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书的 再字怎么写
再的行书写法如下: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再:[ zài ]
基本解释
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再次。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再说。
3. 表示更,更加 :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想好了再写。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解释
1、再次[zài cì]
解释:第二次;又一次。
例句:爸爸再次当选会长。
2、再三[zài sān]
解释:一次又一次。
例句: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
3、再来[zài lái]
解释:再一次来。
例句:凭借手中的权力,梅斯认定,整个试验必须从头再来一遍。
4、再现[zài xiàn]
解释:(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例句: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
5、再见[zài jiàn]
解释: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例句: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2. 行书的 再字怎么写
再的行书写法如下: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再:[ zài ] 基本解释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再次。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再说。3. 表示更,更加 :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想好了再写。扩展资料:相关词汇解释1、再次[zài cì] 解释:第二次;又一次。
例句:爸爸再次当选会长。2、再三[zài sān] 解释:一次又一次。
例句: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3、再来[zài lái] 解释:再一次来。
例句:凭借手中的权力,梅斯认定,整个试验必须从头再来一遍。 4、再现[zài xiàn] 解释:(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例句: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5、再见[zài jiàn] 解释: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例句: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3. 安字行书怎么写
一、安字行书写法如下:二、释义:1.安定:心神不~。
坐不~,立不稳。2.使安定:~民。
~神。~邦定国。
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之若素。
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治~。
转危为~。5.使有合适的位置:~插。
~顿。6.安装;设立:~门窗。
~电灯。咱们村上~有线电视了。
7.加上:~罪名。~个头衔。
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
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得虎子?。~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
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三、相关组词:早安 安定 安全 安乐 安心 平安 安排 安宁 治安 保安 安息 欠安 安详 安泰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安,甲骨文(宀,新房)(女,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文言版《说文解字》:安,静也。从女在宀下。
白话版《说文解字》:安,娴静。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女在屋下。
二、词组释义:1、欠安[qiàn ān] 婉辞,称人生病。2、安详[ān xiáng] 从容不迫;稳重:面容~。
举止~。老人~地坐在靠椅里。
3、偷安[tōu ān] 只贪图自己眼前或局部的安逸:苟且~。4、安慰[ān wèi] 心情安适:有女儿在身边,她能得到一点儿~。
5、安恬[ān tián] 安逸恬适;安静:~入梦。
4. 行书 该 这个字怎么写
“该”的行书:“该”字详细释义〈形〉(形声。
从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6361,亥声。本义:军中互相戒守的约言。
《说文》:“该,军中约也。”引申为“完备”。
引申义:完备,包括一切。通“赅”)同引申义此该之变而道之也。
——《谷梁传·哀公元年》。注:“备也。”
招具该备。——《楚辞·招魂》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闻焉。
——《周书·卢寊传》又如:该洽(完备周详);该备(完备,详备);该尽(完备无遗);该详(完备详尽)广博 [(of a person's knowledge) extensive;wide]。如:该广(广博);该深(广博精深);该通(博通);该茂(广博深厚)〈动〉包容;包括该秉季德。
——《楚辞·天问》。注:“包也。”
旁该终始。——《太玄·云图》。
注:“兼也。”《广韵》一书可以该六书之学,其用宏矣。
——潘来《重刊古本广韵序》又如:该臧(包藏和充塞);该遍(包容一切);该兼(包容,兼容);该天(遮天);该括(包罗,概括)应该;应当(宋、元时才出现此义)(凤姐)说道:天也不早了,我也该起来了。——《红楼梦》又如:不该拒绝;该当;该办;我们该走了应当轮到 [be one's turn to do sth.]。
如:该房(值班);下一个该谁发言;该世(方言。来世;再生);该班坐夜(值班守夜);该吏(当班的吏员)欠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
——《红楼梦》又如:我不该他钱〈代〉指示代词。指称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 。
如:该员;该处;该案;该公司;该同志;该校是所重点中学〈方〉这个。如:该号(这种);该首(这一边;这);该桩(这一件);该搭(这里;这儿)〈副〉用于强调 。
如:妈妈又该唠叨了!要是今天不下雨那该多好啊表示范围,相当于“全”、“都” [all,overythere]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如万事该悉。
——《北史》相关组词该死、应该、活该、理该、该着、合该、该当、该博、该欠、该极、该茂、该辅、当该、不该、罪该万死、年该月值、千不该,万不该、言简意该相关词语释义该班儿 gāibānr[work in shifts] [方]∶交替值班。该博gāibó[be broad and profound] 学问或见识广博。
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汜忠张彪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并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
――《晋书·索靖传》该当 gāidāng(1)[deserve]∶应受,有资格得到或接受。该当何罪(2)[ought to;should]∶应该――表示责任、义务。
大家的事,我们该当尽力。该当如此。
班上的事该当出力,没说的。该是 gāishì [must be] 受条件和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一定要。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死 gāisǐ[口] [hell's bells] 表示埋怨、厌恶、焦灼或愤恨恼怒的话语。
该死,我早把这事忘了。赶紧追赶那个该死的抢劫犯。
该死的gāisǐde(1)[Go to hell! Goddamn!]∶常用作感叹词表示厌烦或不耐烦。该死的!不好好干活。
(2)[horns-woggled]∶表示厌恶、愤恨或埋怨。该死的天气。
该账 gāizhàng [be in debt] 欠账该着gāizháo[have sb. on credit] 指命中注定,无法避免。我这一辈子就该着给人做牛马。
5. 比字的行书写法
比 bǐ〈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ave]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词性变化
◎ 比 bǐ〈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 比 bǐ〈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 比 bǐ〈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 比 bǐ〈介〉
(1) 比起 [than]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4) 及,等到 [till]
组词:
1. 比拟 bǐnǐ
(1) [compare;match]∶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2) [analogy]∶对比,比较
2. 比赛 bǐsài
[match;competition;contest] 在竞赛中比较高低
3. 比量 bǐliang
(1) [measure roughly]∶不持尺而大致比划度量
(2) [have a competition]∶较量
6. 歌字行书怎么写
歌字行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歌 拼 音 gē 部 首 欠 笔 画 14 五 行 木 五 笔 SKSW 释义 详细释义 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
民~。 2.歌唱:载~载舞。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诗歌 [ shī gē ] 泛指各种体裁的诗。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分行排列,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根据作品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是否直接抒写作者的感情,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 2、唱歌 [ chàng gē ] 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声。
3、歌星 [ gē xīng ] 有名的歌唱演员。 4、儿歌 [ ér gē ] 儿童文学的一种。
是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传唱的歌谣。 5、国歌 [ guó gē ] 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
由政府制定或采用。中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6、歌曲 [ gē qǔ ] 供人歌唱的作品,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7、歌谣 [ gē yáo ] 民间文学中的韵文作品,包括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等。
能唱的一般叫民歌;只说不唱的叫民谣。是群众口头流传的诗歌创作形式。
8、颂歌 [ sòng gē ] 用于赞美颂扬的诗歌或文章。
7. 懿字的草书怎么写啊
懿字草书的狂草写法如下图:懿字草书的小草写法如下图:拼音:yì 部首:心笔画:22五笔:FPGN汉字部件构造:士冖豆冫欠心 笔顺编号:1214512514314135344544笔顺读写:横、竖、横、点、横钩、横、竖、横折、横、点、撇、提、点、提、撇、横钩、撇、捺、点、斜钩、点、点释义:1. (形声。
从壹,恣声。“壹”表示专一。
本义:美好)2.同本义。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懿范(美好的风范。
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3.大 。
如:懿度(大度);懿伟(伟大)4.深 。如:懿筐(深筐)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懿旨[yì zhǐ] 指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
2.懿戚[yì qī]指皇亲国戚。3.芳懿[fāng yì] 美德。
4.懿铄[yì shuò] 亦作“懿烁”。美盛。
5.懿望[yì wàng] 美好的声望。6.渊懿[yuān yì] 渊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