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陶笛的句子
形容陶笛的句子
蔡邕救琴 cài yōng jiù qín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蔡邕救琴”形容伯乐难求。
出处: (出自《后汉书·蔡邕列传》)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蔡邕救琴
蔡邕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臣名叫蔡邕。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2. 陶笛指法
陶笛分为不同的按法,主要是为了配合不同调的歌,其实同一个按法吹出来的声音都是一样的,但是同样的是把孔全部按住,你可以把它当做1,也可以把它当做5,如果你把它认为是1,那这六孔能吹出来的音就是从1到高音3,如果你把全按的时候吹出来的声音当做低音5,那它的音域就是从低音5到7,前一种适合吹C调的歌曲,后者适合吹F调的歌曲,至于C调F调你就看一首歌的谱子左上方标出来的是什么。
数字头上加点是比没加点的高了一个八度的音,比如3上加一点就是高音3,一样的,底下加一点,就是低音3的意思。下面是对于十二孔陶笛指法的解说的其中一部分,你可以参照理解一下:十二孔陶笛全按为#6(b7)的指法 我们常用的十二孔陶笛的指法有全按为5的指法和全按为1的指法,全按为5的指法可以吹低音3到高音1的曲子,是使用率最高的指法。
全按为1的指法可以吹低音6到高音4的曲子。 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曲子,音域范围是低音5到高音2,比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珊瑚颂》等等。
对于这类曲子,上述两种指法就没有办法了,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另外一种指法,就是全按为#6的指法,这种指法的音域范围是低音5到高音2,正好可以覆盖我们需要吹奏的曲子。
3. 吹陶笛作文700急 急 急 急 急 急 急
一天,我和妈妈在逛街,一阵悦耳动听的声音从一间店子里传出来,于是我们随音乐进去了。发现原来是一个小朋友在吹着一个小小的东西,我惊奇的问是什么,他告诉我是一种乐器——陶笛。那小小的陶笛形状很独特,颜色也很五彩缤纷。于是我央求妈妈让我学习这种乐器,最后妈妈被我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买下了陶笛并让我学了。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费尽力气总是吹不出音,吹得腮帮子都动不了。老师耐心的教我。吹笛是要用丹田吐气,而不是用嘴吹气。我按老师教的试着吹,果然吹出了音,可是却弄得满笛口水。我开始有些灰心了。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舒帆,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我听了,鼓起勇气反复练习。在我的刻苦学习下,终于掌握了最基础的音符吹法,慢慢地歌也易如指掌地学会吹了。例如:
4. 我是新手,怎样学习陶笛
很多人同样也是什么都不懂,迷上了陶笛的样子和音质后慢慢变懂了!
陶笛的形状各异,陶笛的指法也类别繁杂。有6孔。7孔,8孔,9孔,10孔12孔之分,不过最为常用的的就是6孔和12孔,6孔入手简单随意些,12孔貌似专业些,所以选择起来并不困难!
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乐器吹出来的旋律都可以以1234567来记谱,陶笛也不例外.
只要你记住了陶笛的指法和歌曲的旋律就可以吹!!!
6孔和12孔的最直接的区别就是音孔的数量不一样!导致了音阶多少的差别!
问题问的不笨,个个都问到关键部位了。.
有这样的耐心,学吹一下陶笛易如反掌。.
5. 一件陶笛艺术品作文
音乐小精灵-陶笛
陶笛是乐器中最小巧的,最可爱的。陶笛大体分成九孔埙笛,十二孔潜水艇状陶笛两种。为什么要讲起陶笛呢?就让我来告诉你。
这次暑假,爸爸带我到厦门去学习陶笛。教我吹陶笛的是爸爸的好朋友,我叫他赖老师,听说赖老师吹陶笛可厉害了。我们跟赖老师来到一个姓孙的老师家。一进门,只见对面靠墙有一个小架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陶笛,那些陶笛被精致地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做成小乌龟,把小乌龟的头拿来吹,很有创意;有的做成大螃蟹的样子,让螃蟹变出一首首美妙的歌曲来,也很有意思;还有的做成叶子的形状,看起来也很别致美观。特别是有一款陶笛故意做成碎裂的纹样,好像不经意一捏就会碎成成千上万的小陶片。各式各样的陶笛真让我感到惊奇。
让我大开眼界之后,孙老师拿出了一个绿色的潜水艇状陶笛给我试,赖老师就开始教我学吹陶笛了。
“用手这样按住,对!全部按住就发(哆)的音。”
赖老师一边用手示范,一步一步教我,一边说。我按照老师的样子吹,总是吹不对,心里有点急。
“因为你没有按紧啊!别急,再来。”
赖老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我又试按了许多次,终于发出了(哆)的音,接着发出了(?)和(咪)的音,一下学会了(哆)(?)(咪),我别提有多高兴了。爸爸看陶笛好玩,也来学习,他学得更快,一下子就学会了(哆)(?)(咪)(发)(嗦)……
要买陶笛了,我看看这,又看看那,绿色的很好,黄色的也不赖,每一个都令我爱不释手。最后,我选了一个紫色的,我认为它最漂亮。爸爸选了一个更大的,裂纹的,音色更沉一些,吹起来也好听。这时,赖老师提议和孙老师陶笛合奏,伴乐响起,只见他们沉醉在音乐声中,摇头晃脑。吹了一首又一首,那歌曲那弦律十分动听,直入心脾。我听了心想:赖老师和孙老师真厉害,他们一定是经过不懈的训练练成的,我也要学习他们。
从厦门回来,我就不停地练习曲子,每天至少练30分钟,练了几天就学会了六七首曲子。我还学会了陶笛的两种音调吹奏方式。像《心连心》,《送别》,《龙的传人》等我都吹熟练了。今后我要再接再厉,争取能吹奏难度更大的歌曲。
陶笛真是个可爱的小乐器,正如赖老师说的那样,是音乐小精灵。它形状也多,有这样的,那样的;它声调也可以变高变低,自由转换,十分神奇。我喜欢陶笛,我要不懈努力地把它吹好,有机会吹给你听哦!
6. 介绍陶笛小练笔200字
关于TNG的介绍 宗次郎就是其中一位,至1985年,他在10年间制作的数量愈万,从中精心选出十几支使用。1985年发行第一张唱片,1986年在NHK特别节目“大黄河”音乐中一炮走红,成为人人追捧的演员。之后每年都发行原创专辑,在出售专辑的同时,还在全国各地巡回举办音乐会。1993年出版的自然三部曲专辑---《木道》、《风人》和《水心》获得第35届日本唱片大奖“策划奖”。始终保持与自然、大地的亲近感,不断活跃在音乐会、作曲和创造活动中。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听众来说,认识宗次郎则是因为1995年的TVB剧<;神雕侠侣>;中采用了一首他的《故乡的原风景》作为配乐,清新悠扬的乐音引的很多人们到处找寻这首曲子的作者。 说到中国陶笛的发展,有两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周子雷先生及游学志先生,两人在陶笛界都是很有威望的人,周子雷先生在国内建立了十几家"陶笛公社",并在2011年首次让陶笛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千年风雅》世界陶笛名家专场音乐会,2014年举办了《来自泥土的呼唤》世界陶笛名家专场音乐会,2012年又首次让中国陶笛登上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
为中国陶笛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游学志先生在台湾推广陶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两人都对推动陶笛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迄今为止出了很多陶笛音乐唱片。 中国北京798艺术区陶笛艺术沙龙,将做以陶笛为中心的演绎,世界各地陶笛名家笛友见面会,陶笛名家专场小型音乐会,世界各地陶笛展览等陶笛相关服务。
演奏方法
以双手大拇指按住陶笛背面两个气孔,食指与中指分别按住正面气孔。
无名指轻轻扶住陶笛底部,以防陶笛在手指全放时掉落。
以指腹轻轻按压气孔,不可用指尖,只需留意不可有任何空隙,不必太用力。
演奏技巧
以嘴唇轻轻含住吹口,不可含太深,以免盖住出气孔。
吹气方式宜以丹田之力(腹腔)稳定送出,一可避免太多口水,二可产生振音效果,让笛韵更为悦耳。
长音的吹奏,要求音量平稳,不可忽大忽小,音与音之间,要流畅的连接,不可断断续续。 短音与重音需运用“踢舌”的技巧,将舌尖抵住上腭牙齿与牙龈的相接处,于吹气时瞬间将舌头缩回,就像念注音符号“ㄊㄨ”一样,这样的声音干净有力,听起来有活泼欢乐的感觉。 滑音:开合气孔的方式,一般是直接提高手指,音阶瞬间转换,另一种方式是将手指向陶笛外侧慢慢滑开,如此可以产生优美的滑音。
圆滑音:在两个以上不同高的音符之间加上“”记号,此记号成为圆滑线,它的吹法是用一口气连接的吹完整串音符,中间气不间断,注意第一个音仍要踢舌!
气震音:气震音是指在吹奏中用气流的变化来让发出的音发生波动,产生颤抖的感觉,所以又称气颤音,靠腹部控制,又叫腹震音。
呼吸方法:使用胸腹式呼吸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呼吸方法,大致分为两个步骤,吸气速度要快,胸腹要做到联合动作,让胸腹快速吸到更多的气,也可以用口协助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