,早坠垂天之羽。
父?,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横剑┕?互,威重冠军;析瑞蕃条,声高渤海。
公量包申伯,禀嵩山之秀气;材兼萧相,降昴纬之淑精。据德依仁,居贞体道。
含章表质,讵待变於朱蓝;恭孝为基,宁取训於桥梓。锋?犀象,百练挺於昆吾;翼掩鸳鸿,九万奋於溟海。
博韬骨产,文瞻卿云,孝穷温情之方,忠尽匡救之道。同何充之器局,被重晋君;类荀攸之宏图,见知魏主。
斯故冗罗众艺,囊括群英者也。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荣名蕃牧,则位重首寮;ㄚ服睢阳,则誉光上客。
既而苍精委驭,炎运启图,作贰边服,实资令望,授广州长史。悦近来远,变轻讠少於雕题;伐叛怀柔,渐淳化於缓耳。
蜀王地处维城,寄深磐石,建?玉垒,作镇铜梁,妙择奇才,以为僚佐,授公益州总管府司法。昔梁孝开国,首辟邹阳,燕昭建邦,肇徵郭隗。
故得驰令问於碣馆,播芳猷於平台,以古方今,彼此一也。寻除尚书比部侍郎,转刑部侍郎。
步紫庭,光映朝列;折旋丹地,誉重周行。俄迁治书侍御史。
弹违纠慝,时绝权豪;霜简直绳,俗寝贪竞。 随文帝求衣待旦,志在恤刑,咒网泣辜,情存缓狱。
授大理少卿。公巨细必察,同张季之听理;宽猛相济,比于公之无冤。
但礼闱务殷,枢辖寄重,允膺此职,实难其人。授尚书右丞,洞明政术,深晓治方,臧否自分,条目咸理。
丁母忧去职。哀恸里闾,邻人为之罢社;悲感衢路,行客以之辍歌。
孝德则师范彝伦,精诚则贯微幽显,虽高曾之至性,何以加焉。寻诏夺情,复其旧任。
于时山东之地,俗升民浇,虽预编民,未行声教。诏公持节为河北河南道安抚大使,仍赐米五百石、绢五百匹。
公?轩布政,美冠皇华之篇;拥节观风,荣甚绣衣之使。事讫反命,授尚书左丞。
然并州地处参墟,城临晋水,作固同於西蜀,设险类於东秦,实山河之要冲,信蕃服之襟带。授公并州总管府司马,加仪同三司。
公赞务大邦,声名藉甚,精民感化,黠吏畏威。 属文帝剑玺空。
3. "定"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定 目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方言集汇 佛教用语 展开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定 田字格中的“定”字,拼音:dìng 注音:ㄉㄧㄥˋ 部首:宀,部外笔画:5,总笔画:8 五笔86&98:PGHU 仓颉:JMYO 郑码:WD 笔顺编号:44512134 四角号码:30801 UniCode:CJK [1]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形〉 (1) (会意。
字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声。“正”意为“统一”。
“宀”为“宇”省。“宀”和“正”联合起来表示“宇内一统”。
本义:国家安稳的局面。转义:确切的状态(如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stable;smooth and steady] 定,安也。
——《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
——《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3) 又如:定迭(定叠。
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quiet]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fixed]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动〉 (1) 使安定 [stabilize] 以定王国。
——《诗·小雅·六月》 定身以行事。——《国语·晋语二》 秦岁定。
——《国语·晋语三》 吾定而禄爵。——《国语·晋语九》 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
——《吕氏春秋·孝行》 (2) 又如:定国(安定国家) (3) 平定 [put down] 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 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 籍之力也。
天下已定。——汉· 贾谊《过秦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 陆游《示儿》 (5) 又如:定乱(平定祸乱)。 (6) 奠定 [establish] 臣观自古帝受定鼎,皆欲传之万代。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高祖以圣武定鼎。——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7) 又如:定鼎(奠定国都;建立王朝);定功(建立功业);定业(奠定国家大业);定霸(奠定霸业) (8) 决定 [decide] 始欲作“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
——宋· 胡仔《苔溪渔隐丛话》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定方针;定法(决定法则);定见(作决定);定谋(决定谋略)。
(10) 确定 [determine]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割地定制。
——汉· 贾谊《治安策》 (11) 又如:一言为定;约定俗成;定名;定分(确定名分);定在(固定住处);定归(确定,定准) (12) 规定 [stipulate]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 (13) 又如:定科(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定令(制定法令); 定法(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定例(制定条例);定拟(起草制定)。
(14) 约定签定,缔结 [agree to] 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又如:定婚(订立婚约) (16) 止;停止[stop] 乱靡有定。
——《诗·小雅·节南山》 反而定三革。——《荀子·儒效》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 判定,断定 [conclude]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副〉 (1) 一定 [certainly]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
——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定不得(没准头;说不定)。 (3) 到底;究竟 [after all;at all]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
——《世说新语·言语》 (4) 又如:定归(确定,定准)。 [2]。
4. 年的篆体写法
年的篆体写法如下图:
读 音 :nián
部 首 :丿
笔 画 :6
五 笔 :RHFK
基本释义
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去~。
2.用于计算年数:三~五载。在广州住了两~。
3.每年的:~会。~鉴。~产量。
4.岁数:~纪。~龄。忘~交。益寿延~。
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幼~。少~。青~。中~。老~。
6.时期;时代:近~。明朝末~。
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成。~景。丰~。歉~。
8.年节:新~。过~。给大家拜~。
9.有关年节的(用品):~糕。~货。~画。
10.姓。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年代 过年 童年 几年 青年 年岁 老年 晚年 来年 百年 多年 万年 年级 往年
英文翻译:surname Nian; variant of 年; grain; harvest (old); year; CL:个
出处:
1.秊,谷熟也。——《说文》
2.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3.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4.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5.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6.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5. 足字篆书怎样写
足: 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
~迹。~球。
~坛。失~。
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
画蛇添~。 2.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
碗~。 3.充分,够量:~月。
~见。~智多谋。
4.完全:~以。~色。
5.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增益:以昼~夜。 篆书: 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6. 忘了写字怎么办啊
如果写的太难看,就写横平竖直的字体,比如隶书,宋体
练习书法,要坚持每天练习一小时以上,喜欢草书可直接学可看看草书百韵决,开始练字注重结构,字要写的大些,有了较好的功力后博采众长,习诸家书法,隶书很值得深入学习,隶书风格多样,最能体现个性,凡名书法家都是隶书高手,郑板桥就是将隶书融入行草行自成一派,郑的隶书出神入化,学隶书可学等,有功底后再学,学楷书首选颜柳,楷书是加强功底,篆书写得好,对习草、隶很有用,不过学书法一般是先学精一门,再博采众长,我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成为书法家的,另外学书法还得学诗词,以提高作品的内涵,最后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