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帖怎么写
扬信、慰问信、推荐信、介绍信、证明信、咨询信、申请书、聘书、请柬、决心书、倡议书、建议书、挑战书等。专用书信具有专门性和内容上的规定性,一种专用书信往往写一个方面的内容。公开的专用书信大都用标题标明信件的性质。以团体署名的专用书信,一般不加结束语与问候语。
感谢信是对某个单位或个人的关怀、支援、帮助表示感谢的信。感谢信不仅有感谢的意思,而且有表扬的意思。这种信可以直接给对方或对方所在单位,也可以张贴在对方单位内或所在地的公共场所,还可以交给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电视台播映。
感谢信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的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上“感谢信”三个字。如果写给个人,这三个字可以不写。有的还在“感谢信”的前边加上一个定语,说明是因为什么事情、写给谁的感谢信。
第二行顶格写对方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姓名后面可以加适当的称呼,如“同志”“师傅”“先生”等,称呼后用冒号。如果感谢对象比较多,可以把感谢对象放在正文中间提出。
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这一部分要写清楚对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于什么原因,做了什么好事,对自己或单位有什么支持和帮助,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和影响。还要写清楚从中表现了对方哪些好思想、好品德、好风格。最后表示自己或所在单位向对方学习的态度和决心。
正文写好了,另起一行空两格(也可以紧接正文)写上“此致”,换一行顶格写上“敬礼”。
最后再换一行,在右半行署上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在署名的下边写上发信的日期。
写感谢信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 叙述对方对自己或本单位的帮助,一定要把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以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便于组织了解和群众学习。
二 信中要洋溢着感激之情。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除了要突出对方的好思想和表示谢意外,行文要始终饱含着感情。这感情要真挚、热烈,使所有看到信的人都受到感染。
三 写表示谢意的话要得体,既要符合被感谢者的身分,也要符合感谢者的身分。
四 感谢信以说明事实为主,切勿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作文训练:应用文-表扬信
表扬信是对某些单位或个人的高尚风格和模范事迹表示颂扬的信件。这种信件可以是领导机关、群众团体表扬其所属的某一单位以及某一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众之间的互相表扬。表扬信一般用大红纸抄出,张贴在被表扬的单位、个人的所在地或者公共场所;也可以在报纸发表、在电台广播,在授奖大会上宣读。通过表扬好人好事,能够使受表扬者得到鼓舞,对其他人也起到教育作用。
表扬信的格式和写法与感谢信基本相同。不过,写表扬信还需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一 感谢信一般由当事者或当事者的所在单位以及亲属来写,而表扬信凡了解情况的人都能写。
二 表扬信结尾的写法有两种,如果是写给本人的,就写“值得学习”“深受感动”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是写给受表扬者的所在单位或领导的,就可以提出建议,请在一定范围内宣传、表扬受表扬者的好作风和模范事迹。
三 正文中要突出受表扬者事迹中最有教育意义的方面。
四 叙述受表扬者的模范事迹一定要实事求是,赞扬的文字要掌握分寸,切忌堆砌溢美之辞,使人感到不可信,受表扬者也感到不快。
2. 古代拜帖怎么写
古代拜帖的写法:
爵位+职位+籍贯+姓名+字+敬语+拜
如:汉寿亭侯前将军河东解县关羽云长敬拜
所谓“拜帖”,是为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是古代官员之间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拜帖起源于汉代,当时是用削平的木条上呈写姓名、里居等,因而又称为“名刺”。造纸术发明以后,拜帖材料渐渐为纸质所取代。
明 张萱 《疑耀》卷四:“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於 熙宁 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谒’,《袁盎传》曰‘上谒’。 颜师古 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上谒,若今通名也。’据此,则‘为谒’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谒’似今之拜帖矣。”《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怯跟班》:“穿戴好了,把拜帖、礼单放在拜匣里,又拿出出门用的烟袋。”
扩展资料:
拜帖的作用有:
1、表明来访者的身份。
2、预约。
3、因为拜帖基本上是自己写的,所以从拜帖中,也可以先让对方先了解自己。
拜帖,即贺年片:贺年片古代称为“拜帖”,宋代以前互相拜年,尤其是乡里乡亲,官场同僚,都要互相拜见。
至宋代,士大夫为节省时间,又不失礼节,就以名帖互递道贺之词代替登门拜年,于是就有了“贺年帖”、“贺帖”等之说,盛贺年帖的锦盒叫“拜盒”、“拜匣”,以示庄重,至今日,演变为新历元旦,送贺年明信片,而春节则不见了贺年片。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拜贴
3. 作文该怎么写
我尊敬的妈妈一颗流星滑过黑暗,那是天空的祝福;一朵浪花拍打礁石,那是大海的爱抚;一支玫瑰悄悄绽放,那是花儿的奉献;一抹微笑浮在脸上,那是妈妈的关爱。
从小到大,妈妈的关爱一直鼓励我成长,陪伴我进步。所以,我最尊敬我的妈妈。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楼下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玩踢石子、丢手帕、捉迷藏……每当我有精彩表现的时候,总能看见妈妈向我投来赞许的微笑,使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偶而我也有表现不好的时候,可这时依然能看见妈妈的微笑,从微笑中,我读出了鼓励,学会了坚强。 度过了幸福的童年,转眼我已经上小学了。
每天吃完妈妈亲手给我做的早点,我就得去学校上课了。不管走出多远,只要回头就能看见妈妈站在家门前默默地注视着我上学的方向,那目光里充满了关爱,与此同时,我的耳边又不禁响起了妈妈那每天一遍的嘱咐:“到学校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千万别淘气……”在母爱的陪伴下,我即将愉快地度过甜蜜的小学时光。
我对妈妈的尊敬不仅在于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在于她对我的谆谆教诲。记得有一次考试我没有考好,情绪很低落,妈妈知道后,没有对我横加批评,而是耐心地帮我分析原因,寻找赶上的方法,她告诉我:“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这些挫折和失败,只有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人才是强者,才能成功。”
她的这些话成了我不断走向成功的座佑铭,也让我更加尊敬妈妈的为人。 即将毕业,即将到陌生的中学去上课,可我并无丝毫的孤独感、寂寞感,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永远驻留着一扇向我敞开的小窗,小窗里面所透露出来的只有两个字--母爱! 我尊敬我的妈妈,是她教会了我什么叫生活。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含辛茹苦地养大了父亲、母亲,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更没有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对他们特别讲礼貌。
老人年岁大了,走动不便,我们对他们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挟菜,睡觉时为他们铺床盖被放蚊帐,在他们走动时予以搀扶,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解闷……如果老人病了,更要给予精心照料,主动为其煎药、喂药、问寒问暖。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老人上了年纪,说话比较另啰嗦,有些事情翻来复去要说好几遍。对这种必然的生理现象,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中学生,应该充分理解,而不该表示厌烦,总是粗暴地打断老人的絮语。
当老人家唠叨时,正确的话,我们要听;就算错了,也让他们说完以后再作解释。如果只是一个劲地嫌老人啰嗦,对他们的话不理不睬,甚至粗暴地反弹,那就必然令他们伤心。
就算你内心还是孝敬老人的,就算平日里你也曾用心照顾他们,但只要有过一次粗暴无礼的行为,长辈受伤的心就不易康复。 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爷爷,我的爷爷前几年就已经去世了,但他给我讲八路军,我总是记忆有新。
爷爷年轻时,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小伙子,当鬼子来到家乡时,实行了“三光”政策,爷爷从一个不愁吃穿的人,变成了一个忍饥挨饿能达到十几天的人,连家里的牲畜也都被抢光了。后来八路军的人,在私底下悄悄地与我爷爷连络。
让爷爷运送情报。爷爷知道红军是好人,是真真实实为我们穷苦的老百姓着想,就爽快的答应了。
后来的日子,爷爷就假装服从日本鬼子,鬼子看我爷爷是个年轻健壮的人,连想都不想,就答应了。爷爷从此就在鬼子身边是爷爷的第一步棋。
第二步棋就是运送情报,这可是最重要的一步棋,只要走好这步棋 ,以下的就好办了。爷爷的生死之交――刘爷爷是知道内情的。
他就让爷爷把每次要运送走的情报,放在一个小的纸团内,这回就可以把废纸收走,送给红军了。爷爷答应了,并告诉刘爷爷,每次要运送的情报纸外都是有沙土粘的,这会可就没错了。
刘爷爷这样来回来去的送了几年,就去世了。这回可就没人送情报了。
夜里,红军的人来了,告诉爷爷收废纸的人是我们自己人。这回就不用担心情报送不出去了。
就这样,又是几年过去了,红军打倒了爷爷的家乡。爷爷加入了八路军**,穿上了军装,八路军还给了爷爷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和一把大刀。
爷爷就骑着马举着大刀,杀了不知多少个可恨的鬼子。 终于,胜利是属于正义的,八路军赶跑了鬼子,又给家乡带来了光明。
乡亲们。这才明白爷爷为什麽再鬼子面前服服帖帖的做下人了 这就是我最尊敬的人。
我最尊敬的人 我最崇敬的的人不是什么名人,而是一极普通的人,他就是我爸爸。 但在我的心里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想的才崇敬我爸爸的。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放学后,我背着书包,神采飞扬地走进了家门。对说:“爸爸!今天学校美术竞赛,我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注视着爸爸的表情,爸爸笑了笑说:“真不错,不过还有,我要告诉你,今天晚上妈妈加班不回来了吃饭了”.我兴高采烈地去做作业了,我这时,我耳畔畔似乎想起了表扬和赞赏声,眼前好象美味佳爻等着我来吃呢。
“吃饭了!”我几步跑到饭桌前,一看,咦?怎么是家常便饭,我向厨房张望,是不是,爸爸把好菜藏了去来,想给我个惊喜吧!这时,爸爸捅了我一下说:快吃饭呀,什么?就吃这个,没有好吃。
4. 帖怎么组词和贴怎么组词
组词:
妥帖 。字帖 。请帖 。熨帖 。临帖。 黑帖 。禀帖 。 碑帖。服帖。 伏帖 。
1、妥帖 [ tuǒ tiē ]:亦作“ 妥怗 ”。亦作“ 妥贴 ”。稳当;合适。安定。平静,宁静。齐备,停当。
2、字帖 [ zì tiěr ] [ zì tiè ]:[ zì tiěr ]字帖儿〈名〉写着简单的话的纸片,多为通知、启事之类。[ zì tiè ]〈名〉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3、请帖 [ qǐng tiě ] :书面要求出席或参加的卡片
4、熨帖 [ yù tiē ]: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心中没有波澜。 〈方〉事情办得完全妥当。
5、临帖 [ lín tiè ]:照着字帖练习写字(多指毛笔字)、
6、黑帖 [ hēi tiě ] :不具名的招帖。内容一般是诬蔑不实之辞。
7、禀帖 [ bǐng tiě ] :旧时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员向上司报告、请示的帖子。
8、碑帖 [ bēi tiè ]:石碑的拓本。
9、服帖 [ fú tiē ] :同“ 服贴 ”。驯服,顺服。妥当。
10、伏帖 [ fú tiē ] :同“ 伏贴 ”。“平伏而紧贴在上面”“舒坦,舒适”。
组词:
贴画 。剪贴。 贴切 。张贴。 补贴。 粘贴 。体贴 。贴题。 帮贴 。贴谱 。贴息 。
1、贴画 [ tiē huà ] :用于贴在墙上的年画、宣传画等。火柴盒上用作装饰的画片;火花。
2、剪贴 [ jiǎn tiē ] :把文字、图片等剪下来,贴在别的纸上 。用彩色纸剪成人或东西的形象,贴在纸或别的东西上。
3、贴切 [ tiē qiè ] :妥贴,确切。
4、张贴 [ zhāng tiē ]:在公开场所贴出。将布告、广告、标语等粘在墙或板上。
5、补贴 [ bǔ tiē ]:贴补(多指财政上的) 。泛指政府付与服务设施的全部款项,包括对实际服务设施的补偿及纯津贴。
6、粘贴 [ zhān tiē ] :用黏性的东西使纸张等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湿的东西贴在别的物体上。
7、体贴 [ tǐ tiē ] :对别人的心理或境况进行了解并予以关心和照料。
8、贴题 [ tiē tí ] :切合题目,内容不离题。
9、贴谱 [ tiē pǔ ] :[讲话或做事]与标准或实际情况相符合。
10、贴息 [ tiē xī ] :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用期票调换现款时所付出的利息。
帖
拼音:[tiē tiě tiè ]
部 首: 巾
笔 画: 8
释义 :
[ tiē ]
1.妥适:妥~。安~。
2.顺从,驯服:服~。俯首~耳。
3.姓。
[ tiě ]
1.便条:字~儿。
2.邀请客人的纸片:~子。请~。
3.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换~。
4.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中药。
[ tiè ]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
贴:
拼音:[tiē】
部 首: 贝
笔 画: 9
释义 :
1.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金。粘~。剪~。
2.靠近,紧挨:~近。~切(密合、恰当、确切)。~心。
3.添补,补助:补~。津~。倒(dào)~。~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4.同“帖”。
5.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5. 送礼帖怎么写
如果是结婚送礼(过节送礼)的话:
相亲相爱幸福永久,同德同心幸福长。愿你俩情比海深!
祝福你们新婚愉快,幸福美满,激情永在,白头偕老!
让这缠绵的诗句,敲响幸福的钟声。愿你俩永浴爱河,白头偕老!
祝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新婚愉快,甜甜蜜蜜!
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照顾,祝福你们!
愿你俩恩恩爱爱,意笃情深,此生爱情永恒,爱心与日俱增!
他是词,你是谱,你俩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天作之合,鸾凤和鸣。
千禧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