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至五年级写儿童的诗
1、鹤 侬本长空客,鸣皋四海闻。
飞腾征万里,岂可立鸡群? 2、鹰 展翅青云上,凌空敢笑鸡。 翱翔千万里,脱俗任东西。
3、燕 阳春归紫燕,觅址垒巢忙。 不慕深宫院,甘栖陋室梁。
4、鸽 五洲迎翠绿,四海送和平。 橄榄枝衔口,翻飞风雨程。
5、喜 鹊 得意高枝占,忘形尾翘天。 瞒忧惟报喜,可是为升迁? 6、乌 鸦 反哺传佳话,慈亲比孝廉。
唯缘多聒噪,竟讨世人嫌。 7、雁 四海飘零客,传书万里翔。
任凭风雨恶,不改热心肠。 8、(二) 南北避炎凉,朝朝觅食忙。
飘零终是苦,何日得安康? 9、(三) 横空气势雄,义重品尤崇。 无意争云路,来回有始终。
10、鹦 鹉 玲珑乖巧鸟,学舌讨人欢。 满口恭维话,荒唐不汗颜? 11、孔 雀 欲博游人羡,开屏展绝招。
胸无高远志,怎得上云霄? 12、麻 雀 为贪粮一粒,四害恶名留。 吮血蚊虫类,该当何罪尤? 鹅 银装尘不染,玉体洁无瑕。
引项朝天啸,心飞万里涯。 13狮 赢得众称王,沉眠旷日长。
醒来昂首立,一吼震东方。 14兔 狡兔营三窟,愚夫守一株。
窝边青草尽,奔月作仙奴。 15、羊 儒雅小绵羊,图存避虎狼。
平生无妄念,善待岂能亡? 16、驴 庞然貌似雄,喊叫显威风。 蹄虎非愚蠢?贻人说技穷! 17、蜂 饱含琼玉液,辛苦为人忙。
功德千秋颂,芳名四海扬。 18、蝉 历尽寒霜苦,餐风饮露甜。
登高鸣翠绿,夕照唱清廉。
2. 一至五年级写儿童的诗如:《牧童》越多越好,
1、鹤侬本长空客,鸣皋四海闻.飞腾征万里,岂可立鸡群?2、鹰展翅青云上,凌空敢笑鸡.翱翔千万里,脱俗任东西.3、燕阳春归紫燕,觅址垒巢忙.不慕深宫院,甘栖陋室梁.4、鸽五洲迎翠绿,四海送和平.橄榄枝衔口,翻飞风雨程.5、喜 鹊得意高枝占,忘形尾翘天.瞒忧惟报喜,可是为升迁?6、乌 鸦反哺传佳话,慈亲比孝廉.唯缘多聒噪,竟讨世人嫌.7、雁四海飘零客,传书万里翔.任凭风雨恶,不改热心肠.8、(二)南北避炎凉,朝朝觅食忙.飘零终是苦,何日得安康?9、(三)横空气势雄,义重品尤崇.无意争云路,来回有始终.10、鹦 鹉玲珑乖巧鸟,学舌讨人欢.满口恭维话,荒唐不汗颜?11、孔 雀欲博游人羡,开屏展绝招.胸无高远志,怎得上云霄?12、麻 雀为贪粮一粒,四害恶名留.吮血蚊虫类,该当何罪尤?鹅银装尘不染,玉体洁无瑕.引项朝天啸,心飞万里涯.13狮赢得众称王,沉眠旷日长.醒来昂首立,一吼震东方.14兔狡兔营三窟,愚夫守一株.窝边青草尽,奔月作仙奴.15、羊儒雅小绵羊,图存避虎狼.平生无妄念,善待岂能亡?16、驴庞然貌似雄,喊叫显威风.蹄虎非愚蠢?贻人说技穷!17、蜂饱含琼玉液,辛苦为人忙.功德千秋颂,芳名四海扬.18、蝉历尽寒霜苦,餐风饮露甜.登高鸣翠绿,夕照唱清廉.。
3. 怎样写好儿童诗
儿童诗是潜藏于小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
小学生写儿童诗,更能透发其生命的本真,更具童心,童趣,应及时引导,启发与点拔。 一、避免情感的沙化,享受诗意生活。
在每一个小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拥有一个与现实世界所不同的精神空间,那是一个有意义的,充满着心灵渴望的,理想的,甚至是纯美的世界,这就是一个诗意的世界。也许在现实世界里,或因为忙碌,或受于压力,也有时会因为无所事事,而使自己变得烦燥,空虚,生活没有质量,形成情感的沙化。
儿童诗的创作能让小学生抵达诗意世界,享受诗意生活,因为读、写、创儿童诗,使小学生的心灵不再粗糙,情感变得细腻,精神变得丰富,避免了情感的沙化。儿童诗是小学生心灵的产物,她以诗歌的形式诉说着她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使读者通过朗读进行着心灵的交谈,这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促进了诗意和谐。
首先,小学生没有指令性阅读的拘束,为享受诗意生活,创建了浸润条件。 小学阶段,在父母的鼓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什么书都可以读,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还被推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书目,比起冗长的深刻的部分高年级阅读书目来说,儿童诗更易于让小学生阅读与欣赏。
短小,精悍,优美的儿童诗,让小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生活得到诗意的润泽。 其次,儿童诗没有功利性写作的桎酷,为享受诗意生活,提供了抒写平台。
应试下初高中的写作常指定不能写诗歌,写作更多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与这些非生命状态的,功利性目的为主的写作相比,小学生日记,每周都可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文体与内容更是不受拘束,为小学生抒写诗意生活提供了平台。
特别是小学低中年级,为了克服小学生怕写作文,以及写一篇耗时巨大的困难——往往一篇比较具体的习作,低年级学生要写上半个多小时,而一首儿童诗,两三句,十来分钟就可完成,老师也比较鼓励小学生抒写短小,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美的儿童诗,得到老师鼓励的小学生更乐于写儿童诗,尽情地表达着内心的情思。对生活充满好奇与热爱,对未来充满向往与憧憬,这是儿童诗意世界亟待燃烧的激情之火。
二、扭转审美的错位,契合儿童童心。 1、小学生作文的成人化。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常有成人化倾向的习作出现。小学生的潜意识中,错误地认为写上几句道理或高呼几句口号,便能提升文章主题,假、大、空现象时有发生。
如一同学写令人尊敬的清洁工,当问及清洁工为什么扫马路时,清洁工回答说:“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去说小学生能否见到他作文中所写的凌晨四、五点钟的清洁工,单就这一回答,让读者就啼笑皆非。
儿童诗是小学生记事抒情的主要载体,是儿童学习的伙伴,古代就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不足歌咏之,歌咏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踏之”的说法。儿童诗,儿歌,童谣是学生情动之时自然产生的对话,是缘于生命的原生,我们不该过早地抹杀了那份萌芽。
2、成人儿童诗的重构化。 许多儿童诗因为其读者群的特殊,一般由成人为儿童创作,成人想通过诗歌架起一座与儿童沟通的桥梁,他们一般都会从自己的童年经历中提取诗素,但经过了岁月的磨炼和净化,当大诗人回顾自己童年的时候,童年不但虚化了,而且被重构了,而且他们也忽略了在当今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儿童的审美情趣今非昔比,在审美趣味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错位。
如同样写童年,大诗人写的童年是那悠悠的牧童短笛,那滴溜圈的蛋珠,而小诗人写的童年,刚是机器人灭火,还有航模的放飞与远航。小读者对小诗人写的诗更易接受与产生共鸣。
童心纯洁无瑕,与儿童诗的特质相合,因此,儿童即诗人,我们应鼓励小学生写儿童诗。他们会以更理想的姿态亲近自己的童年,抒写孩子喜欢的儿童诗。
通过写诗,刻写下小学生消然而过的童年。 三、击穿固态的阻隔,外化语言素养 小学生的语言素养,包括由外到内的内化素养和由内到外的外化素养。
听与读,是小学生领悟儿童诗精神内涵的活动,而说和写,则是小学生将自己的情思感受,用语言表达并生成文本的过程。 相对听读感受,儿童诗语言,外化运用可能要难一些,这种固态的老眼光,阻隔了多少儿童诗的嫩芽和儿童诗人的成长。
哲人说,人皆可以成尧舜,可以说,每个儿童都有诗人的潜质。从古到今,在儿童时代读诗写诗颇有创意的很不少,骆宾王七岁《咏鹅》,小曹植迈步成诗,他们不是天才,而是一个儿童,因为是儿童,所以本身具有亲近诗歌,渴望个性表达的权利和能力。
童言无忌,无忌的童言,蕴含有更多的诗意。如学校沈老师的女儿,读一年级在秋起推窗看到浓雾的一刹那,脱口而出:“啊,好大的雾啊,可以说牛奶浴了!”这与大人不一般的思维,使之出口成诗。
在妈妈的帮助下,她用拼音夹字的方法,写下了一首首儿童诗,每首都充满着童趣和诗意。 【策略】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生儿童诗创作呢? 一、吟诵涵咏,音由韵生,声随气发。
节奏音乐美,是儿童诗的物质外壳,属于语言的形式层面,是小学生走向儿童诗内涵的通道,同时,节律又是儿童诗的灵魂,音由韵生,。
4. 一年级的古诗怎么写
几天前,听了一位老师给一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古诗――《画》。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先看画面上画了哪些景物,再指导诵读,接着,让学生完整地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学生学习的兴致慢慢消失,尽管课堂上用上了多媒体,有声有色,学生也应该能从画面看出些古诗的大概内容,可是,要求学生自己表达清楚,实在太难。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对古诗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那一年级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古诗呢?我在一年级古诗词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每教一次,我要求自己反复诵读,学生模仿。课堂上,我很喜欢也非常愿意与学生们一起高声诵读。“我们一起来”是我在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一首新诗,我愿意先读给大家听,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诗韵,并扫清生字的读音问题。然后,我喜欢请全班同学起立,放开声音跟我一起读。开始大家声音小,两遍之后,他们已经把握了快慢高低,声音逐渐朗朗起来。而且在共同诵读之中,感觉我和学生的情感似乎流淌在了一起。老师的情感倾向自然影响了学生,使他们更喜欢诵读古诗了。
在理解内容时,我就精心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比如,在学习古诗《草》时,我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春天草原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冬天又是怎样呢?让孩子在想象、交流中出示诗句,这样,就会使想象的画面具体、形象起来。学生把诗的内容与眼前的画面相对照,整体感知了诗歌内容。学生对古诗的精练语言和优美意境便有了一些真切的体验。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想象能力时,还要引导他们在“练”字下工夫。如教杜甫的《春雨》时,让学生比较一下跟我们眼中看到的春雨是否恰当等等,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进行扎扎实实的诵读实践,学生脑中积累的古诗文自然越来越多。也难怪秋游时见到湖中天鹅时,全班同学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咏鹅》中的诗句,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收获?
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加快背诵的速度,可以引导学生编玩一些别开生面的游戏,如《画》、白居易的《草》可设计成精美的谜面。还有的在卡片上只写诗文的其中一句,让同学猜说诗题和作者,并对出下句。多样的形式。能为古诗文的积累添砖加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的一个重要倾向是吸收了民族传统的教学精华。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背诵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八十首,以此把语言积累落实到实处。一年级的古诗教学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要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诱导学生从中开智力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热爱中华古诗词,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