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的笔顺 风的笔画 风字怎么写
向左转|向右转
1. 部 首:风
2. 笔 画:4
3. 繁 体:风
4. 读音:fēng
5. 释义:
6.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7.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8.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9. 消息,传闻。
10.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11. 指民歌、歌谣。
12.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组词:
风力
13. 读音:[ fēng lì ]
14. 释义:
风的力量,即在任意风级上的某一定数(如5或7级)
从风得到的机械力
指文辞的风格与笔力
东风
15. 读音:[ dōng fēng ]
16. 释义:
从东方吹来的风
春天的风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大风
17. 读音:[ dà fēng ]
18. 释义:
强气流;特指速度每小时为32-63英里的风
比和风强的气流,指每小时50-102公里的气流,相当于蒲福风级7-10级
麻风病
风水
19. 读音:[ fēng shǔi ]
20. 释义:
指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2. 浪字笔顺怎么写
浪字的笔顺如下图:
一、释义
1、波浪:风平浪静。乘风破浪。白浪滔天。
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浪。声浪。
3、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浪费。
4、逛:到街上浪了一天。
5、姓。
二、说文解字
古文:沧浪水也。南入江。从水良声。
译文:批沧江的水浪,向南流入长江。以水为偏旁,以良为声旁。
三、造字本义
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浪子[làng zǐ]
不务正业、到处游荡的年轻人: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破浪[pò làng]
(船只)冲过波浪:乘风破浪。在急流中破浪前进。
三、激浪[jī làng]
汹涌急剧的波浪:激浪滔滔。
四、浪船[làng chuán]
儿童体育活动器械,用木制的船挂在架下,坐在上面,可以来回摇荡。
五、浪迹[làng jì]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浪迹江湖。浪迹天涯。
3. 浪字笔顺怎么写
浪字的笔顺如下图: 一、释义 1、波浪:风平浪静。
乘风破浪。白浪滔天。
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浪。声浪。
3、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浪费。
4、逛:到街上浪了一天。 5、姓。
二、说文解字 古文:沧浪水也。南入江。
从水良声。 译文:批沧江的水浪,向南流入长江。
以水为偏旁,以良为声旁。 三、造字本义 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浪子[làng zǐ] 不务正业、到处游荡的年轻人: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破浪[pò làng] (船只)冲过波浪:乘风破浪。
在急流中破浪前进。 三、激浪[jī làng] 汹涌急剧的波浪:激浪滔滔。
四、浪船[làng chuán] 儿童体育活动器械,用木制的船挂在架下,坐在上面,可以来回摇荡。 五、浪迹[làng jì]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浪迹江湖。
浪迹天涯。
4. 竹字笔画笔顺怎么写
竹字的笔画笔顺为:撇、横、竖、撇、横、竖钩
一、竹的拼音:zhú
二、竹的释义: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2、指竹制管乐器。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三、竹的部首:竹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象形
六、相关词组:
爆竹、毛竹、竹席、竹笋、竹子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组释义:
1、炮竹[ pào zhú ]
爆竹。
2、包竹[ bāo zhú ]
丛生的竹子。
3、黑竹[ hēi zhú ]
竹的一种。茎初长时绿色,以后遂渐变成黑色,叶子披针形,背面微带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绿色而略带紫色。茎坚韧,可以做手杖、书架等。也叫紫竹。
4、竹笮[ zhú zé ]
引舟的竹索。
5、竹椠[ zhú qiàn ]
供书写用的竹片。
5. 卧字的笔顺怎么写
“卧”的笔顺:一丨フ一丨フ丨丶 笔顺读写:横竖折横竖折竖捺 汉语拼音:wò。
释义:
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组词:
卧病 wò bìng 意思是: 患病不起,躺在床上。
卧车 wò chē 意思是:具有卧铺的铁路客车。
卧床 wò chuáng 意思是∶床的俗称。
卧倒 wò dǎo 意思是: 趴在地上。
卧底 wò dǐ 意思是∶指埋伏下来充当内应。
卧房 wò fáng 意思是: 铁路卧车上的私用房间,比小包房大而比包房小,内有盥洗设备,通常具两个铺位;卧室。
造句: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参考资料
查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