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剧本写作中人物小传的创作意义
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人物小传因篇幅所限,一般不能详尽的写出人物的一生,但也要大致介绍他(她)的生平经历,比较全面的展示他(她)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 剧本人物小传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角色,因为一个不需要太多更改的角色,需要演员在实际表演中有足够的揣摩、理解。
人物塑造,是剧作的灵魂。当演员看到剧本时,他们会从更多维度去思考、感受这个人物,巨细靡遗地提问。
演员需要让自己彻底“进入”角色,体会每个细致入微的情绪,当然就需要了解角色的方方面面。这时候,人物小传就派上了用场。
虽然诸多细节可能不会写到剧本里,但是可以帮演员完善对人物的想象。
2. 在剧本写作中,为什么有些剧本没有人物小传,而有些剧本在开头就
在我看来,应该是取决于该角色是否具有变通性。
也就是说,这个角色是不是支持 演员和导演的自我发挥,如果相对自由度高一些的话,就不大需要人物小传。
相反,有人物小传的角色,一般都十分特别,无论是性格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有理可循的,不允许太多的更改,且需要演员在实际表演中有足够的揣摩、理解,有小传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角色。
大幻想文学论坛——提供多种写作手法、阅读分享、设定交流等领域的探讨和教学。
3. 人物小传怎么写
写大纲,通常还要写人物小传。
在写梗概的时候,有时候会需要写人物介绍,但与梗概的简短相应的,一两句话就可以,有点像以前西方古典名著前的人物索引表。写大纲需要的叫作小传,意思是“小小的传记”,从500、1000字,到几千字的都有,而且越是主要人物,内容越丰富。
首先你必不可少地要写他的名字、年龄,和剧中其他人物的关系,其次是他的身份、职业、兴趣爱好,很多时候还要写他的前史。他的童年,他曾经的恋爱史,他成为现在这种性格的原因背景等等。
然后,你要简要说明他在剧中的主要走向,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个定义,比如“他的性格缺陷注定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等等。 反正,人物小传是很必要的,不但让公司对你故事的人物更加了解、印象更深刻,在你创作的时候,也有助你抓住人物的脉络,将人物刻画得更鲜活。
4. 剧本如何写
剧本怎么写,这个标题定的大了一些,但是有很多人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 “ 剧本怎么写 ” 。
“ 好的剧本是好 的影片的开始。 ” 这句话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同。
那么好的剧本是怎么来的,就这个问题,我们讨论 一下。 在网络上一些影视论坛上,经常有人问: “ 剧本怎么写? ” 这里反问一句: “ 你说怎么写? ” 在电影学院 文学系学剧作的学生要学四年,或者一些进修班需要一年,打个比方,在进修班中刨去其他课程,余下剧 本写作,剧作理论等课程。
就这些课程,老师不间断连续的讲,也需要几个星期吧。于是我们回过头来就 可以看到前面有人问的 “ 剧本怎么写 ” 这个问题本身的问题了吧。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有人问 “ 剧本怎么写 ” ,是问剧本的写作格式。另外还可以理解为有人看了某个电影 或者看了某个电视剧,觉得自己也有故事可以写,但是不知道怎么写出来。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 就是对剧本的一个认识问题。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写剧本你没必要在乎剧本的格式以及形式,你需要的 是,把你的故事完整的表达出来就很好。
但更多的时候初学者不停的要问自己剧本应该怎么写,应该是什 么样子的,这个时候你应该问自己的是你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故事中的人物是什么样的人,年龄、高矮、胖瘦、动作、爱好、习惯、有没有什么情节,从事什么工作,人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这个 社会背景之下,人物有什么故事等等。而不是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之类的一些格式以及形式问题。
当你清 楚了你的人物,甚至你的人物每天都会陪你工作、吃饭、睡觉时候,拿起笔来,人物马上就会活跃在纸上。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强调人物呢?有一个比较粗糙的公式:人物 + 动作 = 事件,事件 + 事件 + …… = 故事。
电影的核心是故事, 故事的核心是人物, 很多好的电影留给人们的都是那些银幕上出现的人物形象。 往往观众我们在谈论一部电影的时候经常说的都是:那个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了。
比如《刺激 1995 》里的安 迪,比如《辛德勒名单》里的辛德勒,再说离我们近点的《疯狂的石头》里的黄渤, 《非诚勿扰》里葛优、舒淇, 《梅兰芳》里的黎明、孙红雷等等等等。这里拿出黄渤和葛优谈一下,我们在观看影片或者分析影片 的时候会存在三种思维定势: 第一种,影片中的人物 = 人物 第二种,影片中的人物 = 演员 + 人物 第三种,影片中的人物 = 演员 通俗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种是我们不认识的演员,第二种是比较熟悉的演员,或者曾经出演过多种 角色的演员,第三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演员,熟悉到一上场我们就知道他说话是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 表情。
因为,我们看过某个演员的多部电影之后,这个演员本身会具有一种形象,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当这 个演员再次出现在一部影片里时,我们就会想到这个演员在之前影片中留给我们的形象。而如果这个演员 不是经常出现,或者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时候,我们脑子里就没有这个演员的形象,所有这个演员的动作、行为我们都会真实的认为,这个人物就是影片中的人物。
硬性的划分一下,黄渤我们可以放在第一种里,葛优我们可以放在第三种里。但,还是注意这三种不 是独立的,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这种划分只是在做影片分析上的一种硬性划分。
对于一部影片来讲,影片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故事中人物。 那么人物从何二来呢?人物从生活中来,电影不可否认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 艺术来源于生活 ” ,那么 替换一下就变成 “ 电影来源于生活 ” ,再替换,就变成 “ 人物来源于生活 ” 。
源于生活且要高于生活,因为你 需要对生活中的人物进行提炼和加工, 使之成为典型性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钟 ” 。
这句话不止说明了一个艺术家的艰苦,也说明了一个提炼和加工的过程。你要写一个故事,你所写的必须 是和你的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有关的东西。
举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往往人们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占据人 身一半的时间,但我们在电影中,这些东西只是一带而过,而不会吃饭就拍他一个小时,睡觉就拍他七、八个小时。 说到提炼不得不提到一门课程,空间观察(这里包括社会观察,空间观察和人物观察) 。
现在,这是很 多学习影视专业尤其是学习剧作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具体课程内容就是去生活中寻找故事,寻找 人物,然后将其变形、提炼、加工、优化。现在这门课程和练习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影视专业的教学所采用。
在第二届青年论坛之青年编剧论坛中《筑梦 2008 》的编剧谢晓东所说的: “ 现在的青年编剧对这个社会不 太关注 ……” 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 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电影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必须把握住生活这个海洋,从中去寻找和挖掘 人物和故事,切不可闭门造车,无视生活! 有关上面提到的剧本怎么写的问题,如果非要用一些文字来表述一下剧本怎么写,或者写作的先后步 骤以及格式问题,我们只能简单的这样来谈: 完整的步骤是: 1 、故事梗概 2 、人物小传 。
5. 我想写剧本不知开始怎么写
你要给自己的剧本定位这是前提,是电影剧本还是小说剧本还是舞台剧剧本等等。
一定要搞清楚。然后才是开始创作。
创作一个剧本首先你要先确定自己要写剧本的人物角色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你要清晰剧本的大体故事路线,不光要你自己心里明白还要要观众明白。
(故事尽量简单明抄了)接着就要分镜头,或者说把故事分为几段几部分几幕从而做到明了化。最后就是要设计台词了,不要太过啰嗦就好。
另外场景,故事地点等必要的东西都要想到。记住写剧本的3要点1不要把剧本写成小说2不要用说话去交待剧情,适当给角色加上动作3故事不要有太多枝节,简单化。
我不zhidao是专业的,不过我学的专业也需要写剧本。以上是我写剧本的主要思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支持原创,反对不劳而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