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江不拉克的作文怎么写
7月26号傍晚,姥姥让我八点钟就睡觉,因为要夜里出发去江布拉克。
2:30的时候,姥姥叫我起床。这时候,可以听到外面的车陆陆续续都来了,一共三辆车,加司机共16人呢!
2:50准时出发了,我和哥哥坐在一辆奇骏上,而且还是打头车,开心得很。车子上了高速路,车上的人开始打瞌睡,但是我一直没有睡觉。高速路上走的都是大货车,大货车开着远视灯,人看了显得格外刺眼。
我们的车子经过一个小镇,那个小镇使我联想到了台北的桃园机场。高速路的南边是雄伟壮观的天山山脉。上了一座桥就进入了去木垒的高速公路。
在半路上,我们全体下车来看星星。在城市里就没有这样的夜空,这里一点人为的光线也没有,只有那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的像雪一样白,我看见深远的夜空里无数的星星密集地聚在一起点缀成一个巨大的“纺锤”体,它就是银河!大家啧啧称赞着、欣赏着。
观看完星星,我们继续上路,拐上了通往奇台的路。
启明星庄严地升上天空,东边的天开始蒙蒙亮,预示着白昼的大门正在打开。终于车上了通往江布拉克的公路,这条路全长29千米。
清晨,远处的景物一片朦胧,到了江布拉克,天就开始发亮了。我们买了门票,进入 江布拉克风景区。路是刚修好的,虽然弯弯曲曲,而且是上坡路,但车子跑得很快。不大一会儿,就登上了山上的第三个观景台,海拔在1800米左右。我可以看到奇台县和奇台的两个大水库,我们就在这里观看日出。观景台的周围是满满的花和草,空气潮湿,我穿着棉衣呢!露水打湿了我的裤腿,东边的山坡上是大片大片的麦子,层层叠叠,像梯田一样,麦子还没有收割。大舅舅告诉我:8月份的时候,麦子金黄,风吹着麦浪,一浪接着一浪,铺天盖地,特别美!特别壮观!
东边,一大片光线穿透了出来,越来越浓,越来越亮,突地,一个大大的火球跃出地平线,势不可挡。太阳徐徐上升,洒下一片金光,大地亮堂了。大家欢呼起来。后面的雪山被这阳光一照,就像“日照金峰”。
车子继续往山上开,一直开到海拔210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再往前就没有路了。在一块绿油油的空地上,我们拉开自己带来的桌子、椅子,然后在桌子上摆开了好多好吃的,牛肉、豆干、咸鸡蛋、拌海带、藕片、黄瓜、凉面、鸡肉、猪蹄等等,两个保温壶里还有热茶和奶茶。我们吃的开心极了。吃饱了饭,很多人都上山采蘑菇去了,我犯困了,没有跟着去。我坐在椅子上,观着风景,怡然自得。后来,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大家收获不小,摘到的都是大大的圆溜溜的白蘑菇,把姥姥摘得小小的黑乎乎的蘑菇给扔掉了。
我们下山原路返回,去体验“怪坡”。但是因为人工修缮过,有些地方改变了,所以我没有体验出怪坡的奇怪来。
中午回到奇台县,在饭馆里吃了一顿热闹的午饭之后,乘车上高速回乌市,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江布拉克之行。
2. 关于“磨砺”的作文题目怎样写实在想不到拉啊要有创意
炎炎的夏日,冷酷地烤焦着大地。不知道今天的训练会有什么新内容,我望着窗外,心中百感交集,有期盼、有兴奋、亦有担忧。这几天我们被烈日晒得黑黑的,搞不好别人还会说我们是一群非洲难民呢!
我们提早十分钟来到操场等候,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因为等教官吹哨子后,万一排不好,让你体能训练,你就会后悔一辈子,所以我们得先把队伍整好。望着天上的骄阳,我仿佛看到了妈妈微笑的脸颊,她在看着我、鼓励我。
教官终于吹哨了,大群大群的同学从楼梯上涌下来。我心想:这么急干吗?还不是乱了阵。教官好像一点都不急,脸上若无其事的,慢吞吞地从陡坡上走下来。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教官,观察着教官的一举一动。教官的哨子吹得更急一些了,同学们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排好队。教官严肃地命令着我们,让我们站军姿,我们一动不动地竖立在操场上,好像几百棵坚强的小白杨。
刚开始,我们站得笔直笔直的,因为我们知道,军姿就是立正,把自己当成稻草人就行了;太阳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严厉地烧烤着我们还算坚强的心灵,慢慢的,我们开始有些顶不住了,不过,还是勉强站直来;时间过得真慢,我开始感觉我的腿有些发抖,但是我不敢动一下,因为我知道,动一下就会被教官抓去接受更为严厉的惩罚。
教官也站得十分笔直,显得他比我们更坚强,更是男子汉。他的目光像老鹰一样地盯着我们,我们一动也不敢动,默默地坚持着、坚持着,谁都不敢偷懒。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洒落在地上,我感觉我的五官都有些变形了。也许我们的坚持感动了教官,教官这才让我们在原地休息……
在一次又一次的魔鬼式训练中,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我们变得有毅力,有恒心,我们还学会了团结同学、互相照顾,互相鼓劲。
这次军训,我流了不少汗与泪,在碰到困难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常常提醒自己“坚持就是胜利”。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虽然我变得又黑又瘦,但我感觉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照顾自己、照顾别人,知道了离开妈妈的怀抱,还是要像小草一样顽强生长的道理。
我想告诉你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 如何让作文不拉分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人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