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带阙字的诗词
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译文: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3、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译文: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4、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译文: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2. “上阕”“上阙”哪一种写法正确
“上阕”的写法正确。
“阕”意思是“一曲终了”,也就是说词分上阕、下阕,就是指音乐分两部分。
“阙”则是城墙的意思,常代指皇宫或京城、朝廷。如“伏阙”“诣阙”“赴阙”就是指到京城。
扩展资料
1、阕,中读作:què。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如终了:乐阕。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
又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2、阙,读作(què),
①中国罕见姓氏之一,国内主要分布于湖南、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台湾等地,海外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外族用此字作姓氏和译音的情况多有记载,详见阙姓。
②阙,是关于道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关于范畴的概念,阙是一种建设在道路之上的门类示意物,用来表示由此而始,行者行将进入一个“规定了的区域”。是古代宫廷等大型建筑入口入竖立 的双柱的名称。东阙叫苍龙阙;北阙叫玄武阙。
③宫阙,城阙的意思。阙为入声字,《广韵》等韵书皆注为去月切,现存què、quē两音,做姓氏时也有将阙姓注为quē音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阕百度百科-阙
3. 阙这个字在姓氏中怎么读
阙在姓氏中的读音是[ què ],第四声。
基本释义:
一、阙[ quē ]
1、过失;疏失:衮职有~。
2、同“缺”。
二、阙[ què ]
1、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宫~。伏~(跪在宫门前)。
2、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3、姓。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阙疑 阙如 牓阙 阙里 盖阙
一、阙疑
[quē yí]
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作臆断。《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二、阙如
[quē rú]
(存疑则)不说或不写。《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三、牓阙
[bǎng quē]
张榜明示官职的缺额。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铨曹吏匿阙,与选人为市。判吏部 赵及奏:阙至即牓之。吏部牓阙自 及,始 熙宁 间也。”
四、阙里
[quē lǐ]
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
五、盖阙
[gài quē]
《论语·子路》:“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后“盖阙”连用,指缺少,阙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