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自身绝招的作文
【我的绝招】
我的绝招你一定一定猜不到吧?告诉你那就是下五子棋。我下起五子棋来那真可叫绝。
记得刚开始学下五子棋,我的棋术不怎么好,不太会下,可是我非要和爸爸下,可想而知是我输了。于是我就不高兴了。那时我还小,爸爸就怕我哭,以后每次下棋他都不跟我动真格,所以我节节胜利。后来爸爸怕我棋术不长进,就慢慢地用起了他的高招,再后来爸爸就常常跟我动真格,我经常给自己说下次我一定会赢爸爸,再也不会因为输了而哭鼻子了,随着爸爸赢我一次,我就学他一招,这样没多久,我就把爸爸的所有好招都学会了,这次我先占据中间,然后又走了两步我的绝招,结果爸爸就进了我的陷阱,不用说是我胜了
随着棋术的长进,我越来越历害了。爸爸再也不是我的对手了,我好高兴!
2.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希望您能尽早找到满意答案高考填报志愿有几种模式?有什么优缺点? 赵京:应该说全国现在有三种主要的模式,一种模式是考前,就是在高考没有举行之前就填报了,现在全国就剩北京和上海,大概有7个城市是考后卷子没有填之前进行填报,这是考后估分报,大部分城市采用考后,卷子判完了然后来填报,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考前报,这个时候我们考试还没有进行,那么我们的成绩还没有出来,这个时候填报的时候是根据平时你在班里边和学校里边成绩的好坏,它多多少少体现出你平时会怎么样,考后估分报,在我看来也是比较难的,其实这种方式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考前的时候我们都很忙,我们希望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功课,这样我们就把填报志愿拖到了考后,考后估分,你对于自己的成绩把握比较好一些。
这样不会出现这次一模没有考后,二模考得特别好,我到底用一模填报还是用二模填报。但是由于考后估分的时候,整个卷子还没有判出来,其实考生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到底是在整个城市里会怎么样,所以他们也存在着难点,从去年教育部开始实行平行志愿,所以今年的很多省市是考后出分按照平行志愿,这样的话,等你报考的时候,你这个考试发挥得好坏已经不是一个决定因素,这样的话,相对来说,你用来考虑的因素会少,使得你的报考会比较简单一些,这是考后知分,并且知道自己排名,按平行志愿的好处。
考后还有一种情况,考后你得分数拿到了,但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全省里边排多少名,对于这些考生也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考后估分报的难度。 今年填报志愿和历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赵京:今年对于全国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有更多的省市实行了平行志愿,应该到今年截止全国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可能有18个,有很多是去年还不是平行志愿,今年开始是平行志愿了,这是最大的变化。
对这些考生来说,一个好处就是平行志愿报考的难度相对减少,但不好的事情是,过去我们知道怎么报,现在我们不太知道,就是一种新的模式出来,这是今年来说,应该是最大的变化。 平行志愿填报应注意什么? 赵京:我先把平行志愿的录取的规则稍微说一下,平行志愿它实际上是按照考生的分数来录取的,也就是在录取的时候,我们可以假想我们所有的考生排着一个大长队,分最高的人进门我们先录取,这样的话,谁的分数高,谁就先录取,这种方式的话,你的高考成绩成为你高考填报的唯一的一个因素,某种意义上我们强调了按照分数走的一个趋势,跟我们整个高考的要求变化其实是不一样的,高考想进行素质教育,但是我们高考填报的时候却强调了按照分数走。
这样的话,你得分数越高,你就越容易被录取,所以等到录取你的时候,所有比你分数高的考生都已经录取完了,他们或者是被录取,或者是被刷掉了,这个时候你手里边拿的是你所填报的这几所院校,如果这几所院校还有名额你就会被录取,你这几各院校都已经录满了,你就已经落榜了,就没有其他的机会了。 所以这是填报录取的方式,我们如果填报平行志愿我们怎么办,第一个今年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没有东西参考了,我们应该意识到平行志愿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高分学生落榜的问题,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可能10个学生里边有三个人,由于志愿没有填报好,他们不能进入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校,今年实行平行志愿以后,可能三个人里边就剩一个人了,我们如果意识到如果我们得分数特别高,我们可能在考生中占一个中上等,过去由于别的考生的失误他就没有占据特别好的学校的位置,你就有机会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今年由于这些人他们的失误没有了,所以你能够去的学校的可能性就减少了,也就意味着对于今年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你对自己能去的学校的期待值应该降低,而不是因为有了平行志愿,我可以去更好的学校,这个想法是错的。
应该说平行志愿的好处在于第一,减少你的风险,第二是减少你的报考难度,你的风险减少了,必然你的机会就可以更少,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中风险越高机会相对来说就越大,这个时候,由于风险减少了,你能去到更好的机会就变得小了,你自己的定位,因为可以报好几个学校,你如果定好了一个,就是根据往年的情况定好了位置,你可以报得比较好,你落榜的机会特别少,那么这个考生就会问,我怎么来定位,其实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则就是往年你能报的这个学校可能依然还是你今年应该报的第一所学校,考生中,在我遇到的这些考生他们会这样,过去的时候说我能够报比方说北邮,今年的时候平行志愿我是不是就可以试一下清华、北大了,其实这个想法基本上是不成立的,你过去的时候你的成绩可能能让你报北邮,今年应该是平行志愿第一个学校就报北邮,而你能够进入的学校就应该是在北邮之后。就是你平时以后可能根据往年的情况你不想报的学校可能恰恰是今年你最有可能进的学校。
所以这是一个简单的给自己定位的一个方法。就是按照去年的资料,然后找出去年,不想今年是不是平行志愿,如果今年不是平行志愿我怎么报,把那所学校挑出来,把那所学校作为平行志愿的第一所学校去报,可能是最合理的。
主持。
3. 招生个人简历怎么写
如何撰写自主招生个人陈述
有中学推荐资格的学生,相对于自荐的学生通过高校初审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如果可能,建议家长尽可能争取校荐资格。自荐的学生,如果没有很硬的获奖证明,唯一能说服高校老师给考生一个考试的机会可能就是个人陈述材料了。
写好个人自述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自主招生初审阶段,个人陈述是高校招办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考生的平时成绩和高中阶段获得的重要奖项,是否能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主要标准,除此之外就是个人陈述了,一个好的个人陈述对于考生来说就是助推剂,甚至特别优秀的个人陈述也能决定你能否通过初审。
个人陈述在写之前,先要整理出来一个思路。回忆一下你在成长经历中对你影响比较大的故事、人物,再把你所有的优点和特长罗列出来,不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可以和父母或者一些关系比较亲密的人讨论,通过他们的口来发掘和认识你自己。
通过各种途径详细了解你要报考的大学特色,但是短时间了解一个大学的特点对于一个高三考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先可以在网上查询大学的校训、大学的历史、大学所在地域特点、大学的优势学科、大学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大学名师和名人校友等方面来入手了解一个大学。此外还要了解你报考的专业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是否符合你的人生理想,也要了解你所报考的专业,在大学中学习哪些课程。
下一步,需要确定一个大概的文章思路,结合你报考的大学和专业特点,确定应该重点表现哪些优势特长。然后就需要确立文章的整理思路,开头表达要新颖,中间部分重点说明你的特长优势和学习成长历程,再加一些你的人生感悟。结尾部分最好说明一下你的报考这个大学和专业的理由,然后表述你对未来的规划和你的理想。
这样一篇个人陈述的大体框架就比较完整了。
在写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要分清主次,有所强调;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内容和思路进行撰写,写的时候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觉得这样重要,那也重要,都想放进去,把自己写的无比优秀,这样缺乏文章的连贯性,让读者老师觉得很你很浮躁。一定要在众多优点中突出能符合你所报大学和专业要求的优点,其他优点简单提一下,甚至可以不提;
2、思路新颖,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好的开头能让你老师对你印象深刻,也能吸引老师阅读下去;
3、文章主体为说明文,可以兼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4、将考生所获奖项穿插在考生的兴趣爱好、文章观点和故事当中,作为说明考生情况的一种结果,尽量用高中期间的获奖奖项,实在没有可以用高中以前的,写明获奖名次及名称,这些奖项的使用,应该是和文章的有机结合,是为了说明你的特长、优势,不能为说明奖项而写;
5、情感真挚,不做作。具体形象表现考生的成绩和能力时,关键要感情真挚,表现一个真实的人;对于一个报考理工科而且语文成绩不是十分突出的考生,文字尽量要朴实,铺陈直述,可以不用那么多华丽的辞藻堆砌;
6、充分张扬90后高考考生的风貌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想象一下,每年一个大学的自主招生至少有三四千人报考,一个招办老师可能需要阅读上千封个人陈述;好的文章不会让老师感到厌烦,能通过你的个人陈述喜欢上你这个人;
7、文笔好的学生写的时候注意文字流畅,无错字语病,有一定文采,文字精练又有深意,可以引经据典,可以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一些修辞手法穿插在文章中,突出自己的个性,能让审阅老师阅读时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8、可以写写为什么要报考这个大学,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适当表现出考生对所报考大学的向往和对所报考专业的喜爱;
9、一般个人陈述要在大学报名开始之前写好,大学自主招生招生章程出来之后,仔细阅读大学自主招生招生章程,看看对个人陈述是否有字数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这个时候只需要修改一些就可以了;免得报名的时候才开始写,准备不充分,文章质量不够高;
10、字数1500字左右即可,往年有的大学要求1000字以内,有的大学在1800字之上,招生章程出来之后方便修改。
4. 写作文有哪些特殊的高招
写作,说简单也简单,会说话的人就会写作。只要把想说的话用笔写出来就是作文。所以它不神秘。
写作,说难也难,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好文章。偌大一个中国,至今没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流传千古的作品也就那么几部。
不会写作的人,不是漠视了生活,就是封闭了心灵。漠视生活的人是麻木的;封闭心灵的人是孤独的。
写作有没有绝招?
没有。倘若有,鲁迅的儿子定是一代文豪。如果有,那就只有一个:写。
写作犹如挖泉。泉水要旺,就要不停的清理泉眼;泉水要多,就要不停的掏出泉底的淤泥。否则,泉眼就会因泥土坍塌而堵塞,有限的泉水就会不知不觉的流走而枯竭。作文也一样,若不写出心中所想,就会压抑心灵,窒息灵性;反之,如果坚持不懈,就会越写越想写,越写越好写。
现在的孩子不会作文,因为他们是门外汉,一直说假话、大话、空话。而作文入门的第一步就是说真话。不是吗?听听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话:“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
WUYUEHUA
5. 高考作文怎么写
高考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高考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短而精”。
而要做到“短而精”,就必须讲究构思的策略。构思的策略大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有醒目的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
有了一篇好文章,犹如画出了一条龙,如果缺少了醒目的标题,那么它还只是一条没有“点睛”的“瞎龙”。要使这条龙活灵活现,必须为它点出眼睛,既配上醒目的标题。
要使标题醒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介绍有限的几种。一是引用。
即把有关的诗句、对联、俗话等引用过来,用作高考作文的题目。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兼听则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九》《道是无情却有情》《心静自然凉》等等。
二是设问。即用提问的方式来给高考作文拟题。
如《我是人才吗?》《我们该留给明天什么?》《“一枝一叶”即“一世界”乎?》等。三是比喻。
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拟题,如《桥》《男人如山》《“虎头蛇尾”戒》《快餐文化》等。四是对比。
即把具有相对意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用作高考作文的题目,如《片中人和镜中花》《“忙”与“闲”》《“同”与“异”》《“入世”与“出世”》《栋梁和地基》《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等。五是定体。
即在拟题的时候把文章的体裁也反映出来,如《〈拿来主义〉的包容学解读》《曹操行状自述》《孔子与当代中学生对话录》《“失荆州”论》《写给父母亲的一封信》《诸葛亮临终遗表》《“安全教育”之我见》《“纪念”杂说》《某市关于“纪念”的两本流水账》《“凤头、猪肚、豹尾”别解》《炎胄•黄小传》《“一枝一叶一世界”的哲学联想》《关于“自嘲”的胡思乱想》等。二、有引人的开头。
作文得分高不高,与头开得好不好有相当大的关系。好的开头,总是一下子便抓住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下面介绍几种开头的方法。一是提示式开头。
即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开头简单提示一下。如《安乐必死》的开头:“现在有一个新名词,叫‘安乐死’。
它指的是上了年纪的人在未经历任何病痛,安逸舒适地寿终正寝的一种方法。其实,细究起来,这‘安乐’与‘死’还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二是悬念式开头。即通过提出一个人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方式来开头。
如《“安贫乐道”源流小考》的开头:“安贫,就是安于贫困的意思;乐道,就是以道德修养为乐的意思。‘安贫’为何要和‘乐道’扯在一起呢?其中自有一番讲究。”
又如《关于位置与价值问题的思考》的开头:“位置与价值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三是点题式开头。即用点明题意的方式来开头。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的开头:“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村口那一片桃树林,开满了深红色的花朵,引得一群群蜜蜂围着它们翩翩起舞。
不知是由于气候、土壤的条件变了,还是由于自己的感觉变了,强子觉得今年的桃花开得比往年更红。”四是引用式开头。
即通过引用有关内容的方式来开头。如《另一个鲁迅》的开头:“记得鲁迅先生曾写过一首《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直接引用。
还可以间接引用。如《“效颦”之后》的开头:“话说丑女东施因为要学西施,走路时皱着眉头捂着胸口,所以被村里人当成了‘瘟神’:富人见到她,把门关得紧紧的,躲在里面不出来;穷人看到她,也拉着老婆孩子,躲得远远的。”
五是体验式开头。即开头写一段人生体验,再从中引出要写的内容。
如《心静自然凉》的开头:“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要是你心急气躁,即使35度也会让你热得要命;要是你心平气和,即使40度也会让你觉得清凉无比。后者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心静自然凉’。”
六是提纲式开头。即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开头概括一下。
如《走近曾国藩》的开头:生逢乱世兴团练,倥偬戎马事洞明。进剿长毛用剃剪,安抚短褐赖洋兵。
江南制造呈卓见,蓟北查封惹骂名。十卷家书传后世,功非过是任人评。
——七律•咏曾国藩三、有清晰的思路。思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有的文章,让人看了大半天尚不知写点什么,就是思路不清导致的。思路清晰了,写起文章来条理就会分明,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
在高考作文中,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思路模式。一是对比式思路。
就是说,文章的各部分之间大致构成对比的关系。如《“先走后跑”之政治篇》为了阐述在政治上必须先走后跑的道理,先从正面举出了西汉政权和朱元璋的事例,然后从反面举出了秦王朝和袁世凯的事例。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把道理讲得十分透彻。又如《贬官之后》,为了说明放大痛苦的后果和缩小或转移痛苦的好处,分别选取了同样被贬官的贾谊和柳宗元的经历:前者成了放大痛苦的牺牲品,后者却成了转移痛苦的胜利者。
二是并列式思路。就是说,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大致构成并列的关系。
如《道是无情却有情》分别选取了“我”蹒跚学步的时候,上小学的时候,上初中的时候,上高中的时候妈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