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浙江嘉兴民风民俗的作文
嘉兴民风民俗:崇文好学 秀慧工巧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4-10 发表评论>>
民风民俗
秉礼勤劳——嘉兴介苏杭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不忧冻馁”。“其俗少阴狡”,“能秉礼义,务耕织”,“尺寸之土必耕,机轴之声不绝”。
秀慧工巧——嘉兴“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仅表现在人的聪慧文雅上,而且表现在精于劳动制作。历史上,嘉兴的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多创造。元代,除丝绸制品以外,漆器和金银器皿都精美绝伦,如传世的西塘派剔红漆器,朱碧山银槎杯都是国宝,形成了“百工技艺与与苏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学——嘉兴自古“罕习军旅,尤慕文儒”, “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在宋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兴于学,处廛者亦类皆鸿生硕彦”。 “衣冠之物,焕然可观”。“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书”。
进取求新——嘉兴因地处两省交界,且多移民,具有包容并蓄的特质,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潮流,开通风气。南宋时嘉兴成为畿辅之地及 “龙兴之地”,嘉兴人抓住这个机遇“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开宗立派,也是这种进取求新传统的延续。
嘉兴民间习俗与当自然地理条件和民风民性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当地民风的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载体。这些风俗习惯有的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约定俗成的。
嘉兴民俗大致可以分为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庙会习俗等几大类。由于嘉兴古代农业发达,稻作习俗和蚕桑习俗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
2. 怎样写一篇关于嘉兴月河夜景的日记
月河街处于华庭街北部左转的地方,那里古色古香,是嘉兴的一条有名的老街。我喜欢早上的月河,也喜欢夜色中的月河,让我来慢慢讲讲它的景色。
晚上,灯光划破了黑暗。我缓缓走过去,看见柳枝上挂满了彩色的亮条,倒映在河水上异常美丽。走过一座桥,看见旁边有一个个卖金银财宝的,就禁不住眼红起来。我左转过去,看见旁边一个个小吃店就情不自禁嘴馋起来,赶紧买了几个吃了起来,吃着美味的小点心,走在月河街上欣赏风景。原本古老简陋的房子现在被妆点得如此美丽。看着河面,一只只古老的游船划破湖面,游船里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声。美丽的灯光像一条条长龙,也像一颗颗宝石一样闪亮。
伴随着美丽的灯光,我就要和月河说再见了。我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这个古色古香,别有一种怀旧味道的月河街。
3. 请用嘉兴南湖写一段话,要写出南湖的特点,(300字以内)
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嘉兴市区,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一九二一年七月底,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并宣告中国**成立。南湖从此成为党的诞生地,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红色旅游之源。
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南湖因地
南湖
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周围绿树环绕,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南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同时,南湖风景区也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和诚信景区。
4. 描写嘉兴的古诗名句
烟 雨 楼 南宋杨万里
轻烟漠漠雨疏疏, 碧瓦朱甍照水隅。
幸有园林依燕第, 不妨蓑笠钓鸳湖。
渔歌唉乃声高下, 远树溟蒙色有无。
徒倚阑干衫袖冷, 令人归兴亿莼鲈。
过 嘉 兴 元·萨都利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
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
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沙。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
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驾啼满城绿 嘉兴古代诗人以风土人情作为诗歌创作题材的,最早是宋代张尧同的《嘉禾百咏》,之后又有明代许恂如的《秀州百咏》等,至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始蔚为大观,且流风遗韵绵延数百年不绝,在嘉兴诗坛上形成一个特殊的流派。“鸳湖四百棹歌外,国际歌声入九陔”。从郭沫若的这两句诗就说明《鸳鸯湖棹歌》的名气了。
朱彝尊《棹歌》一出,和者甚多,受其影响,运用民歌创作手法的"棹歌体诗歌"大量出现,与《鸳鸯湖棹歌》相辉映。各诗的注文,保留了大量的古迹、传说、物产、风俗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地方史文献价值。棹歌体诗作前后见于著录的有以下数十家:
《嘉禾百咏》 宋张尧同(嘉兴)
《秀州百咏》 明许恂如(嘉兴)
《梅家荡棹歌》 明朱国祚(嘉兴)
《武塘揽胜》八十八首 明孙东溪(嘉善)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彝尊(秀水)
和《鸳鸯湖棹歌》八十八首 清谭吉璁(嘉兴)
续和《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谭吉璁(嘉兴)
《鸳鸯湖棹歌》 清钮世楷(秀水)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李震
续《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麟应(秀水)
《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姚晋锡(嘉兴)
《鸳鸯湖竹枝词》五十章 清沈宗良(嘉兴)
《嘉禾续古百咏》 清徐发(嘉兴)
《禾中杂吟》 清周宣猷 《禾事杂吟》 清褚凤祥(嘉兴)
《双湖杂咏》 清俞汝言(秀水)
《汉塘棹歌》一卷 清沈宗道(嘉兴)
《龙山棹歌》百十首 清徐昭(嘉兴)
《鸳湖棹歌》一卷 清吴高增辑(嘉兴)
《钟溪竹枝词》 清盛宗楷(嘉兴)
《钟溪棹歌》 清沈步青(嘉兴)
《菱塘棹歌》百首 清张千里(嘉兴)
《幽湖百咏》 清沈涛(嘉兴)
《海上竹枝词》 清朱文炳(嘉兴)
《闻川怀古诗杂咏》 清王明福(嘉兴)
《梅花溪棹歌》百首 清姚驾鳌(嘉兴)
5. 嘉兴独特风情作文
水乡嘉兴,可爱的地方。风景如云,柳如烟。
我们的嘉兴,空气里有一种清新的味道,弥漫着水乡特有的风情,安静、恬淡。总是难忘小巷里袅袅的炊烟,直直得往上飘,给归家的人以最独特的幸福。
小时候,家住南大街。那里很热闹,那时候没有什么钱,生活很一般,我还很小,只有4、5岁。但是那些记忆却鲜活地不曾离开过,也许是真的因为热爱吧。人是很奇妙的动物,像动物一样,对好的栖息地总是会留恋的。那里的房子就像现在的乡村里的一样,住了好多户,一户一房。门前有很大很大的青石板铺成的路。我喜欢青石板!那是有别于一般的水泥路的给人更好的质感的街道。很硬,我记得我爱在上面蹦蹦跳跳,一个人一天不会觉得寂寞。邻居们都很疼我这个小宝贝,我是最小的,所以总是抢着被抱。那时候的邻里关系有多么好啊,不像现在,家家在自己的楼层里,就好象跟外界隔绝一样淡漠。
嘉兴南湖特别有名,首先,这是党的诞生地,红船遍成了南湖上必不可少的风景。其次,南湖也真的很美,就是有嘉兴独特的味道,清淡得很。是有别于一般的景点,经过特殊的渲染,南湖什么都没有,只有树,只有鸟语花香。南湖挺干净的,恐怕是城市化过程中少有的没有牺牲的一片净土吧。
嘉兴还有好多好多的特产,南湖菱、五芳斋粽子、水蜜桃。。。它们生在水乡,是起来就有一种水水的风情,闻起来也别有风味,从没有浮夸的藻饰,淡得典雅。
不能不提水乡的人们。嘉兴人,属于知足常乐的那种。一般本地人很少会犯什么罪的,报纸上如果登出来什么抢劫吖喝酒乱事什么的,基本不用看,一定是某某外来打工者。人们见面,总是很热情地打招呼,不是很虚伪地笑,那种问候是很暖的。嘉兴的小伙子很勤劳,也很顾家,人很塌实,容我怎么说呢?挺有安全感的吧。。呵呵,适合小姑娘托付的喔。而这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辈总是特别地热忱很亲切,有很大的包容心,所以这里总是没有争吵,总是特别宁静淡薄。包容是最大的美德,不是吗?
水乡的姑娘必须单拿出一段来讲了,呵呵。虽然我也是生在嘉兴,长在嘉兴,可能有点小骄傲了,但是水乡孕育的姑娘,真的是水润润。这里的女孩很羞涩,就是很水,像水一样细腻、柔软和敏感。你可以想象吗?在雨后蓝蓝的天空下,一层薄雾似有似无,水乡姑娘撑着油纸伞漫步在小巷,她们的步子很小,一步步走得都是一种典雅的风情,她们的脸特别干净特别水,没有夸张的妆容,美的健康、美的低调。她们是水乡的纪念品。所以这里的姑娘总是被外来的有钱或者没有钱的小伙子或是年纪大点的老板看上,还有很多外国伙子。她们就是这样讨人喜欢。
就要读大学了,好不舍离开这里。不知道生在水乡的习惯了淡泊宁静的我是不是可以忍受外面的浮躁。一直想去上海,因为想去拼一拼。但是那里夸张的城市化,真的让我望而却步。
爱你,嘉兴,只想静静地睡在你的臂湾```
6. 可爱的家乡——嘉兴
可爱的家乡——嘉兴并非像词中描绘的那样: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得可以让人产生欲占为己有的愿望。
据说,当年金主完颜亮闻此,垂涎欲滴,便引马渡江,遂有宋金交战之史,这是杭州。 嘉兴当然也不是烟花繁柳之地,尽出才子佳人,满城皆能歌舞的姑苏,还说着一口越听越爱听的吴侬软语。
“宁和苏州人相骂,不和山东人说话”,这句家乡的俗话倒不是说扁了山东人,北方人那是嗓粗,性情直爽,话里夹不得半点别扭;而是苏州话句句甜中带糯,字字如嚼甘饴,真是被骂死也情愿。俗话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天堂之向往,人皆有之,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前的我常常这样自恨:为何不出生在苏杭,使我一生下来就成了鲜花遍地,受人敬仰的天使? 如果说苏杭可以用尽汉语中所有美丽的词语,我不反对;但我只想留下一个字来形容我可爱的家乡——嘉兴,那就是——秀,如用两个字就是——蕴秀。
我想,这已是足够的了。 在春天,我的家乡有着满城的杜鹃。
公园里,马路边,花圃内,随处可见;红得艳,红得亮,在万绿丛中探出一个个惊喜的笑脸,把青山都映红了,故杜鹃花又有映山红之别称。青山自是笑弯了腰,拱起了脊梁,抖落出藏于胸口的种子,一粒粒掉在松软的泥土上,在满山回荡的笑声中睁开了惺忪的眼睛。
于是,山花漫山遍林,交相辉映,引得人们纷纷出户,到山涧,到林荫来踏青,来寻芳。寻芳是随意的,也是随时的,只要抛开细密愁结的雨丝,阴天有料峭的春寒,晴天就有山花的温暖。
大可不必像多情诗人那般满怀希望,特地寻芳,以免也产生惆怅怨芳的寥落情怀,落得个怅然若失,自寻烦恼的结局。家乡的春色犹如杜鹃一样蕴在丛中,秀在丛外。
春去无踪,夏来无影。多彩的夏季,正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节。
紫红的酸甜的杨梅还未吃个够,黄澄澄的泛着绯红的水蜜桃就纷纷上市了。据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一颗蟠桃滚落在江南,于是,我的家乡就有了瑶池的神品——水蜜桃。
水蜜桃,顾名思义,汁多蜜甜。用手托起一个拳头般大的水蜜桃,轻轻地撕了皮,皮儿像一张纸,泛着淡黄,薄薄的,在阳光下还能映出人影来;凝脂似的桃肉如肌肤般光滑水嫩,真让人欲吞不忍。
浅浅地咬上一口,香甜滋润的桃汁随着味蕾直冲肚肠和脑门,让人一阵神怡和惊叹:此品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桃汁就像桃崩乍裂一般从嘴角,从指间溢出,如同握着的一团水破裂了,流淌直下,划落到脖子和肘部。
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斯文,恐怕吃慢了,汁儿都流完了。于是,风卷残云般狼吞虎咽。
要不是核大,真恨不得一口也将猩红的桃核吞下,才不负了这神品的美味。缓过神来低头一看,衬衣湿了,地面湿了,真是芳尘委地,衬衣飘香。
朦胧陶醉间,突然觉得手指不灵活了——原来,手指被汁水粘连在一起了。家乡的水蜜桃哟!可以把整个人生都融化在一泓浓得化不开的水蜜桃汁里。
水蜜桃刚吃完,秋蟹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说到蟹,不由得想起儿时的一个谜语:兄弟八个抬面鼓,抬到城里见丈母;丈母说我兄弟多,还有两个你没数。
童年的笑声自是欢快,在自己的傻笑和大人的坏笑中,羞红了记忆中所有秋暮的晚霞。在这一段恍若烟云的岁月回首中,河里的鱼类和贝类,河边的茭白,还有白花花的香梗米和亮白的蚕丝,成就了家乡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和“布码头”之荣耀。
如今,欣逢金秋,风清露白,枫红菊黄;秋蟹上市,脂肥膏厚,又到持螯对饮桂飘香的时节。月自清辉,蟹正鲜肥,难怪文人墨客不惜“八足爱卿”,“横行介士”,“断肠公子”等溢美之词来盛赞金秋的美味。
河蟹,壳青肚白,坚螯力足,但只要西风一吹,蟹脚就痒了,于黑夜纷纷爬上岸来。因此,也时常想念起儿时秋夜里映着月光,照着手电筒,岸边拾螃蟹的欢快一幕。
家乡的冬季,西风凛冽,百花萧煞,惟独满园的梅花在枯枝上,在霜雪里傲然怒放。花枝为肌,冰雪为骨,自是一副冷艳摸样。
绝世而独立,绝非是北方佳人的专利。在我的家乡,梅花依然不改其性,迎风战雪,凌枝独立。
这便又是一部蕴在枯枝上,秀在风雪里的惊世传奇。 在我的家乡,随时也随地可见小家碧玉般的蕴秀。
蕴秀,就是蕴藏着的秀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羞涩秀美。如果用“涩女郎”这个流行词语来比喻我的家乡,我不赞同。
“女郎”二字,显得太成熟,适合苏杭之大都市,美艳得让人晕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的家乡,宛如清水芙蓉,无须粉黛,自有一番天生丽质,秀蕴其中;似童话里的还没蜕变成绝世秀丽的丑小鸭和灰姑娘。
那是怎样一种尚未蜕变的美啊! 如今,我的家乡正慢慢走出青涩,以更矫健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那将该有怎样一段辉煌的历程和一个划时代的绰约风韵。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一个秀蕴其中,崭露容颜的江南小城——嘉兴。
作者: 明月清风 编辑: 阿 铖 (注: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