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报告怎么
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 实验19 人体心音听诊与血压测定心音听诊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 142s),声音较弱,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声调教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
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听诊器或心音放大器1。 受试者安静端坐,**裸露。
2。 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
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与**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注意区分两心音。如难以区分两心音,可同时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此时出现的心音为第一心音。
1。 实验室内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 听诊器耳具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管切勿与它物摩擦,以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3。
如呼吸音影响听诊,可令受试者暂停呼吸片刻。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试怎样形成的?它们有何临床意义?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目的与要求]1学习并掌握间接测定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2 观察某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3 学习用生物统计学简易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基本原理]通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
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血液计间接测量。
测压时, 用压脉带在上臂或手腕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在动脉处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时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在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有少量血流通过,而心室舒张时而无血流通过。
血流连续通过血管时,会发出声音。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的最小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
当外加压的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血管内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的音调会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在心室舒张时有少许血液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由试验可知。
在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 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血压的稳定性是动态的,是在不断连续的变化着,不是静止不变的。
人体的体位、运动、呼吸、温度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的等因素对血压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冰水[方法与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心脏与血压计零点同一水平。
静坐5分钟,待肢体放松,呼吸平稳与情绪稳定。 2 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排空后再将螺丝旋紧。
3 受试者脱左臂衣袖,将压脉带裹于左上臂距肘窝3cm上方处,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使其松紧适度,手掌向上放实验台。4 在压脉带下方,肘窝上方找到动脉波动处,将听诊器的胸具置于动脉上。
5 听取血管内音变化。向压脉带充气加压,同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消失后再加压30mmHg,然后稍稍扭松打气球上的螺丝,缓慢放气,仔细倾听听诊器内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先是由无到有,次之由低到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如此反复进行2-3次6 测量正常动脉的血压重复上一操作,同时注意检压计读数。 但徐徐放气时,第一次听到的血管音即代表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之前的血管音代表舒张压。
记下血压读数,放空压脉带,使压力降低为零,重复测压2-3次,记录测压均值。7 实验观察(1) 受使者加深呼吸加快呼吸频率对血压的影响记录正常的血压后,令受使者加快加深呼吸1min测压(2)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待血压恢复正常后,令受使者回忆起最气愤的往事1分钟测量(3) 肢体运动队血压的影响让受使者作原地蹲起运动。
,1分钟内完成50-60次,共做1-2分钟,运动后立即坐下测压,并将变化最大的血压值记录下来(4) 冰水刺激对血压的影响受使者取坐位,测量正常血压,然后让受使者的手浸入并冰水中1分钟测压8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纪录填入表9 以大组为单位,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求出P值,说明实验前后血压的变化由无显著性变化[思考题] 各项实验结果的进行分析。
2. 怎么写人体动脉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19 人体心音听诊与血压测定心音听诊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42s),声音较弱,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声调教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听诊器或心音放大器1. 受试者安静端坐,**裸露。2. 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与**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注意区分两心音。如难以区分两心音,可同时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此时出现的心音为第一心音。1. 实验室内保持安静,以利听诊。2. 听诊器耳具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管切勿与它物摩擦,以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3. 如呼吸音影响听诊,可令受试者暂停呼吸片刻。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试怎样形成的?它们有何临床意义?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目的与要求]1学习并掌握间接测定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2 观察某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3 学习用生物统计学简易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基本原理]通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血液计间接测量.测压时, 用压脉带在上臂或手腕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在动脉处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时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在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有少量血流通过,而心室舒张时而无血流通过.血流连续通过血管时,会发出声音.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的最小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当外加压的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血管内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的音调会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在心室舒张时有少许血液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由试验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 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血压的稳定性是动态的,是在不断连续的变化着,不是静止不变的。人体的体位、运动、呼吸、温度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的等因素对血压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冰水[方法与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心脏与血压计零点同一水平.静坐5分钟,待肢体放松,呼吸平稳与情绪稳定。2 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排空后再将螺丝旋紧。3 受试者脱左臂衣袖,将压脉带裹于左上臂距肘窝3cm上方处,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使其松紧适度,手掌向上放实验台。4 在压脉带下方,肘窝上方找到动脉波动处,将听诊器的胸具置于动脉上。5 听取血管内音变化。向压脉带充气加压,同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消失后再加压30mmHg,然后稍稍扭松打气球上的螺丝,缓慢放气,仔细倾听听诊器内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先是由无到有,次之由低到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如此反复进行2-3次6 测量正常动脉的血压重复上一操作,同时注意检压计读数.但徐徐放气时,第一次听到的血管音即代表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之前的血管音代表舒张压.记下血压读数,放空压脉带,使压力降低为零,重复测压2-3次,记录测压均值.7 实验观察(1) 受使者加深呼吸加快呼吸频率对血压的影响记录正常的血压后,令受使者加快加深呼吸1min测压(2)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待血压恢复正常后,令受使者回忆起最气愤的往事1分钟测量(3) 肢体运动队血压的影响让受使者作原地蹲起运动.,1分钟内完成50-60次,共做1-2分钟,运动后立即坐下测压,并将变化最大的血压值记录下来(4) 冰水刺激对血压的影响受使者取坐位,测量正常血压,然后让受使者的手浸入并冰水中1分钟测压8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纪录填入表9 以大组为单位,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求出P值,说明实验前后血压的变化由无显著性变化[思考题] 各项实验结果的进行分析
3. 怎么写人体动脉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19 人体心音听诊与血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16366压测定心音听诊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42s),声音较弱,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教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听诊器或心音放大器1. 受试者安静端坐,**裸露。2. 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
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与**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注意区分两心音。如难以区分两心音,可同时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此时出现的心音为第一心音。
1. 实验室内保持安静,以利听诊。2. 听诊器耳具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管切勿与它物摩擦,以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3. 如呼吸音影响听诊,可令受试者暂停呼吸片刻。
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试怎样形成的?它们有何临床意义?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目的与要求]1学习并掌握间接测定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2 观察某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3 学习用生物统计学简易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基本原理]通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血液计间接测量.测压时, 用压脉带在上臂或手腕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在动脉处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时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在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有少量血流通过,而心室舒张时而无血流通过.血流连续通过血管时,会发出声音.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的最小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当外加压的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血管内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的音调会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在心室舒张时有少许血液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由试验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 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血压的稳定性是动态的,是在不断连续的变化着,不是静止不变的。人体的体位、运动、呼吸、温度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的等因素对血压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冰水[方法与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心脏与血压计零点同一水平.静坐5分钟,待肢体放松,呼吸平稳与情绪稳定。
2 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排空后再将螺丝旋紧。3 受试者脱左臂衣袖,将压脉带裹于左上臂距肘窝3cm上方处,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使其松紧适度,手掌向上放实验台。
4 在压脉带下方,肘窝上方找到动脉波动处,将听诊器的胸具置于动脉上。5 听取血管内音变化。
向压脉带充气加压,同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消失后再加压30mmHg,然后稍稍扭松打气球上的螺丝,缓慢放气,仔细倾听听诊器内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先是由无到有,次之由低到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如此反复进行2-3次6 测量正常动脉的血压重复上一操作,同时注意检压计读数.但徐徐放气时,第一次听到的血管音即代表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之前的血管音代表舒张压.记下血压读数,放空压脉带,使压力降低为零,重复测压2-3次,记录测压均值.7 实验观察(1) 受使者加深呼吸加快呼吸频率对血压的影响记录正常的血压后,令受使者加快加深呼吸1min测压(2)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待血压恢复正常后,令受使者回忆起最气愤的往事1分钟测量(3) 肢体运动队血压的影响让受使者作原地蹲起运动.,1分钟内完成50-60次,共做1-2分钟,运动后立即坐下测压,并将变化最大的血压值记录下来(4) 冰水刺激对血压的影响受使者取坐位,测量正常血压,然后让受使者的手浸入并冰水中1分钟测压8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纪录填入表9 以大组为单位,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求出P值,说明实验前后血压的变化由无显著性变化[思考题] 各项实验结果的进行分析。
4. 吸烟的危害有哪些
尼古丁的毒性及成瘾性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
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
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
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 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就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
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
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吸烟量较大并不中毒呢?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
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瘾癖性,而使人嗜烟如命。
吸烟何以成瘾 一提起成瘾物质,人们往往立即想到鸦片、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却忘了世界上使用最多、危害最广的烟草。其实,与海洛因相比,除了一个是合法消费品,另一个是违禁品外,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质的不同,尤其是从物质依赖的角度看,二者更是如出一辙。
医学上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依赖性,主要依据有两条。第一,是看人们对这种物质是否有强制性地使用和觅求的特点;第二是在停止使用某种物质后,是否不断产生重新使用该物质的强烈欲望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
所谓强制性地使用及觅求,说的了就是已经成瘾,不用不行。这种非用不可的感觉是则成瘾物质的本质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迫使瘾君子们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使用成瘾物质所造成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戒断反应,即指停止吸烟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便开始想吸烟,并感到坐立不安、烦燥、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继而出现头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适、恶心、腹泻、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爱发脾气、困倦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这种种症状使戒烟者对烟草的渴求更加强烈。
这些症状一般在戒烟后的三四天内最为突出,尔后在1个月左右渐渐消失。但少数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困倦等可持续很长时间。
与海洛因等毒品非常相似的是,所有戒断症状,一经吸烟便可立即缓解,这也是所有成瘾物质的共同特点。 至于形成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机理,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有学者让受试的吸烟者在实验室里随意吸烟,同时分别给他们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的尼古丁或生理盐水。结果发现,每小时滴注4毫克尼古丁的受试者的吸烟量,比滴注生理盐水的受试者少60%。
表明吸烟的欲望和行为是通过人体血液的尼古丁含量来调节的。尼古丁的烟草中的含量为0.5%~8%,主要经呼吸道粘膜吸收。
长期吸烟者体内的尼古丁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机体已适应了这种状态。因此,一旦停止吸烟,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便会下降,吸烟者就会感到种种不适。
就像高血压病人一旦血压突然降至正常时,反而会感到头晕目弦及各种不适一样。 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往往在紧张或劳累时便不自觉地想吸烟,以期得到休息或放松。
但实际上吸烟会使从血压上升,呼吸兴奋,心率加快,之与人休息时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每个吸烟者的主观感觉确实是舒适与放松。原因何在呢?其实是尼古丁刺激了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而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使人适应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导致主观上的轻松感。
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
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
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