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虫夏草挑虫工作总结怎么写
强调工作认真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2. 吃虫草的详细资料
虫草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长到1米来高,花小黄色,一株达数百只花头,各花头的外围苞片有黏液,就像5个伸开的小手指,只要有小蚊虫落在上面便被黏住。
之后,虫子尸体被其慢慢消化作为其生长营养。
若有灰尘黏落上面,数天后也被消化得无影无踪,盆栽摆放在家中捉蚊又吸尘。
它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长到1米来高,花小黄色,一株达数百只花头,各花头的外围苞片有黏液,就像5个伸开的小手指,只要有小蚊虫落在上面便被黏住。之后,虫子尸体被其慢慢消化作为其生长营养。若有灰尘黏落上面,数天后也被消化得无影无踪,盆栽摆放在家中捉蚊又吸尘。
3. 冬虫夏草怎么由来
对于冬虫夏草,大家都觉得很神秘: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其实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由一种真菌----中华虫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形成的复合体。蝙蝠蛾是生活在海拔3000~6000米高原上的一种耐寒的昆虫,它的成虫期只有4到12天,但是它的幼虫期却有680~900天。在几乎同一海拔的地方还有一种真菌叫虫草菌,它的孢子离开母体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寄主的话,只能存活40天左右。大部分的虫草菌孢子离开母体后在风中飘散,自然结束了它的生命,只有很少一部分随雨水渗入土壤找到了这种蝙蝠蛾的幼虫-虫草生命的寄主。
蝙蝠蛾幼虫染菌一般是在秋末冬初,大约一个月以后真菌侵入虫体发育成菌核。与此同时,蝙蝠蛾的幼虫则停止了它的生命,完全变成了虫草菌的营养供给体。入冬后天气严寒,虫草进入休眠期。第二年春天,虫草继续汲取营养,这时候它的菌丝充满了整个虫体。四月底,虫草第一批子座可能从虫体的头部长出,但五至七月才是虫草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采收的最佳时期。
过了七月,绝大部分的虫草孢子都已经飘散,子座也随之枯萎。这时候的虫草已经没有多少药用价值了。飘散的孢子又开始了它们下一轮的生命,而埋在土壤里的母体虫草只有等待被挖起(虽然已没多少营养价值)或者腐烂。 二 虫草的采挖
虫草的采挖是个艰难而细致的过程。虽然整个的采收期可能长达两个月,但对每一棵虫草而言适宜的采收期却只有短短几天。如果过早采挖,虫草孢子还没有成熟,有效成分含量会很低,因而药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如果过迟,孢子飞散、子座枯萎同样也不合药用,而且那时积雪融化,也很难寻找。所以为了便于寻找和保证质量,最好在积雪还未融化、虫草生长最旺盛而孢子又还没有飞散的时候采挖。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原上,即使最丰富的产地虫草的密度也不高。运气好的话,在一平米大的地方可能发现20多根。而现在更可能的情况是翻遍了上百公里的雪原也没有找到一根。一公斤虫草大约是2500~3600根,这对一个有经验又有运气的本地人来说在以前可能只要一、两天,而现在起码需要三十到四十天。
自从1985年以来,虫草价格持续上涨,其市场价由1000元/公斤上升到30000元/公斤左右,升幅超过30倍!等级佳者更是超过40000元/公斤,价值远远高于参、茸。
虫草之所以变得如此昂贵,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对虫草研究的深入,虫草所蕴含的许多神奇功效逐渐被世人所了解。特别是虫草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被发现后,对于虫草的需求和炒作越来越多,许多中药生产厂家对虫草原料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回归自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食疗正成为一种家庭的日常生活方式,“虫草煲汤"则是其中上品。另一方面,受利益驱使,近年来虫草采挖严重过度,使我国冬虫夏草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七十年代,产地农牧民把挖虫草作为一种季节性收入补贴。八十年代以后,外来商贩不断进入产地收购,冬虫夏草采挖逐年增多,出售冬虫夏草就成为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地农牧民为多挖虫草赚钱,数年来不断进行扫荡式的采挖,影响了自然环境下生存的虫草菌孢子的生长发育;再加之自然因素(如气候越来越暖等)的影响,野生冬虫夏草生产面积正在逐年缩小,产量也随之大降。目前,全国虫草的年产量已不足10万公斤!2001年,虫草主产地青海和西藏的蕴藏总量还不到90年的十二分之一。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冬虫夏草资源,产区已开始实施禁挖和限挖措施。
其实虫草的供求一直处于失衡状态,近年更是一度拉大到1:100。总之,虫草之所以如此昂贵,与它内在的药用、保健价值有关,但虫草资源严重匮乏、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 课外阅读《冬虫夏草是如何长成的》答案
18、(1)承上说明冬虫夏草的奇特;(1分)(2)启下写冬虫夏草的“变化生成一气通”;(1分)(3)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趣味性。(1分)
19、(1)形状奇特;(2)冬虫夏草的变化奇特;(3)功效奇特。(少答1点扣1分,全部扣完为止。)
20、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1分)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突出了冬虫夏草的‘奇特’,中间两部分分别介绍冬虫夏草的奇特变化和药用上的奇特功效。(1分)另外,还用了“冬虫夏草究竟是怎样生成一气通”的呢?“冬虫夏草的变化是这样奇特,其神奇的功效也是非常之多”这样承上启下的句子,使文章的结构有机统一。(1分)
21、(1)要想有甩作为,要想成功,要想成名,必须付出痛苦艰辛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2分)(2)同时还要搞好合作,珠联璧合,相信“1+1大于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