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是怎么搓成线
择麻。将贮麻团松开置瓦盆清水中浸软,然后慢悠悠地一丝丝拣择,接驳成长纤维,经心地一圈圈放入特制的篾篮中,晾干则卷丝成球,备织蚊帐布、麻布或搓线用。
搓线。按照粗幼线条所需,取3至5股麻丝团球置于地上,拉出麻丝集在一起,用水盆浸软;搓者坐于水盆侧小凳子上,置瓦筒于大腿上,一手持捏麻丝,一手按着丝股在瓦筒面搓擦,使成线条,由一小孩捡着线条往返挂于前后两个持线墩子上插置的竹竿,搓成特定长度,即截断使成扎。
织网。用两件竹质小工具,一件削成薄片似尺的网目规格度具,称网押;另一伯削 扁形针状,尖端两边挖穿若寸许,中留小签,另一端削有小凹,成?状,称网针。织者用网针卷着线条,首先用一粗线为纲,结一行网目贯穿其中,然后左手持网押片,右手持网针,一眼一眼地穿结,一张十数平方丈的大鱼网,就这样织出来。
2. 面点搓条的操作方法如何实施
搓条的操作方法是取出一块面团,先拉成长条,然后双手掌 跟摁在条上,来回推搓,边推、边搓(必要时也可拉拉),条向 两侧延伸,成为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
搓条的基本要求是\条 圆,光洁(不能起皮、粗糙),粗细一致(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粗细必须一样,这样下剂子时,不至于发生粗的部分剂大,细的部 分剂小的现象)。要做到这一点,第一,两手着力均匀,两边使力平衡,防止一边大、一边小,一边重、一边轻。
第二,要用手 掌根摁实推搓,不能用掌心,掌心发空,摁不平、压不实,不但搓不光洁,而且不易搓匀。圆条的粗细,根据成品需要而定。
如 馒头、大包的条粗一些,饺子、小包的条细一些。但不论粗的或细的,都必须均匀一致。
3. 家庭公约的内容怎么写
家 庭 公 约
第一条 家人互相帮助,热心社区公益;
第二条 家人不可吵架,友善对待邻居;
第三条 说话和气礼貌,不要高声大嗓;
第四条 家人分担家务,保持家庭整洁;
第五条 尊老爱老孝老,爱幼尊幼育幼;
第六条 家中不许抽烟,禁止喝酒搓麻;
第七条 认真倾听别人,家人互相教育;
第八条 讲究食物搭配,营养科学合理;
第九条 按时完成任务,不要别人催促;
第十条 共同养护花草,美化家庭环境。
暑假家访中,我在一个三年级女同学家的客厅,发现了这个《家庭公约》。令我惊奇的是,该同学家的《家庭公约》与我先前在其他学生家见到的《家庭公约》有几处不同:
1.我先前见到的《家庭公约》,贴的位置都是在孩子的书房或者卧室,明显只是给孩子看的;而她家的《家庭公约》则是贴在客厅。显然,这《家庭公约》是给全家人看,让全家人遵守的。
2.我先前见到的《家庭公约》,不是由家长认真抄写的,就是打印的;而她家的《家庭公约》,则是由她自己抄写的。可以感觉到,孩子参与讨论与制定《家庭公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
3.我先前见到的《家庭公约》,内容完全是约束孩子的;而她家的《家庭公约》,更多的约束全家人。这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也看出家长深深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4.我先前见到的《家庭公约》,大多数是围绕孩子文化课学习而制定的;而她家的《家庭公约》,涵盖了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环境生态等多个方面。我欣赏她家的《家庭公约》,不但是因为这其中渗透了现代教育意识,还渗透了现代公民素质教育。
这《家庭公约》的遵守情况不言而喻,由于家中成人一开始能够率先遵守,孩子几乎不要家长督促,能够非常自觉地遵守,倒是家长时常需要孩子提醒。
效果非常明显,这小朋友不但学习习惯好,成绩优秀,是个好学生,而且会做家务,待人接物也很有礼貌,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