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爸妈怎样给老师写孩子的成长经历
孩子成长的过程,亦是父母成长的过程。为人父母,角色的转换从孩子睁开懵懵的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就悄悄开始了,和孩子一同成长,感受成长的喜怒哀乐,是上天赐予每一位母亲的机缘,每时每刻都值得欣赏。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和耐心,孩子从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开始对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小时候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怕他们吃不好,穿不暖,长大一点了就开始担心他们的教育问题了。我家笑笑是一个听话懂事漂亮、同时也是一个胆小怕羞的女孩。记得她上幼儿园第一天,我和他爸爸担心的要死,怕她不适应哭闹,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她非但没有哭还特别的喜欢上幼儿园,记得她放学时我问他:“你们班那么多小朋友在哭,你还挺棒的没哭啊?”只听她说:“他们哭该不漂亮了,他们不乖,我不喜欢他们哭,我觉得上幼儿园挺好的呀有老师教我们学本领,有小朋友们和我玩比我在家里好,家里都没人和我玩呢?”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孩子长大了,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放开一直牵着她手了,让她融入到幼儿园这一个大家庭里了,这也是她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为她感到欣慰。记得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们幼儿园的突出教育主题是剪纸,她对此特感兴趣,我们也在各方面支持她,给她买各种颜色的彩纸,各种剪纸的书籍,我们教她如何观察小朋友手拉手的动作,观察小白兔的一举一动,为了让孩子剪做运动的小孩:跳绳的、跳双杠的、骑自行车的等,她也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剪,她剪出的每一个作品都要问我们好不好,我们总是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表扬,她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还参加了通州妇联组织的一次剪纸活动,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亲手剪的作品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时,她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我们也觉得很为她高兴。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为了孩子开启混懵的世界,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则更像是一盏明灯,时刻为孩子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班主任是孩子在学校里的家长,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加以正确的指导。入学后。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要多于在家的时间,最了解孩子的是班主任了,那么家长该怎么与班主任沟通呢?
首先我觉得要尊重和理解班主任,现在的一个班大概要三四十人左右,有的会更多,班主任老师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难免要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我们要学会理解,有问题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家长与班主任结成和谐融洽,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家长要充分信任班主任。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教育方面有些棘手,这样我们就要充分和班主任沟通,要充分信任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的心情是和家长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首先要从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种理由去和班主任辩解,这样会害孩子的。总之,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班主任良好的关系的建立需要靠双方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孩子的正确评价基础上,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2. 孩子的成长经历怎么写
当孩子第一次学爬时,第一次走路时,第一次叫妈妈爸爸时,第一次用勺子吃饭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摄像机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每一个有条件的家庭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录像录音作纪念的,我也不例外。我把乐乐每一岁的成长录像剪辑合成为一张VCD光盘。每当大家一起看孩子成长的光盘时,都高兴得无法用言语表达。有一天,我们一起看乐乐1岁那一年的录像,孩子发现妈妈在对1岁的他唱一
首没有听过的歌《我是一只小小鸟》。之后就经常让我唱给他听(我自己都忘记了在他1岁的时候最爱给他唱什么歌)。孩子特别喜欢这首歌,而且很快就学会了。
还有一次,乐乐两岁时会念的诗,4岁时他忘了,但是看了光盘后他很感兴趣,我只教了他一次,他就记住了。
以前我曾经想过:“要录到什么时候呀?录到4盘就再不录了吧。”但是孩子看自己成长录像时的反应使我的观点有所改变。孩子喜欢模仿他以前做过的事情,这不仅仅因为诗的内容在他的大脑里停留过,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对“念过这首诗”“唱过这首歌”“玩过某个玩具”这件事感兴趣。为此,在后来录像时,除了记录幼儿园演出、游玩、练武术、学写字等通常大人们不会忘记拍摄的内容外,我还给乐乐录制了爱劳动、爱家人的场景,比如:擦地、帮妈妈收晾在阳台的衣服(虽然衣架高,但是可以摇下来收)、洗袜子、刷牙、用筷子夹苦瓜吃、唱国歌、唱英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等。人们常说,现在孩子爱学着干,等大了就不爱干了。我想等孩子大些时,再让他看看自己小时候的录像,他一定会更加热爱自己以前做过的“工作”。
我觉得,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才不至于浪费。如果仅仅在录像之后,把内容往电脑里一“扔”,不整理和删除,内容就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会花时间去看它。不如把它转换成一种可贵的资源,不仅可以回味那些美好的生活时光,还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相机、录像机都是数码的,剪辑技能已经非常容易掌握。要不是因为孩子,我还不可能去接触、掌握这门“剪辑技术”呢!
与此同时,由于孩子经常看到大人使用相机、录音机、录音笔,也会产生好奇,想摆弄。这时,不可因为怕被弄坏而拒绝孩子接触。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发生损坏的情况。比如,给孩子自己拿相机的时候,必须把连接相机的带子套在脖子上或者手腕上(手腕上要绕两圈),教孩子如何开关、如何拍摄、如何停、如何播放、如何删除(同时教会他认这两个字)以及为什么删除。乐乐最早“玩”相机的年龄是3岁半,现在5岁了,会用相机拉近拉远镜头、调焦距、拍摄、录像,自己觉得不好的相片就删掉。在他的第5集成长记录光盘中,有一段是他录制的妈妈,作为作品展示给大家。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接触了摄影这门艺术。这其实是“兴趣”做了孩子的启蒙老师。
由此还可以引申到其他方面:当孩子画完画,制作完泥工、纸工、构建之后,都可以把他的作品拍摄下来;当孩子唱歌、讲故事或自编故事、即兴“演奏”乐器时,都可以及时用录音笔录下来;当孩子跟着音乐的旋律舞蹈、做武术动作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通过剪辑,去掉不好的,留下好的,放给孩子看,会有很多好处。孩子因此也会产生更多的创作欲望,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儿童成长故事怎么写
成长故事只用记录孩子平时一些有趣的,或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等等一些故事,不需要很长,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事件的大概就行了,重点放在描述孩子的言,行,就可以了,只要平时多观察和注意孩子,相信写5,6个小故事应该不难,下面有几个经典的成长故事,你可以参考一下: 雯雯刚进幼儿园时,脾气很倔强,老师说的话她就是不愿意听.渐渐地,大部分孩子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都愿意跟着老师活动.可是有一次,午饭后,小朋友都开好小火车要出去玩了,只有雯雯不走,我怎么叫她她还是坐在凳子上,说:“我要奶奶我要奶奶”.原来她担心开火车走了以后奶奶就找不到她了.嘉嘉的吃饭问题很让大家头疼,他自己也觉得烦恼.大家都吃完了,他还有很多没吃,有一次阿姨说:“这次马马乎乎算了,下次可不能这样了.”第二天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嘉嘉居然很老练地说:“这次也马马乎乎好嘞!”3、老师和宝宝们一起看图片认识男孩女孩,观察了发型和服装的区别后,老师把图片上男孩和女孩的衣服拿了下来,让孩子们辨认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岩岩皱起了眉头说:“老师,你给他们把衣服穿上吧,他们会冷的.”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4. 个人成长经历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抬头看海love 个人成长经历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回忆曾经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原的目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绚丽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机会和力量。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快乐的,这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村人,他们非常重视我的学习,但从来不像其他的家长一样逼着我学这学那,反而是给了我很多自由的时间,所以我的童年比起同龄的孩子还是很快乐很自由的。
在上学之前,我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法和拼音字母,现在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当初是怎么学会的。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上学后很轻松,爸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也常常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有时候还会有点小骄傲。
由于成绩始终不错,同学们都很羡慕,老师也很喜欢我,也就是那时形成了我的一个性格特征:自信。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自己又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对学习就放松了,同时迷上了网络,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成绩大。
5. 爸妈怎样给老师写孩子的成长经历
孩子成长的过程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63383935,亦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为人父母,角色的转换从孩子睁开懵懵的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就悄悄开始了,和孩子一同成长,感受成长的喜怒哀乐,是上天赐予每一位母亲的机缘,每时每刻都值得欣赏。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和耐心,孩子从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开始对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爱。
小时候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怕他们吃不好,穿不暖,长大一点了就开始担心他们的教育问题了。我家笑笑是一个听话懂事漂亮、同时也是一个胆小怕羞的女孩。
记得她上幼儿园第一天,我和他爸爸担心的要死,怕她不适应哭闹,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她非但没有哭还特别的喜欢上幼儿园,记得她放学时我问他:“你们班那么多小朋友在哭,你还挺棒的没哭啊?”只听她说:“他们哭该不漂亮了,他们不乖,我不喜欢他们哭,我觉得上幼儿园挺好的呀有老师教我们学本领,有小朋友们和我玩比我在家里好,家里都没人和我玩呢?”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孩子长大了,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放开一直牵着她手了,让她融入到幼儿园这一个大家庭里了,这也是她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为她感到欣慰。记得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们幼儿园的突出教育主题是剪纸,她对此特感兴趣,我们也在各方面支持她,给她买各种颜色的彩纸,各种剪纸的书籍,我们教她如何观察小朋友手拉手的动作,观察小白兔的一举一动,为了让孩子剪做运动的小孩:跳绳的、跳双杠的、骑自行车的等,她也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剪,她剪出的每一个作品都要问我们好不好,我们总是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表扬,她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还参加了通州妇联组织的一次剪纸活动,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亲手剪的作品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时,她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我们也觉得很为她高兴。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为了孩子开启混懵的世界,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则更像是一盏明灯,时刻为孩子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班主任是孩子在学校里的家长,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加以正确的指导。
入学后。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要多于在家的时间,最了解孩子的是班主任了,那么家长该怎么与班主任沟通呢?首先我觉得要尊重和理解班主任,现在的一个班大概要三四十人左右,有的会更多,班主任老师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难免要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我们要学会理解,有问题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家长与班主任结成和谐融洽,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家长要充分信任班主任。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教育方面有些棘手,这样我们就要充分和班主任沟通,要充分信任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的心情是和家长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首先要从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种理由去和班主任辩解,这样会害孩子的。总之,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班主任良好的关系的建立需要靠双方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孩子的正确评价基础上,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6. 如何写孩子的成长经历
当孩子第一次学爬时,第一次走路时,第一次叫妈妈爸爸时,第一次用勺子吃饭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摄像机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每一个有条件的家庭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录像录音作纪念的,我也不例外.我把乐乐每一岁的成长录像剪辑合成为一张VCD光盘.每当大家一起看孩子成长的光盘时,都高兴得无法用言语表达.有一天,我们一起看乐乐1岁那一年的录像,孩子发现妈妈在对1岁的他唱一 首没有听过的歌《我是一只小小鸟》.之后就经常让我唱给他听(我自己都忘记了在他1岁的时候最爱给他唱什么歌).孩子特别喜欢这首歌,而且很快就学会了.还有一次,乐乐两岁时会念的诗,4岁时他忘了,但是看了光盘后他很感兴趣,我只教了他一次,他就记住了.以前我曾经想过:“要录到什么时候呀?录到4盘就再不录了吧.”但是孩子看自己成长录像时的反应使我的观点有所改变.孩子喜欢模仿他以前做过的事情,这不仅仅因为诗的内容在他的大脑里停留过,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对“念过这首诗”“唱过这首歌”“玩过某个玩具”这件事感兴趣.为此,在后来录像时,除了记录幼儿园演出、游玩、练武术、学写字等通常大人们不会忘记拍摄的内容外,我还给乐乐录制了爱劳动、爱家人的场景,比如:擦地、帮妈妈收晾在阳台的衣服(虽然衣架高,但是可以摇下来收)、洗袜子、刷牙、用筷子夹苦瓜吃、唱国歌、唱英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等.人们常说,现在孩子爱学着干,等大了就不爱干了.我想等孩子大些时,再让他看看自己小时候的录像,他一定会更加热爱自己以前做过的“工作”.我觉得,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才不至于浪费.如果仅仅在录像之后,把内容往电脑里一“扔”,不整理和删除,内容就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会花时间去看它.不如把它转换成一种可贵的资源,不仅可以回味那些美好的生活时光,还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相机、录像机都是数码的,剪辑技能已经非常容易掌握.要不是因为孩子,我还不可能去接触、掌握这门“剪辑技术”呢!与此同时,由于孩子经常看到大人使用相机、录音机、录音笔,也会产生好奇,想摆弄.这时,不可因为怕被弄坏而拒绝孩子接触.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发生损坏的情况.比如,给孩子自己拿相机的时候,必须把连接相机的带子套在脖子上或者手腕上(手腕上要绕两圈),教孩子如何开关、如何拍摄、如何停、如何播放、如何删除(同时教会他认这两个字)以及为什么删除.乐乐最早“玩”相机的年龄是3岁半,现在5岁了,会用相机拉近拉远镜头、调焦距、拍摄、录像,自己觉得不好的相片就删掉.在他的第5集成长记录光盘中,有一段是他录制的妈妈,作为作品展示给大家.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接触了摄影这门艺术.这其实是“兴趣”做了孩子的启蒙老师.由此还可以引申到其他方面:当孩子画完画,制作完泥工、纸工、构建之后,都可以把他的作品拍摄下来;当孩子唱歌、讲故事或自编故事、即兴“演奏”乐器时,都可以及时用录音笔录下来;当孩子跟着音乐的旋律舞蹈、做武术动作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通过剪辑,去掉不好的,留下好的,放给孩子看,会有很多好处.孩子因此也会产生更多的创作欲望,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7. 爸爸对孩子的童年成长经历如何写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孩子的成长有麻麻的悉心照顾和教导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同样不可或缺。童年经历告诉我,没有爸爸陪伴的成长是不完美的。
爸爸,很多时候代表了力量。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孩子,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和母亲不一样的力度。
就会对父亲充满崇拜。爸爸对麻麻的态度,也会对孩子有所影响。
一个知道疼爱妻子的爸爸,会让孩子安心。甚至会影响女孩子以后的择偶标准。
我小时候就是爸爸在外挣钱,麻麻在家带我们姐几个,爸爸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我们之间的交流少的可怜。这就导致了我对爸爸很陌生,而且不愿给他交流。
直到现在我也很少给他打电话,虽然爸爸也是需要爱的男人,可是小时候的相处少叫我给他很疏远。现在我就觉得我一定不会叫我女儿成为留守儿童和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
宝妈们,如果你有同感就给孩子爸爸交流吧,每天陪孩子一个小时也好,至少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别叫孩子远离了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