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的书写方法
Fischer投影式规定就是横前竖后,横前竖后只是针对a、b、R2、R3来说的,在b、c、R4、R5中就是bc在前,R4、R5在后。这样是无法按照Fischer来画出结构式的。Fischer投影式是为了区分R、S构型而想象出来的方法,为只是区分R、S构型。
费歇尔投影式是用平面式来表示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手性碳原子相连的两个横键是伸向纸前方的,两个竖键是伸向纸后方的。
表示某一个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只能在纸平面上平移,也能在纸平面上旋转180°或其整数倍,但不能在纸平面上旋转90°或其奇数倍,也不能离开纸平面翻转,否则得到的费歇尔投影式就代表其对映体的构型。
扩展资料:
费歇尔投影式的投影规则:
1、将碳链放在垂直线上或竖起来,把氧化态较高的碳原子或命名时编号最小(主链中第一号)的碳原子C1放在最上端。
2、投影时假定手性碳原子放在纸平面上,与垂直线(vertical line)相连的原子或基团(垂直方向的键 /竖键)表示伸向纸面后方,即远离读者;与水平线(horizonal line)相连的原子或基团(水平方向的键 /横键)表示伸向纸面前方,即伸向读者。“横前竖后”规则是费歇尔式最基本的硬性规定。
3、手性碳位于横线与竖线交叉处,用一个“+”号的交点代表手性碳原子。四端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相连,一般总是把含碳原子的基团放在竖线相连的位置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歇尔投影式
2. 什么是Fisher投影式
费歇(FISHER)判别思想是投影,使多维问题简化为一维问题来处理。选择一个适当的投影轴,使所有的样品点都投影到这个轴上得到一个投影值。对这个投影轴的方向的要求是:使每一类内的投影值所形成的类内离差尽可能小,而不同类间的投影值所形成的类间离差尽可能大。
贝叶斯(BAYES)判别思想是根据先验概率求出后验概率,并依据后验概率分布作出统计推断。所谓先验概率,就是用概率来描述人们事先对所研究的对象的认识的程度;所谓后验概率,就是根据具体资料、先验概率、特定的判别规则所计算出来的概率。它是对先验概率修正后的结果。
距离判别思想是根据各样品与各母体之间的距离远近作出判别。即根据资料建立关于各母体的距离判别函数式,将各样品数据逐一代入计算,得出各样品与各母体之间的距离值,判样品属于距离值最小的那个母体。
3. 什么是Fischer投影式
透视式中手性碳原子和实线键处于纸面内,虚线键伸向纸面背后,楔形键突出直面。投影式中两直线的交叉点相当于一个碳原子,水平方向的键伸向纸面前方,垂直方向的键伸于纸面后方。书写投影式时,通常规定碳链处于垂直方向,羰基写在链的上端,羟甲基写在下端,氢原子和羟基位于链的两侧。
对于菲舍尔投影式,可以把它在纸面/屏幕上旋转180°,但决不能旋转90°或270°,也不能把它脱离纸面/屏幕翻一个身。因为旋转180°后的投影式仍旧代表原来的构型;而旋转80°或270°后,原来的竖键变成了横键,原来的横键变成了竖键。按规定,投影式中的竖键应代表向后伸去的键,横键应代表向前伸出的键,所以旋转90°或270°后的投影式把原来向后伸去的键变成了向前伸出,而把原来向前伸出的键变成了向后伸去,这样这个投影式就不再代表原来的构型,而是代表原构型的镜象了。如果把投影式翻个身,则翻身前后所有键的伸出方向都正好相反,因此翻身前后的两个投影式并不代表同一个构型。
4. 费歇尔投影式的书写注意
书写注意:费歇尔投影式严格表示了各个原子或基团空间与平面的关系,所以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同时,也可以逆用这些规则来判别不规范的费歇尔投影式之间,是同一种构型还是对应异构体,下面就用氟氯溴碘化碳(假想物)举例子。 (1)某一个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只能在纸平面上平移,投影式不能离开纸平面翻转180°,否则一对对映体的投影式便能相互重叠。
不能离开纸平面翻转 (2)费歇尔投影式在平面内转动180°,不改变分子的构型。而且只有转动180°,才不改变基团的前后关系。
若将其中一个费歇尔投影式在纸平面上旋转180°后,得到的投影式和另一投影式相同,则这两个投影式表示同一构型。a到d为纸面旋转180°,构型不变 (3)如果未特别指出,不能在纸平面上旋转90°或270°(奇数倍),否则会改变投影式的构型。
若将其中一个费歇尔投影式在纸平面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两个投影式表示两种不同构型,二者是一对对映体。 (4)若将其中一个费歇尔投影式的手性碳原子上的任意两个原子或基团交换偶数次后,得到的投影式和另一投影式相同,则这两个投影式表示同一构型,如下图所示。
若将其中一个费歇尔投影式的手性碳原子上的任意两个原子或基团内部互变,或者交换奇数次后,所得的费歇尔投影式表达的化合物是原化合物的对映体。任意两个原子或基团交换偶数次后,得到的投影式和另一投影式相同。
(5)在投影式中,固定任一基团不动,其余三个基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依次交换位置,其构型不变。 扩展资料 随着范特霍夫(Van't Horff)于1874年提出了碳原子的四面体学说,借助某一化合物与其镜像的四面体空间结构,发现有些分子的实物与其镜像是可以重合的,但也有些分子的实物与其镜像是对映而不重合的; 双分子的两个四面体空间结构,如果将甲基和羧基分别重叠是,剩下的氢原子和羟基就不能重叠。
为了在纸平面上表示出上述四面体的立体结构,就采用立体模型式,也称为楔形式。这种式子的优点是生动、形象、清楚,但书写起来比较困难,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分子,更增加了书写的难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歇尔投影式。
5. 请教化学高手,果糖的fisher投影式怎么写啊,果糖不是一个环吗
你说的应该是叫Fischer投影式吧?
Fischer投影式为平面结构,所有键呈竖直或横向排列,碳原子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碳链纵向排列,羰基(-C=O-)位于上端,横线代表键在纸面上,竖线代表键伸进纸面。
书写费歇尔投影式时,可以将所有的碳原子省略,也可将手性碳上的氢省去;或将氢、羟基及碳氢键都省去;再或,用△代表醛基,用〇代表羟甲基。Fischer投影式不可以旋转(2n+1)*90°,这样得到的会是原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
糖类的环形结构可用Haworth投影式来表示。在转化Fischer投影式为Haworth透视式时,以葡萄糖为例,先将5号碳的三个基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羟基处于竖直方向,然后醛基与5号碳的羟基形成半缩醛产生α-和β-两种吡喃葡萄糖异构体,画出平面上下的基团,再旋转即可。
单糖在自然界中基本都是环状存在的。在水溶液中时,会存在环状与链状同时存在的现象。以葡萄糖为例,水溶液中约90%的葡萄糖为环状,10%为链状,它们之间不断互相转化,达到动态平衡。因此,Haworth投影式与Fischer投影式只是对分子的不同表达方式罢了,其实质是一样的。
果糖的fischer投影式如图。左侧为D构型,右侧为L构型。一般我们所说的果糖都是指D-果糖。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fischer投影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