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名著的赏析
写赏析是一种很好的学语文的方法。
学生可就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赏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赏析充分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又能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获得灵感。
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乐趣和兴趣。对于老师而言,通过学生的赏析可以了解他们目前的语文素养,从而对症下药,日积月累,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其语文素养。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好语文的根源就在学生,学生就是那弯充满生命力的清泉,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去赏析,去思考,老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但学生很多是个人喜好,不是系统的,老师要给与方法上的点拨。我粗浅的总结了一些方法。
如下: 从局部来说 a、由常规字词入手 语文姓语,当然离不开字词。首先从字词开始。
如文中一些精僻的动词、形容词等,对这些词玩味咀嚼,将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例: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b、对一些特殊的句子进行赏析,这些句子往往与文章主题联系在一起,暗藏深意 修辞句:修辞能够更好的写景状物,传情达意。
如: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白鹭》) 赏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 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语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 朱冬菊 李 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从整体来看 a、文章的构思剪裁:有些文章通过巧妙的构思将主题显现出来了。如《窗》中由一扇虚拟的窗来凸现主题,构思很独特。
b、独特新奇的立意:由泥土你会联想到什么?大概很少有人会将之与母爱联系起来。在《甜甜的泥土》中小亮尝了融化了奶糖的泥土甜甜的,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母爱就像那泥土,宽广厚实,无处不在,无所不埂阀囤合塬骨剁摊筏揩有。
这就是一篇立意新奇的文章,别具一格。 c、对其它写作手法进行赏析:每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如以小见大、对比手法等等,认真咀嚼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需要一提的是对一些特殊文体的赏析,这主要针对文学体裁中的诗歌和小说而言的。 诗歌:主要是意象(境)美: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比如: “名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赏析:四句写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色,意境优美恬静而不死寂。
静中有动,以动衬静,静喧合一,颇具禅趣。诗人笔下景物,如苍劲的松树、柔和的月光、汩汩的请泉、丛丛翠竹、叶叶青莲、嬉嬉浣女及莲叶间滑行的渔舟等,虽未穷形尽相,然皆可唤起视觉形象,着壁成绘。
在景物的布局上,作者也做了别具匠心的安排,从明月至渔舟,是按流水的方向来进行布局的,这就造成一种完整、和谐的画境。语言清新疏淡,没用一个色彩词,就像一幅素雅的的水墨画。
小说:主要是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成功的人物形象要有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舞台。
环境描写有景为情设、情随境迁、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2. 名著摘抄并赏析
朋友是什么? 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 。
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 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 。
你可以没有爱情, 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 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
朋友是一种相遇。 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
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 ,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 ,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朋友是一种相知。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
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在你脑海,尽收眼底。
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也会成为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
同时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认识和感知你的过程。 朋友是一种相契。
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 ,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回眸,朋友都会心领神会。
不需要彼此的解释 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废话,不需要张扬,都会心心相印的。 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
朋友是一种相伴。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
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的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
朋友是一种相助。 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
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
朋友是一种相思。 朋友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
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她有时也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淡淡的共鸣。
朋友是一种相辉。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 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
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
流星虽逝 美好的愿望依旧在心底。于是所有的日子都轻松,所有的负重都甜美;于是过去了的成为回忆,拥有过的,永远不会失去,没有得到的,亦无须苦苦追求,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都不会属于你。
只要你不为天长地久而苦恼,不必为失去的而遗憾,不必留恋昨天,只在乎曾经拥有 一步一人生 一步,看似很短;一生,看似很长。殊不知,这短与长,只是相对而言。
一步既可以是一生,一生也可以是一步。 相信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吧。
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小的变动,在一个长期的环境中,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一只蝴蝶振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一场飓风。
人的一步与一生,怕是很少有人会把它们联系起来。只是单纯的遗忘,还是刻意的遗忘呢? 选择的路上,每踏出一步,就意味着离结局越来越近,而不是去改变什么结局。
只因为,在决定道路的那一刻,结局也已经书写好了。所以说,一步即是一生。
有选择就一定会后悔,这应该是完全正确的吧,至少于我是这样的。 一直不知道,一开始的选择就是结束。
当知道时,就开始选择放弃了。只是还是在不停地后悔,后悔为何要放弃,并不清楚这是潜意识的动作,知道时,或许又晚了一步。
只是不停地在放弃和后悔着,抱怨着不该给我选择的余地,却忘记了,是因为不想要结束,不想要离结局那么近。 只是,这样的一步一步,又会走到什么地方呢?这样下去的一生又会是怎样呢?很想知道,却也不想看到。
感觉上,到最后还是会后悔呢。这到底是该悲还是叹啊? 一步,看似很长;一生,看似很短。
殊不知,这长与短,只是相对而言。一生既可是一步,一步也可是一生。
一把钥匙的力量有多大呢?相信在大家眼里钥匙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开门,是吧。可是,真的只有这个作用吗?事故,或许也算是。
看过《你在天堂里遇见的5个人》的都应该知道,那个游乐车是因为什么掉落下来的。是因为一把车钥匙,一把被遗失的钥匙。
那么,这可不可以说,是钥匙的作用呢? 有一个人的一生就因为这把钥匙而没有了,因此,一步不也就是一生了吗? 值不值得呢?那人在死后仍在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是答案却不是这个问题的。平淡的一生就是他所寻找的重要的东西,却在死后才知晓,是喜还是悲? 花开无声,花落无息,是一种境界。
花开花落,不过须臾的昙花一现,刹那芳华,终究归于平静。春去秋来,落英缤纷,只恐怕物是人非,花枯叶零。
但早已心如止水,毕竟享过花开。谁知,曾经的争奇斗艳? 青春亦是如此。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去诠释生命。去体味一种刻骨铭心的辉煌。
就像。
3. 名著摘抄并赏析
《简爱》
1“我关心我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越尊重自己。”
2“我的心灵就怀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最奇怪的自由感、胜利感,开始扩张、升腾,仿佛是挣扎了一道无形的束缚,终于挣扎着来到了梦想不到的自由之中。 ”
3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假如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感到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4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5.“先生,现在我比以前更加爱你,现在我对你可以真正地有用,而以前你却处在骄傲的不依靠人的状态,除了做赏赐者和保护人以外,不屑扮演其他角色。”
6.这不可能,先生,听起来不大可能。人类在现世决不可能享受到完美的幸福。我不见得生来就和我的其余同类有着不同的命运;想象这样的命运会落在我的头上,那真是神话,真是幻想。
7.“一只高贵的鹰给锁在栖木上,不得不恳求一只麻雀去给觅食。”
8.第四封信更令人痛苦:“当我盼望看到你的手迹和读到你的忠告所带给我的甜蜜的喜悦成为泡影时,我就发高烧了……我憔悴了。”
4. 帮我写一篇名著的赏析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
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
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
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
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
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