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岗位胜任能力自我分析怎么写
岗位胜任能力的自我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
1、对岗位胜任能力的理解:如果公司有岗位胜任力模型,就按照模型中的素质能力要素来写,如果没有,就按照个人所理解的胜任力要素编写。
2、个人岗位胜任能力的综合评价:综合来看,个人岗位胜任能力处在什么水平上,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优势与不足要按照上一条提到的要素来分析。
3、个人优势分析:逐个要素的分析个人的优势,从日常的行为表现来谈,有事实或事例支撑,要避免空谈以及给领导造成过度膨胀的不良印象。
4、个人不足分析:逐个要素的分析个人的不足,对自我的认知要客观,避免过于谦虚而显得对工作毫无自信心。
5、下一步自我提升的重点和措施:针对不足提出自我改进和提升的计划,最好能区分出优先改进的要素项目。计划要具体,有改进措施,能够让领导看到你改进提升的可能性,而不能只喊口号没有行动。
2. 什么是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能够胜任岗位需求并取得优秀成绩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由于其岗位的特殊性,对胜任力有着更强烈的需求.欧美等国家对临床医学岗位胜任力的基本素质要求都有较为清晰的描述,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岗位胜任力的模型或者评价系统.提出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应注重有效沟通能力、适应与应对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能力、管理能力等,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医生特别是优秀的医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完整的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尚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3. 我对公司的业绩胜任能力怎么写
能力素质模型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关键环节,它将企业战略与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紧密连接,避免脱节。
能力素质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绩效评估等。1、企业战略决定 1、企业战略决定能力素质模型,也就是说设计能力素质模型必须以企业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为基础,以确保员工具备的能力素质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一致,为企业的长期目标服务。
2、导出的能力素质模型 2、企业战略导出的能力素质模型被用于设定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中的能力指标,它与业务指标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因此企业战略被细分为个人能力发展目标用于个人绩效考评。3、针对各个岗位 3、针对各个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决定了人员配置所需满足的资质要求,有利于选择和任用合适的人员。
在企业招聘时,根据能力素质模型考察应聘者对一些关键能力的学习和掌握的潜质以使他们进入公司后,有能力更好地为完成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在工作安排上,如建立工作小组时,可以根据小组整体的能力素质要求选择具备不同能力的人员参加,以平衡团队能力。
4、明确的指导 4、能力素质模型为员工的发展作出明确的指导,公司可以根据能力模型制定员工技能发展路线,并根据个人能力模型要求的技能和知识为员工设计培训课程。5、制定薪酬及激励机制 5、在制定薪酬及激励机制时,对各个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决定了该岗位的基本薪资水平。
通过对能力素质不断评估,以确定员工基本薪酬提升和职位晋升机会。编辑本段七、能力素质模型举例 国外在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上已经非常成熟,目前不少咨询公司也有国际知名企业的素质模型以及素质辞典,但不论是现在流行的18项或27项能力素质库,都不一定适合其他企业。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在进行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设计的过程和搭建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各个企业需要结合自已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业特性、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内部运营等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能力素质模型。
切不可照搬他人做法。 能力素质模型例:目前流行的通用素质定义与分级(选取四项作为说明):1.服务精神 1.服务精神(CSO): 即有帮助或服务客户的愿望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专注于如何发现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人是否能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行事?) 计算分析时需切记:“客户”可以是广意的,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或内部“客户”或“服务对象”。 1~4级主要针对对客户的反映,5~6级是特别积极和可指导他人的。
这种人: 1)有追踪:追踪客户的要求、需求、抱怨。 让客户对最新项目进展有所了解(但却不深究客户的深层问题或困难)。
2)保持沟通:与顾客在彼此的期望方面保持沟通,监督客户满意度的执行。给客户提供有意信息、以及友善和开心的帮助。
3)亲自负责:对更正客户服务问题采取亲自负责的态度,及时地、不袒护自己地解决问题。 4)为顾客采取行动: 特别在客户碰到关键问题时,主动使自己能随时被顾客找到。
例如:提供给客户自己的家庭电话或休假时电话或其它能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式,或为解决问题在顾客所在地滞留很长时间。采取超出正常范围的措施。
5)指出客户潜在的需要:除前面几条所提到的外,了解客户业务并/或为客户的真正潜在问题寻找信息,为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方便。 6)运用长远观点:对待客户问题采取长远观点,为了长远利益关系宁愿牺牲一下暂时利益。
从客户的长远利益出发,以顾问的身份参与客户决定的过程。对客户的需要、问题或机会和运用的可能性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观点推进工作(例,推荐不同于客户要求的新的办法)。
2.培养人才 2.培养人才(DEV):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带有一定想法或力度地筹备长期培养人才的计划。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意愿和影响力,而不一定是一个培训人员的角色。
(这人是否具有长期培养人才的特点?(不仅只在技巧上)?) 计算分析时需切记: 培养人才的潜在动机必须清楚,培养人才素质的低级部分常常与监控能力素质的低级部分相混淆,而培养人才的动机是区别其两者的关键。 这种人: 1)对别人表达正向期待:对他人的发展趋势作正面的肯定:现在所具有的和将来所期待的能力和/或面对困难的潜力,相信别人也想且能学习或改进他们的业绩。
2)提供如何做的指示: 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或如何做的演示,告诉别人如何完成任务,提出具体、有益的建议。 3)解释原因、提供帮助:在做指示或演示时,解释其原因或理由,视其为培训策略之一,为使下属的工作简化,提供实用的支持或帮助(即,主动提供其它资源、工具、信息、专家建议等)。
采用提问、测试或其它方法确认自己的的解释或指导已被理解。 4)为了鼓励他人有意给出正面反馈:为达到培养他人的目的,给出具体正面的或正反面的反馈,在别人受到挫折时给予安慰,用行为而不是言语给出否定反馈,对未来表现提出正面期待或给予个性化的建议以改进工作。
5)参与长期培训或指导计划:为达到培养人才。
4. 如何胜任岗位的职位
岗位胜任力,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员工胜任本职位职责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岗位胜任力对企业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岗位的合理设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岗位胜任力的管理是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具体体现。提升岗位胜任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
中大咨询在长期的为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时候,发现企业普遍急切想要提高自身企业的岗位胜任力,企业在招聘职工甚至任用职工的时候,往往遭遇到一下困惑:
1.招聘员工时明明觉得很优秀,但到了岗位上去却业绩一般
2.有些工作总是被推来推去,最后更弄不清楚是谁的责任
4.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但效果总是不理想,不知道是培训内容不好还是员工自己的问题
中大咨询在为这些企业做岗位胜任力提升项目的时候,经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发现缺乏岗位胜任力的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以下管理漏洞:
1.岗位设立不科学,部分重要的岗位没有体现,职责的划分与战略联结不紧密
2.岗位权限未有正式化、制度化
3.对任职资格的规定存在因人写岗的情况
4.缺乏岗位评估,人岗不匹配
1.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岗位梯队建设,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岗位梯队建设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公司人力资源的潜力。
2.明晰岗位职责和权限,尽量避免岗位间权利的交叉,避免企业员工因为职责的交叉而对于岗位责任互相推诿。
3.任职资格的考核,对于应聘人员,应该考察其是否具备岗位任职资格,而不是招一个优秀的人放在不合适的岗位
4.进行有效的岗位评估,定期对企业岗位进行评估,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对企业岗位进行评估,以确定岗位的增加或者删减和调整。
5.岗位编制的合理和岗位描述的准确。合理编制岗位,避免有些岗位出现岗位剩余,浪费公司人力资源;而岗位描述的精准则有助于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找到更适合该岗位的人才。
通过对企业的岗位胜任力项目的建设,能够规范岗位管理,明确岗位权责界限,使任务分配合理到位; 降低岗位工作沟通成本,保证工作顺利完成;提高人岗匹配度,使得“适者得其位,在位谋其责”;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岗位责任感,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