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怎么写

1. 佛教传受菩萨戒通知怎么写

XX市佛教协会

关于XX寺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的通知

XX寺院:

根据XX佛教协会〔2014〕31号文件,关于《XX市XX寺传授寺传授居士菩萨戒的请示》的批复。及《XX省佛教协会汉传寺院民主管理办法》第二十二规定。经我会与XX寺管委会研究,于2XXX年XX月X日至XX日(农历X月XX日至XX日),在该寺举办居士菩萨戒法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于下:

一、本届法会的终旨是,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方针,宣传宗教政策,学习佛教文化,提高在家居士的思想素质,和抵御**的渗透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二、本次法会的组织形式是:在XX市民宗局,XX县民宗局的领导下,由XX市佛教协会主办,XXX寺承办,并在XX佛教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本届法会是我市第二十次居士菩萨戒法会,经省佛教协会批准,菩萨戒师承为:

戒 和 尚:

XX寺座落在山上,县城区内,交通十分方便,出租车直达寺院内。XX寺历史悠久,佛教文化内函丰富,盛唐时期,华严五祖宗密,谥定慧禅师,西充多扶人氏,曾在该寺讲经说法,改革开放后,寺院发展迅速,建设规模宏大,设施齐备,是我市大型佛教寺院之一。

因此,XX寺是学习佛教文化的好去处。望各开放寺院认真组织有缘居士按时参加。

四、法会时间:于X月X日报到,X日上午举行法会开幕式,X月X日法会结束,会期七天。

五、参会居士带好日常生活用品和以下资料:

1、本人居民身份证、皈依证。

2、近期免冠半身正面一寸照片两张。

六、参会居士报名时应向法会承办寺院交传戒费:新戒、增戒或补戒,每人均交费600元(包括生活、住宿、衣袍等费用)。

望各寺院管委会接此通知后,认真组织居士按时参加,并将参会人员情况及时通报给大佛寺管委会,便于寺院接待。

特此通知

XX寺住持法师联系电话:XXXX

地 址:XX省XX寺

2. 菩萨戒包括什么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菩萨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外之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菩萨之身份可在七众之中,亦可在七众之外,其尊贵处,乃由于涵盖而又超胜一切戒之故。梵网经谓,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诸佛子之根本。菩萨戒之性质,相似于八戒(八关斋戒),八戒亦为七众戒外之一种别解脱戒。但菩萨戒中,有些相似于八戒,故为‘顿立戒’;有些则不同于八戒,而相似于七众戒之‘渐次戒’,故菩萨戒之种类可分为二:(一)顿立而可单受之菩萨戒,(二)渐次而须先受三归五戒等之后再受的菩萨戒。

汉译藏经中较受重视之菩萨戒本或菩萨戒经有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优婆塞戒经戒本等六种。若以顿渐二类分之,璎珞与梵网属于顿立,其余之瑜伽、地持、善戒、优婆塞等戒经则属于渐次戒。

又我国菩萨戒之弘传始于鸠摩罗什(344~413),于敦煌写本中有罗什撰之受菩萨戒仪轨一卷。至于受戒之作法则以昙无谶(385~433)于姑臧(甘肃武威)授与道进等十余人菩萨戒为嚆矢。南朝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梁武帝、陈文帝均为菩萨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坛,诏请慧超授菩萨戒。复于天监十八年(519)自发弘誓,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一说武帝从智藏受菩萨戒。至隋代,文帝从昙延受菩萨戒,炀帝从智顗受菩萨戒,均称菩萨戒弟子。由此可窥知受菩萨戒风气盛行于我国之一斑。

菩萨戒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梵网经》云,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

所谓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指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一切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由此可知,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

3. 佛教上说的”菩萨戒“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又称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属于七众戒以外的别解脱戒。

其特色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一、菩萨戒的内容 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也就是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属于菩萨重要的禁戒,应该谨慎持守。

摄律仪戒:又称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大小乘律仪 的止恶门。

是七众弟子所受的戒,随其在家、出家的差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

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律仪戒能断舍诸恶,为法身之因。 摄善法戒:又称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萨道戒。

为修习一切善法、圆满菩提所修的律仪戒,是修善门,以修身、囗、意的善业迥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行六波罗蜜等。一旦犯过,则要如法忏除,重新立愿,发菩提心,长养一切诸善法。

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如《释门归敬仪》卷上说:摄善法戒是勤修善法,为报身之因。

饶益有情戒:又称摄众生戒。是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属于利生门。

《菩萨地持经》卷四列举出十一种饶益众生的方法,即: 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 对已病、未病及看护病者等众生,悉与为伴。

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知恩报恩。

见众生有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远离忧恼。

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 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

对众生先语安慰,随时往返,施给饮食,说世间善语等。使众生安者,皆悉随顺;不安者,皆悉远离。

对有实德者,赞叹欢喜。 对有犯过行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使其悔改。

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二、菩萨戒的特色 菩萨戒是含摄大乘菩萨道的戒法,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除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这显示了菩萨行者不仅要消极地不作恶,更要积极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学一切法门,以度无边众生。因为菩萨发心是为广度众生,如果不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称为菩萨。

因此《菩萨善戒经》说:‘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据《梵网经》内容记载,菩萨戒虽有十重戒:杀、盗、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心不受悔,谤三宝,以及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所以,发菩提心是菩萨戒有别于声闻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们受戒时应有的认识。 此外,菩萨戒只有受法而无舍法。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梵网经》说:菩萨戒是佛陀成道时,一时顿制,非待缘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

也就是说,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将本具的戒德加以长养薰发,故说增上,而非新得,这是菩萨戒的另一特色。

三、受持菩萨戒的功德 菩萨戒涵盖七众戒,超胜一切戒功德,而且是过去七佛戒法,这是菩萨戒的殊胜与尊贵处。如《梵网经》说:过去庄严劫千佛、现在贤劫千佛,都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未来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萨戒才能成佛。

所以,菩萨戒是诸佛本源,是菩萨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弟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网经》记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 感得十方诸佛愍念、守护。

临命终时正见,心生欢喜。 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

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今世后世,性戒幅慧圆满。

四、菩萨戒的求受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说:求受菩萨戒者,只要能解法师语,六道众生都能得戒。又说,受戒有三品: 上品从佛受:诸佛菩萨现在面前,亲自授与菩萨戒者,得真实上品戒。

中品从佛弟子受:佛灭后,于千里内礼请先受菩萨戒者为戒师,教授我菩萨戒者,得中品戒。 下品自誓受:佛灭度后,千里内亦无法师,即在佛像前自誓受。

自誓受者,应于佛前胡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萨,我学一切菩萨戒法。’如是三说,得下品戒。

此外,菩萨戒与五戒同样可以全部受持,或随分受持。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随分受,重要的是,要发‘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萨戒的真义。

五、结语 戒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师,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盗贼的侵袭;戒如水囊,涤去我们的尘垢热恼;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盘的彼岸。

所以,佛陀在《遗教。

4. 佛教上说的”菩萨戒“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阿弥陀佛圣严法师写的《戒律学纲要》中有详细解答,你可以百2113度一下。

圣严法师---因为【菩萨戒】有【顿立】与【渐次】的不同,又有【在家】与【出家】的不同,对于求受菩萨戒的条件,也就各有宽严的不同了,但有两个主要5261的条件是必须具备的,那就是:第一要有感戒之善。第二要无障戒之恶。

所谓感戒之善,分为两种:一是菩萨种姓,二是发菩萨愿。问:“请问在家居士如何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需要什么条件?” 净空4102法师答:要是照佛经里面讲的,受菩萨戒的条件是“发菩提心”。

菩提心不发,怎么能受菩萨戒?什么叫“发菩提心”?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很多,一定要常常读诵大乘。“净业三福”里面最后这一条是菩1653萨,“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受菩萨戒、学菩萨行的基本条件。

可是这个条件是建立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上,好比盖房子,这是第三层,第三层下面有第二层、第一层。第一层是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层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然后再“发菩提心,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具备了受菩萨戒的条件。

如果这些做不到,纵然受菩萨戒,也是假菩萨不是真菩萨。(。

5. 菩萨戒包括什么

在家菩萨戒包括哪些?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

受持五戒得人身 ;受持八关斋戒种出世因;而受持“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戒,更是进一步尽未来际的菩萨发心。“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受持菩萨戒,于因地发菩提心,从微细的心念上轨范自己,视一切众生如自己的亲眷,做人做事,无不是慈悲喜舍,念念落实救拔众生离苦得乐的菩萨道行,自利利他,成就无上的菩提佛果。《梵网经》云,受持菩萨戒能获五种利益: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6. 菩萨戒在佛教历史神意思啊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

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

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

古代以瑜伽戒为主,今则盛行梵网戒。天台宗之圆顿戒,即为梵网戒。

据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一)十方诸佛愍念守护。(二)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三)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五)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菩萨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外之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菩萨之身份可在七众之中,亦可在七众之外,其尊贵处,乃由于涵盖而又超胜一切戒之故。

梵网经谓,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诸佛子之根本。菩萨戒之性质,相似于八戒(八关斋戒),八戒亦为七众戒外之一种别解脱戒。

但菩萨戒中,有些相似于八戒,故为‘顿立戒’;有些则不同于八戒,而相似于七众戒之‘渐次戒’,故菩萨戒之种类可分为二:(一)顿立而可单受之菩萨戒,(二)渐次而须先受三归五戒等之后再受的菩萨戒。 汉译藏经中较受重视之菩萨戒本或菩萨戒经有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优婆塞戒经戒本等六种。

若以顿渐二类分之,璎珞与梵网属于顿立,其余之瑜伽、地持、善戒、优婆塞等戒经则属于渐次戒。 又我国菩萨戒之弘传始于鸠摩罗什(344~413),于敦煌写本中有罗什撰之受菩萨戒仪轨一卷。

至于受戒之作法则以昙无谶(385~433)于姑臧(甘肃武威)授与道进等十余人菩萨戒为嚆矢。南朝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

梁武帝、陈文帝均为菩萨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坛,诏请慧超授菩萨戒。

复于天监十八年(519)自发弘誓,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一说武帝从智藏受菩萨戒。

至隋代,文帝从昙延受菩萨戒,炀帝从智顗受菩萨戒,均称菩萨戒弟子。由此可窥知受菩萨戒风气盛行于我国之一斑。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菩萨善戒经卷四、菩萨善戒经(一卷)、优婆塞戒经卷三、菩萨戒本、授菩萨戒仪(湛然)、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八宗纲要卷上、续高僧传卷五智藏传、卷六慧超传、慧约传、广弘明集卷二十二](参阅‘三聚净戒’665、‘戒’2896、‘传戒’5387、‘圆顿戒’5411) 菩萨戒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

《梵网经》云,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 所谓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

指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一切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由此可知,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不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即: 1.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

2.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 3.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

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此三戒称“三聚净戒”,在《唯识论》中对此亦有所说明:“戒学有三:一、摄律仪戒,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正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正利乐于一切之有情。”

三戒当中,以摄律仪戒为基础,能善摄律仪,即能总摄善法,才能饶益一切有情众生。 所谓菩萨律仪,根据《梵网经》记载的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1.十重戒:杀、盗、淫、妄语、售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不受悔、诽谤三宝等。

此十重戒为大乘戒的最重过患,若大乘菩萨犯此法,则构成波罗夷罪。 2.四十八轻戒:相对于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乃属轻垢罪,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条。

菩萨戒虽有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其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倘若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的根本精神。

此外,“三聚净戒”具有积极向善的力量,小乘七聚戒中,造恶是有罪的,不积极修善是无罪的;而菩萨戒则既要“止恶”,也要积极“行善”。再者,小乘戒中,意业造恶,若不付诸行动,不算有罪。

但是在菩萨戒中,恶念一生,即是犯罪,因而严格收摄六根,成为菩萨的“心地戒”。 尽管戒法有大小乘之分,但是在行持上,大小二乘是互相成就,不能分开的。

小乘戒为趋入大乘戒法的基石,大乘戒则能含容一切小乘戒律;小乘戒是以自修自度、。

7. 在家居士在家超度亡灵给菩萨写表文怎么写

如果这个亡灵是你祖先的话,你自己就可以念咒给他超度,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而且操作也简单的。

根据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记载:

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

这个宝箧印陀罗尼有个殊胜的作用,能直接超度你祖先到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位在补处,补处是菩萨道最高位,这样你的祖先们就会神通广大,会来很好的帮助你的,操作方法也挺简单,举手之劳就能获大利益,你也不要错过。

操作方法如下:

你是亡者的子孙,若亡者没有,可以是直系亲属,你就可以宝箧印陀罗尼经来超度的,你任选一天超度日(不在中午11点到1点间超度),二十四小时守戒,要吃素,不吃肉,不吃五辛。先叫亡者姓名,然后发愿说:愿你听此咒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连续念七次。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就是经中的咒语,念完后,回向说:愿以此功德回向给XXX,愿你听此咒功德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面还可加一个自已的心愿说:我是凡人,不能知道是否超度成就,成就与否,希望你能给我报个信。

当然若不是直系亲属的,也可自己念经,然后把功德回向给他的,为亡者做功德,如助印经书,供养佛法僧,建塔塑像,念经,对他也是有帮助的(超度就是让亡灵可以到好的地方),你自己也得福无量的。

8. 出家人受戒时的词是啥

沙弥戒

按照佛家制度,出家人在接受剃度后,同时就要授沙弥戒,此人便成为“沙弥”。沙弥是梵语,义为勤策男,表示当勤受比丘的策励,息恶行慈的意思。沙弥戒共有十条,前八条与八戒相同,再加上两条出家人的戒律。

比丘戒

当沙弥年满二十岁时,经剃度师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之授比丘戒,汉地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此人便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五年后,方可以离开剃度师,自己单独修道。

丘尼戒

至于女子出家,同样要先随一位比丘尼学习,受沙弥尼戒,沙弥尼戒也是十条。到年满二十岁,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 条.正式成为比丘尼。

出家比丘传戒 “三坛大戒”

出家比丘传戒有所谓“三坛大戒”之说,也就是一个出家人一共要经过三次大的传戒。初坛即传授沙弥戒。在三坛戒中,以传沙弥戒时间最长,这是因为刚刚出家的人对寺院规矩和传戒礼仪都很陌生,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和演练。

传沙弥戒的程序

在传沙弥戒时,有挂搭、写请启、请引礼师、道喜看单、教习礼仪、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衣钵、露罪忏悔、下沙弥启、夜礼通宵、传沙弥戒等程序。所谓教习礼仪,是由寺院专门的引礼师教授新出家人佛家礼仪,训练行、住、坐、卧、合掌、顶礼、长跪、持香、拈香、唱赞、搭衣、展具、过堂吃饭等规矩。

此外还要演习受沙弥戒过程中的礼节,如站队形、礼谢、迎请等。所谓夜礼通宵,是指在受沙弥戒的前夜.新出家者要通宵礼佛,祈求业障消除,诸佛加被,使得以受沙弥戒。其他的形式,与受五戒等大体相同。

传授比丘具足戒

二坛是传授比丘具足戒。作为一名出家人,真正出家身份的完成,受具足戒是一种标志。受具足戒的程序相对简单一些。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之多,但都以“四重戒”为根本,所以戒坛上只宣四重戒,其余枝节戒律,命受戒者下坛后学习。

传授菩萨戒

三坛是传授菩萨戒。佛家认为。菩萨是由于受了菩萨戒而来,而佛都是由菩萨修成的,所以受菩萨戒是养育三世诸佛的摇篮。菩萨戒的内容,即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菩萨戒虽然非常高,但属于大乘法门,包括人与所有生物,凡是发了无上菩提誓愿者,都可以受戒。

如果没有传戒师,也允许在佛像前自誓受戒。不过,三坛传戒的菩萨戒还是有一定仪式的。

从元代开始,受菩萨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在传戒前烧香疤,也就是让受戒者在头项部燃香,或九炷,或三炷,或十二炷,以示终身守戒的决心。有些描写唐代佛教生活的影视作品,那里面的出家人头上都有戒疤,其实这是错误的,烧戒疤只是元、明、清三代才有,唐代时并没有这种仪规,现代中国佛教界也已经废除了烧戒疤的习俗。

出家人受戒过程如此复杂。但舍戒却是相当简单的。佛家规定,受比丘戒以后,如果又厌倦了出家人的清苦生活,受不了戒律的约束,只要对任何一个人(不一定是法师)声明,自己愿意舍戒,便可以放弃比丘身份,改变独身的生活。如若不舍戒,不放弃比丘身份,却私自违反戒条,这叫做“破戒”,

祝你好运!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菩萨戒怎么写

知识

怎么写特买

阅读(1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特买,内容包括鞋子特卖怎样写标语,商场特卖申请书怎么写,全场大特卖写一段句子。我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女孩。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能勇敢地面对,从不退缩。抱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能认真对待我的学业,对于不明白的问

知识

捷怎么写笔顺

阅读(1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捷怎么写笔顺,内容包括捷的笔画顺序怎么写,捷的笔画顺序怎么写,快捷的捷怎么写,不知道。拼音:jie,注音:ㄐㄧㄝˊ郑码:DAXI,U:6377,GBK:BDDD,五笔86/98: rgvh,仓颉: qjlo,笔画数:11,

知识

笔卧钩怎么写

阅读(2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笔卧钩怎么写,内容包括卧勾笔画怎么写,卧钩在田字格怎么写的,卧钩在田字格怎么写的。卧勾笔画在田字格中写法如下图:卧勾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

知识

夜航怎么写

阅读(1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夜航怎么写,内容包括谁能帮我写一段关于夜航的描述,《夜航》简介,夜航是什么意思。圣埃克苏佩里的《夜航》初次出现时,他那些雄奇壮丽的情景,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惊心动魄。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思想写照与行动

知识

信趣怎么写

阅读(1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信趣怎么写,内容包括朱繁体怎么写,解方程的格式怎么写,阳字田字格里怎么写。朱的繁体字:

知识

武侯怎么写

阅读(1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武侯怎么写,内容包括蜀相与武侯庙写法有何不同,杨慎写的武侯庙中“惭”什么意思怎么解释,武侯庙(杜甫写的)的诗意是什么。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

知识

赠菜卡怎么写

阅读(1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赠菜卡怎么写,内容包括饭店赠菜时该怎么说,饭店酬宾,进店即赠菜品的条幅怎么写,海底捞赠菜卡别的店可以用吗。字迹清晰,语意得体就好。例如:1. 我想送您一朵花,用海洋之心作蕊,美元英镑作瓣,十成金条作枝,这样您就不必再为生计而

知识

鸢的怎么写

阅读(1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鸢的怎么写,内容包括鸢的写法,鸢的音序怎么写是写完还是写一个大写字母,鸢的草书写法。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

知识

队建怎么写

阅读(2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队建怎么写,内容包括初一新生的建队发言稿怎么写,少先队提案要怎么写啊我看了好多提案,也不会,作文的纪念建队67周年怎么写。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踏着九月的金色阳光,我们迈进了要塞中学的大门。成了要中的初

知识

彩礼封怎么写

阅读(3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彩礼封怎么写,内容包括结婚彩礼包封上写什么,结婚彩礼包封上写什么,订婚给彩礼怎么写致词。写呀!写个“恭贺新禧,百年好合”就可以了。我都是这样的,其实拆红包的人不是特注重,大部分注重里面的内容。我是过来人,明白了!但千万别

知识

盛夏怎么写的

阅读(1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盛夏怎么写的,内容包括怎样写“盛夏”的作文,盛夏的盛字怎么写,如何写盛夏月夜的文章。“盛夏”的作文如果春是萌芽,秋是收获,冬是永恒,那么夏就是无尽繁华前的奋斗。如果春是童谣,秋是雄歌,冬是小说,那夏就是让我陶醉的诗。我醉

知识

四声好怎么写

阅读(2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声好怎么写,内容包括语文四声怎么写,四个“好”字的正确读音依次是,四个声调不一样的字怎么写。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是明朝中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 据说,他居住在绍兴城里青藤书屋的时候,有一位富裕人家的子弟曾向他请教求

知识

塔小篆怎么写

阅读(1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塔小篆怎么写,内容包括塔字篆体怎么写,倪的小篆怎么写,小篆处字怎么写。倪字小篆写法:

知识

扔笔画怎么写

阅读(2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扔笔画怎么写,内容包括扔的笔顺怎么写,扔的笔顺怎么写,扔的笔顺怎么写。

知识

菩萨的繁体字怎么写

阅读(6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菩萨的繁体字怎么写,内容包括菩萨的繁体字怎么写,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繁体写法和每个字的笔画是多少,南无阿弥陀佛繁体字怎么写。基本释意[ jiāng ]1.快要:~要。~至。~来。即~。2.带领,扶助:~雏。扶~。~军。3.拿,持:~心比心。4.把

知识

菩萨繁体字怎么写

阅读(1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菩萨繁体字怎么写,内容包括菩萨的繁体字怎么写,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繁体写法和每个字的笔画是多少,南无阿弥陀佛繁体字怎么写。基本释意[ jiāng ]1.快要:~要。~至。~来。即~。2.带领,扶助:~雏。扶~。~军。3.拿,持:~心比心。4.把:~

知识

菩萨怎么写

阅读(3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菩萨怎么写,内容包括菩萨的繁体字怎么写,隶书菩萨怎么写,观音菩萨祭文怎么写。《地藏经》《地藏经》上,多次详细介绍了如何求佛,如何求菩萨。(至少有十次具体介绍如何求),略举一例如下:“……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

知识

受菩萨戒能吃鸡蛋吗

阅读(305)

受菩萨戒不能吃荤腥食物,鸡蛋属于荤腥食物的一种。受菩萨戒,为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

知识

南岳大庙是什么菩萨

阅读(752)

1.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2.南岳主祀的神是南岳圣帝,一说其神号

知识

文殊菩萨心咒七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阅读(410)

文殊菩萨心咒,又称文殊菩萨智慧咒。梵文为Om、A、Ra、Pa、Na、Na、Dhih;藏文为Om、A、ra、Pa、Za、Na、Di;中文为嗡、阿、若、巴、佳、呐、地或嗡、阿、喇、巴、乍、纳、渧。七个字,代表的是七个音节,为音译,非意译。不意译的原因为咒的每个音

知识

十大菩萨介绍十大菩萨是指哪些菩萨

阅读(222)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慧,虚空藏菩萨;大慈,弥勒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勇,金刚手菩萨;大定,不动尊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威,大势至菩萨;大爱,无尽意菩萨。

知识

有哪几个大菩萨

阅读(214)

佛教中一般分为四大菩萨和八大菩萨两种说法,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即象征愿力的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八大菩萨又有多种说法,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地藏王菩萨、普贤菩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