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字写得太难看,怎么办啊,快
写好字首先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
1、基本笔画的训练。汉字中共有八种基本笔画组成,这八种基本笔画在汉字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万丈高楼的每一块优秀的基石。“基不优则造大祸也”!写每一种基本笔画都有正确的书写方法。包括怎样起笔,行笔,落笔,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请勿写每一种基本笔画的运笔、速度、力量都是雷同的。
2、偏旁部首的强化。我听到很多同学教师都这样说:我只因写不好字,是因为字中的部首写不好,就连自己看了也不顺眼,但又找不到正确的书写方法,而令我犯愁。不错,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建议:首先要想写好部首,必须知道每个部首的笔顺和笔画(也就是说这个部首从先到后的运笔顺序及其它有几画组成的)其次,要注意每个部首的书写方法或者叫模式。基本偏旁部首有88种,但绝大多数的部首不论运用在哪个汉字中,书写的方法或模式是不变的。比如:写“三点水”,上面的两个点和下面的提不能写在一条垂线上,而是一种三角构图的形式,第二点要稍微偏左一些,这样才显的有神韵不呆板。如:“江、清”等带有三点水的字,都这样去写。又如:写“左耳旁和右耳旁”,要首先明白都是由三笔组成的,并且第一笔要宽于、短于第二笔,最后一笔写竖(此竖写成悬针竖和垂露竖均可)。再如,写“月字旁”,里面的两短横不能过上或过下,而且是左连右断,否则,会很难看。还有许许多多的偏旁部首的写法,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因为它们的含容量很大。
3、结构的组织安排,一个字的美与丑,关键是在结构的安排上,包括结构的匀称、布白、穿插和避让等。汉字中有独体字,上下、上中下结构,左右、左中右结构,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等等。不论写哪个字都要做到精心布置和安排。“意在笔先”吗?比如,走在大街上的一个人,脑袋特别大,身子特别小,而且一只耳朵特大,一只耳朵极少,眼睛不再一条直线上,鼻子比嘴巴大许多。你看到她一定很惊讶,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生长比例失调而显得特别难看。这和写字是一个道理。那么,有的人写完了某个字,自我感觉不良,那么你就应该找出不良的原因,是笔画的缺点,还是部首的错误,还是结构的不符,只有你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在写同一个字,把刚才的缺陷改正,你就会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二、写好字要有专业书法教师的辅导
常言道:“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走出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论学什么,必须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不能随便寻师,那样会把你引入误区。说实话,学习写字(书法)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需要静心、耐心和细心,还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再加上老师的辅导,你的写字能力和水平会逐步提高的。
三、多摹帖、临帖、读帖
在掌握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前提下,为了使字的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就应该经过摹帖、临帖、读帖这三条必由之路,而且需要循环,反复的去做。
摹帖:是把一张薄纸覆盖到字帖上,照着字的样子反复摹写,这样可以掌握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结构的写法。临帖:是把字帖放到一边,照着帖上的字去临写,这样可以锻炼书写的笔势和神韵,使你的字显得苍劲大气。读帖:读帖也是将要临习的字进行琢磨,以了解字的笔画、结构、神韵等等。有的同学学习书法,往往忽略了读帖这个环节,在下笔之前,总是瞟一眼帖中要写的字,提笔就写,根本谈不上对字的理解,达不到临写的目的,那只能算作抄写。
1、确定临写量。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字量,对写的字做一大体总揽,有一大概了解。
2、用心思考。每临写一个字都应用心记住笔画的形状以及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3、反复临写。有的学生对要学的字只临习一次,不管效果如何,就再不愿临写第二次了,这是错误的。要去反复的写这样才能成功。每次临写前要读帖,都应在理论上加深认识,对前次临写不成功的地方,应重点记住,经过反复读帖,临习,才能将帖中的字印刻到脑海里。
4、另外,我们要找一些质量较高的字帖,反复临写,千万不要随便拿来一本就写,第二天再换一本,这样下去你是毫无益处的。
四、融会贯通,功到自然成
“万变不离其中”,不一定要把全部汉字写好,只要掌握大部分汉字的书写方法,再写未写过的字就易如反掌了。古代和近代、现代的一些书法家、大师都是经过刻苦钻研、勤奋不懈的学习,从最基础的写字知识开始,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精益求精,才能成为多少人仰慕的书法家,只要努力,我们也会成功的。
2. 字写的很丑怎么办
那就去练,从基本开始 1、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
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
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
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
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
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2、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
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
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
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3、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
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
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
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
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我字写的超难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