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佣”在广东话里大概是什么意思
菲佣本意 就是来自菲律宾的高级佣工,也就是家政服务。
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
在世界家政行业中“菲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界知名品牌。 菲佣的足迹可以说遍布全球。
这与菲律宾多年来树立起的“世界家政服务”品牌密不可分。菲律宾人非但不会瞧不起女佣,相反还觉得一个家庭有女性到海外务工,是件很光彩的事情,许多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都愿意出外当家佣。
菲佣出现在中国,最先是在香港,香港“第一代”菲律宾女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1970年时香港大约有50名菲佣,她们主要受聘于居港的英美人士家庭;菲佣风行香港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情,随着香港经济起飞,上世纪80年代香港妇女纷纷走出家庭就业,家务劳动需要“假手于人”,不少香港家庭开始雇用菲佣当家佣。 至2001年高峰期时,香港菲佣多达15。
5万人。 菲佣在2006年3月中下旬悄然登陆中国北京。
但由于价格、政策和生活习惯等种种原因,北京的菲佣市场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火爆。 价格昂贵是北京市民对菲佣“敬而远之”的一大理由。
媒体曾经报道菲佣的月薪是2800元到3200元人民币之间,实际费用还远不止这个数字。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菲佣也一定会在中国火爆起来。
2. 菲佣为何如此有名
菲佣是来自菲律宾的高级佣工,也就是专业高级家政服务人员。
菲佣由于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在世界家政行业中“菲佣”是一个世界知名品牌。
从政府层面,菲律宾政府极为重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菲律宾政府允许和鼓励菲佣到海外务工,为国家赚取外汇。
对菲佣进行领事保护成了菲外交部最重要的外交使命之一,甚至包括菲总统在内的高层领导也时常周游列国,游说外国高层接纳更多菲佣。 菲佣在菲律宾社会享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菲律宾的各大主要国际机场的出入境海关等都为她们设立了专用通道。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菲佣便成了新时代的国家英雄之一,每年圣诞节,菲佣归国探亲时,政府就会在首都国际机场为她们铺红地毯,总统亲自接见其代表。 菲律宾的家政教育十分普及,中学和大学都开设了家政课,而且有针对性地注重培养女性家政教育,所以菲佣对于持家,照顾老人、儿童、动物,护理花园及沟通的能力相对较高。
而在马尼拉街头,关于家政的短期培训班更是比比皆是。菲律宾劳工和就业部提供的培训和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技能培训,一个是语言文化培训。
首先必须前往技术教育和技能开发署授权的培训学校接受216个小时的技能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技能培训课教各种常见的家用电器的用法,如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等等,还要求学会洗熨各种面料的衣物、清理房间、根据菜谱烹饪适合雇主口味的饭菜,还要学会照料老人和儿童。
语言和文化课的培训主要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中文普通话和广东话以及英文五门课程及其他一些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问候、时间、数字、厨具和电器名称、食物和调料名称、度量衡以及家庭成员称谓等。菲佣大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不乏教育、心理学、财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部分菲佣还持有护士、医师或教师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