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巜赵抚州传》翻译
翻译:
赵抚州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抚育。因年岁饥荒,前往平州去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堂兄甘愿受死。赵抚州当年只有十二岁,他哭着请求代堂兄去死。强盗很惊异,把他们都放了。
刚满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赵抚州在王府侍奉还未登基的世祖,勤谨不懈,于是深受世祖钟爱。世祖驻扎在桓州、抚州间,让赵炳做抚州长官。(赵炳就任后,)城镇的格局规模为之一新。己未年,蒙古大军伐宋。不久北方有警事,官府征兵及搜括民间财物,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赵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以及搜括的民财,把这些都归原主,世祖嘉奖他忠诚。
中统元年,李璮反叛,占据济南,赵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赵炳领兵千人独自挡住北面,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回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值得治罪。”济南李璮反叛平息,赵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后来济南妖民作乱,(命赵炳去镇压),赐给他金虎符,加封济南路总管之职。赵炳到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部释放。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至元九年,皇帝考虑关中重地,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赵炳为京兆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在秦地建王府,皇帝诏令赵炳督建宫室,一切由赵炳裁决。蛮横凶暴骚扰百姓的王府差役,赵炳就向安西王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税作为王府经费。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仅收三分之一,百姓就已负担不了。赵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税,责令一日还清,谁能承受得起?与其催征使百姓困苦,不若施恩惠给百姓。”王认为他的话有理,立即下令免征。十五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赵炳奉旨入京,在便殿拜见皇帝,皇帝慰劳他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白,衰老至如此,关中的事繁多可以知道了。”问及民间情形,赵炳一一陈奏,顺便指出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取权力,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陈奏,立即起身说:“听了你的话,使老者精神振奋。”赐他白马奶。改任安西王相,其它职务像从前一样,并立即派他乘驿车,带领皇帝的几个特使前往审查郭琮等罪行。赵炳到了以后,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诬告赵炳,将赵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赵炳的儿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快马向西去把赵炳解救出来,并且逮捕郭琮等人。郭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先派人用药在狱中毒死炳。这一夜有星陨落,响声如雷。当时赵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皇帝听说了这件事拍着大腿叹息说:“失我良臣!”
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就各自服罪。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号“忠愍”。
2. 千里黄云白曰曛的曛是什么意思
曛 B 添加义项 ?【拼音:xūn】汉字,字面意思是落日的余光,常用来做修饰用字。
从汉字角度详述了该字的字义、字形以及英文意思及典故。目录 展开1 基本信息2 词意3 方言集汇4 英文翻译5 详细字义6 字形结构7 典故8 解释 基本信息 曛 拼音:xūn 注音:ㄒㄩㄣ 部首:日,部外笔画:14,总笔画:18 五笔86&98:JTGO 仓颉:AHGF 郑码:KMBU 笔顺编号:2514444 四角号码:620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66DB 词意 曛 xūnㄒㄩㄣˉ ◎ 落日的余光。
◎ 暮,昏暗:夕~~黄。~黑。
~暮。~旭(夕阳与朝日,形容早晚)。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un1 [台湾四县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1 [宝安腔] hiun1 英文翻译 1. dim light or glow of a setting sun2. dusk; nightfall; twilight 详细字义 1.(形声。从日,熏声。
本义:日落时的余光)2.同本义 [afterglow] 一带斜曛归路,晚风料峭怯寒衣。——清· 王宾《江城子·清明》3.如:曛曛荡荡(喻晚霞蔚为壮观);曛日(夕阳)4.傍晚;黄昏 [sunset] 一枕高眠到日曛。
——清· 张实居《山中即景》5.秩:曛旭(早晚,朝夕);曛黄(曛暮。黄昏);曛晓(早晚,日夜);曛烟(黄昏时的烟霭) 〈形〉6.别董大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日熏汉字部件分解:日熏 笔顺编号:2514444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撇横竖折捺撇横竖横横捺捺捺捺 典故 1.昏暗 [dusky] 天地曛黑,仰视又无纤云。
——《类说》2.又如:曛昧(曛晦。昏暗);曛黑(日暮天黑)3.用同“醺”。
酒醉 [drunk]。如:曛酣(大醉);曛然(酒醉貌)4.赤黄色 [orange] 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
——《素问》[本字]曛 [简体笔画]18 [部首]日 [繁体]曛 [繁体笔画]18 [五行]火 曛 xūn (2)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
“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
本义:黄昏) 同本义 [dusk;evening] 昏,日冥也。――《说文》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淮南子·天文训》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与曛黄以为期。
――《楚辞·思美人》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昏晨之往来。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风雨晨昏。――清·袁枚《祭妹文》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吊古战场文》(3)昏黄(如风悲日曛)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 解释 昏 hūn (1) 引申为昏暗;无光 [dusky;dark]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午已昏。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 (3) 目不明;昏花 [dim-sighted]。
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 (4) 昏聩;糊涂 [muddled;confused;dateless] 昏迷不恭。
――《书·大禹漠》我独若昏。――《老子》远我昏乎?――《庄子·在宥》昏微遵迹。
――《楚辞·天问》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重昏而终身。
――《楚辞·屈原·涉江》伪孽昏狡。――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以昏气出之。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幽暗昏惑。――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糊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6) 世道混乱、黑暗 [confusion;chaos] 昏椓靡共。
――《诗·大雅·召》(7)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 (8) 斑驳难辨 [variegated]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昏 hūn (1) 昏迷;失去知觉 [swoon;lose consciousness;faint] 昏到于地。
――《儒林外史》(2) 又如:昏晕(昏迷) (3) [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引申为]婚礼 [marriage]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昏姻之故。
――《诗·小雅·我行其野》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如旧昏媾。
――《左传·隐公十一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注:“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
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5) 惑乱;迷惑 [puzzle;confuse]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
――《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
注:昏,狂荒之疾。蟊贼内讧,昏椓靡共。
――《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僮昏不可使谋。
――《国语·晋语四》。
3. “曛”在“千里黄云白日曛”里是什么意思
曛:昏暗。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4. <<别董大>>诗中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意思是什么
1、释义
曛:日光昏暗的意思。“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意思是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
2、原文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日光昏暗。
(4)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
(5)谁人:哪个人。
(6)君:你,这里指董大。
译文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4、简析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