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惠东县习俗作文400字
广东惠州:渔村婚娶习俗
惠东港口海湾享有[星海联珠]之称,月清之夜,渔船上的灯火一盏联着一盏,宛若一颗颗明珠串在一起,闪闪烁烁,水中的倒影更是璀灿迷离。渔歌一阵阵随风飘送,悠扬悦耳……
港湾旁的村子也是那样欢乐温馨。渔村里的人有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村子里的人喜欢坐在地板上吃饭;喜欢在一个四方方,中间只有一个供一人钻进的窗口盒子似的小屋子睡觉。倘若深更半夜被一阵紧密的铜锣声惊醒,那是人家在娶亲哪!打铜锣和我们常见的放鞭炮的意思一样。这里的婚娶,至今还保留着清醇浓郁的古风。
合 八 字
这里有个渔村名叫新村,位于惠东县的东南沿海,这里居住的人祖祖辈辈都以闯海捕鱼为业,岸上人称他们为疍家。过去,这里渔民的婚事,通常是在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经媒人撮合,双方的父母都同意了,媒人就取过双方的生辰八字去拜杯(圣教),双方合上了,这门亲事就算成功了一半。
吃 定
姑娘长到十七八岁,就要“吃定”了。男家要请女家的亲戚朋友去茶楼喝茶,议论婚事。这时,男家就要给女家四百元,这钱如果一时拿不出可分几次付。女家父母拿了这笔钱,一般都不敢花掉,留给女儿置嫁妆。譬如手镯、头簪、衣服,要是有钱人家,姑娘手镯置四至五对,头簪六到七根,衣服四十至五十件。这样,姑娘就很体面威风了,伙伴羡慕她,对她啧啧称叹。“吃定”以后就选择个吉日迎娶,称为“看日”。
“吃定”后的三天内,男女双方的家都要小心谨慎,不能打烂东西或吵架,否则,意味着兆头不吉利,这桩婚事就要告吹了。
哭 嫁
成亲的前一个月,姑娘要哭嫁。一般是姑娘独自哭嫁,有时姑娘的母亲和小时候的伙伴也来相伴垂泪。哭嫁的内容是一些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思念过去的友情,表达姑娘对父母兄妹伙伴的难舍之情。
成亲的前三天,男的要去剃头,女的则洗髻、拔脸毛。这称为“上头”,即是去掉阴晦气迎来好运。姑娘洗头要用桃叶抹草。据说桃叶抹草可以驱邪。姑娘洗了头就拔脸毛,叫作“开脸”。母亲用瓦窑烧出的白灰抹在女儿的脸上,用红头绳将脸毛挟起。姑娘挟过脸毛后,脸蛋显得更加滑嫩。男女双方过头后,要避“四眼”(怀孕的妇女),这三天男女都要藏在家里。
迎 娶
迎娶一般在水上举行。迎娶这天,男家若是有钱的,就用一条大船,请十个水手撑船。迎娶路上,媒人就站在船头敲打铜锣,直到船傍在女家船边才停止。这时,男家请来的两个歌手在船头唱歌。内容一般是请姑娘快点上船,不要耽误拜堂的好时辰请女家的哥弟不要阻留,恭贺哥弟娶个好新人,家里添丁发财等等。女方过船前,要在船上吃一顿分别饭。这时,亲戚舀上四碗白饭,一家人围在一块吃。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咽不下了。
新娘出来了,男家走出两个好命婆扶新娘过船,这时的新娘头披头帕,身穿长衫还套条腰裙。这长衫长到脚跟,衫上有很多彩色的布条。新娘子的首饰一般是戴着几双手镯,耳朵套着一对大耳环。新娘被好命婆扶过船后,就回家拜堂了。这时,媒婆又开始敲打铜锣了。
三 朝
姑娘到了夫家,三朝不能同家人一起吃饭,新娘饿了,就叫娘家偷偷送饭来;三朝过后,新娘初时只能舀一小碗,然后逐餐增加。
三朝里,新娘只能独守洞房。三朝过后,新郎才能过来一起睡觉,然后共同生活。
解放后,渔民上岸定居后婚礼多在屋里举行,再加上渔民与岸上人通婚,不可避免地渗透了岸上人家的礼俗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渔民的婚俗也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渔村的青年人结婚很少拘泥于守三朝的古习了。
2. 我家乡惠东大岭二年级作文一百字
我的家乡惠东大岭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空气是最清新的,那里的蔬菜是最绿色的,那里让人着迷,让人不舍得离开,让人陶冶情操,让人增强身体,让人天天都充满活力。而家乡最让我着迷的却是最常见到的,那就是——蓝天,人们。就是这麽普通的天和人,却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蓝天是有几朵雪白的云朵漂浮着的,而在白云的点缀下,蓝天显得格外“娇气”有时我在想,蓝天是不是很孤单啊!不过我在心里就把这句话否决了,因为蓝天有了白云的陪伴怎么还会孤单啊。想着想想嘴角就扬起了月牙般的微笑。有一次我心情不好,便在夜晚坐在草地上,一个人悄悄的流泪,而此时我却听到了天空在对我轻轻的的说话,我不知道我当时是什么心情。但是我记得当我抬起头时看到的景。那是三颗蓝色的星星,它们在我抬起头的那一刻划向远方。我闭上了眼睛许了个小小的愿望。我知道这三颗星星将带着我的愿望划到天际的边缘。我对着天在心里默默的说了声谢谢。
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他们朴实忠厚。他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全部拿出来大家一起吃。而且在那里的草原上赛马是一种无法比喻的感觉。
我十分想念那里,那里是记载着我人生之路的始头。我永远也不会忘却,那是我心里永恒的美!
3. 写美丽的双月湾怎么写
双月湾[1]因形状鸟瞰像两轮新月,故名双月湾。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原港口镇)。双月湾共分两湾,由大亚湾和红海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左湾水平如镜,右湾波涛汹涌。两条沙垅直奔大星山,如蛟龙出海,似双龙戏珠,有静有动,十分壮丽。大亚湾畔的半月湾,微风细浪,阿娜多姿。红海湾畔的半月湾,波涛汹涌,气势磅薄。这里三面环海,风景如画。沙滩连绵20公里,雄奇壮观,几乎见不到人为开发的痕迹。沙滩宽约200米。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舒缓,离岸200米,人们还可在海中站立,堪称一绝。洁白的弧形沙滩,沙质幼细,晶莹洁净。摩托车、小汽车在沙滩上行驶尤如海上行车,乐趣无穷。双月湾是距离广州三个小时离深圳只须两小时车程内最美丽的海滩,这里基本没有开发,在沙滩上可以捡到许多漂亮的贝壳,宽阔的沙滩不亚于海南的风光,是个露营休闲的好场所。洁白的沙滩,黛绿的林带,碧蓝的大海,多姿的礁石,迷人的小岛,穿梭的渔舟,构成了动静交融的南海渔港风光。站在大星山远眺:清晨,东方红日喷薄而出,双月湾上波光粼粼,渔家儿女忙着赶海;黄昏,落日余辉为双月湾洒下满海金黄,渔家儿女满载而归,留下串串笑声;晚上,双月湾上渔火点点,波涛声声伴随着渔家晚唱,好一派诗情画意……。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1997年冬天,河山之旅创始人之一莫河山和梁志恒两位旅游界老行尊驱车前往惠东港口镇吃海鲜,席间一当地海军军官说这边南北湾风光不错,还带他俩上主峰俯看全景,登临高处,四十里长滩,层涛叠浪,如两轮弯月展现眼前,顿刻只觉无限风光,雄伟壮观,两人脱口而出此地应叫双月湾,于是乎回深圳开始操作此风景,初时旅游界没人看好这未开发之地,记得98年组织同行来踩点,两部45座只来了30人左右,并且这30来位同行也觉得这里没什么好策划的,后来干脆不了了之,河山之旅见此状况,精心策划:买来游艇,让客人出海遨游(哪时根本没渔船出海哪回事),组建潜水俱乐部,建立餐厅点,火速修建酒店,大打广告(记得第一年单捐给报社就有60多万)第二年(2000年)双月湾就深入民心了.
99年有个笑话:惠州的旅游局给河山之旅打来电话说有很多深圳客人打惠州双月湾电话问旅游局双月湾在你们惠州什么地方?我们惠州没有一个叫双月湾的地方呀?后来听说是深圳市河山之旅旅行社开发的一个新产品,想打听一下这双月湾究竞在哪里?经过8年风风雨雨,双月湾巽寮湾己经声名远播,河山之旅也随之壮大成为当地最大一旅游批发商,并拥有自购写字楼、潜水公司、大型马尔代夫式度假村、并购海边酒店,海边大型餐厅、游艇、大型渔船、青少年训练营地等旅游接待机构。当听说当地要改名了,就是把当地镇名改成双月湾镇,我心中更有一大目标:此地终有日变成广东芭堤雅.
4. 描写惠东习俗作文
渔村婚娶习俗 惠东港口海湾享有[星海联珠]之称,月清之夜,渔船上的灯火一盏联着一盏,宛若一颗颗明珠串在一起,闪闪烁烁,水中的倒影更是璀灿迷离。
渔歌一阵阵随风飘送,悠扬悦耳…… 港湾旁的村子也是那样欢乐温馨。渔村里的人有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
村子里的人喜欢坐在地板上吃饭;喜欢在一个四方方,中间只有一个供一人钻进的窗口盒子似的小屋子睡觉。倘若深更半夜被一阵紧密的铜锣声惊醒,那是人家在娶亲哪!打铜锣和我们常见的放鞭炮的意思一样。
这里的婚娶,至今还保留着清醇浓郁的古风。 合 八 字 这里有个渔村名叫新村,位于惠东县的东南沿海,这里居住的人祖祖辈辈都以闯海捕鱼为业,岸上人称他们为疍家。
过去,这里渔民的婚事,通常是在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经媒人撮合,双方的父母都同意了,媒人就取过双方的生辰八字去拜杯(圣教),双方合上了,这门亲事就算成功了一半。
吃 定 姑娘长到十七八岁,就要“吃定”了。男家要请女家的亲戚朋友去茶楼喝茶,议论婚事。
这时,男家就要给女家四百元,这钱如果一时拿不出可分几次付。女家父母拿了这笔钱,一般都不敢花掉,留给女儿置嫁妆。
譬如手镯、头簪、衣服,要是有钱人家,姑娘手镯置四至五对,头簪六到七根,衣服四十至五十件。这样,姑娘就很体面威风了,伙伴羡慕她,对她啧啧称叹。
“吃定”以后就选择个吉日迎娶,称为“看日”。 “吃定”后的三天内,男女双方的家都要小心谨慎,不能打烂东西或吵架,否则,意味着兆头不吉利,这桩婚事就要告吹了。
哭 嫁 成亲的前一个月,姑娘要哭嫁。一般是姑娘独自哭嫁,有时姑娘的母亲和小时候的伙伴也来相伴垂泪。
哭嫁的内容是一些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思念过去的友情,表达姑娘对父母兄妹伙伴的难舍之情。 成亲的前三天,男的要去剃头,女的则洗髻、拔脸毛。
这称为“上头”,即是去掉阴晦气迎来好运。姑娘洗头要用桃叶抹草。
据说桃叶抹草可以驱邪。姑娘洗了头就拔脸毛,叫作“开脸”。
母亲用瓦窑烧出的白灰抹在女儿的脸上,用红头绳将脸毛挟起。姑娘挟过脸毛后,脸蛋显得更加滑嫩。
男女双方过头后,要避“四眼”(怀孕的妇女),这三天男女都要藏在家里。 迎 娶 迎娶一般在水上举行。
迎娶这天,男家若是有钱的,就用一条大船,请十个水手撑船。迎娶路上,媒人就站在船头敲打铜锣,直到船傍在女家船边才停止。
这时,男家请来的两个歌手在船头唱歌。内容一般是请姑娘快点上船,不要耽误拜堂的好时辰请女家的哥弟不要阻留,恭贺哥弟娶个好新人,家里添丁发财等等。
女方过船前,要在船上吃一顿分别饭。这时,亲戚舀上四碗白饭,一家人围在一块吃。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咽不下了。 新娘出来了,男家走出两个好命婆扶新娘过船,这时的新娘头披头帕,身穿长衫还套条腰裙。
这长衫长到脚跟,衫上有很多彩色的布条。新娘子的首饰一般是戴着几双手镯,耳朵套着一对大耳环。
新娘被好命婆扶过船后,就回家拜堂了。这时,媒婆又开始敲打铜锣了。
三 朝 姑娘到了夫家,三朝不能同家人一起吃饭,新娘饿了,就叫娘家偷偷送饭来;三朝过后,新娘初时只能舀一小碗,然后逐餐增加。 三朝里,新娘只能独守洞房。
三朝过后,新郎才能过来一起睡觉,然后共同生活。 解放后,渔民上岸定居后婚礼多在屋里举行,再加上渔民与岸上人通婚,不可避免地渗透了岸上人家的礼俗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渔民的婚俗也起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渔村的青年人结婚很少拘泥于守三朝的古习了。
5. 大亚湾怎么写作文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
介于东经113°9′—115°5′,北纬22°3′—23°7′之间。现辖惠城区、惠阳市和惠东、博罗、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面积111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23.6公里,总人口272.9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5.78多万。 惠州是粤东的一座历史名城,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该市博罗县的杨村和龙门县的南昆山穿越。
境内北部多山地,中部、西部和沿江地带多冲积平原,东部和南部为丘陵、台地。境内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总数2000多小时,年平均气温22度,7月均温28.3度,1月均温13度。
四季长青,全年无霜期达350天左右。 惠州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之誉。
市区及各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多,集湖、海、山、泉、瀑布之大全。惠州西湖风景秀丽,古人有云:“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
宋绍圣元年(公元1049年),中国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惠州,对惠州西湖高度赞扬,并资助建设西湖,曾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感人的诗章。此后历代不断新建、修建名胜,西湖越来越绚丽多姿,形成“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图景。
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博罗县罗浮山,是道教、佛教圣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旅游者;还有给人以回归大自然之感的龙门县南昆山,山青水秀的惠东县九龙峰,更有大亚湾、巽寮湾、长沙湾等天然优良的海滨渡假村。 惠州自对外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全市有二类旅行社13家,旅游涉外宾馆酒店20多家,拥有2300多间标准客房和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
惠州交通便利,广汕公路、惠深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贯通惠州;惠州港是对外客货运的深水良港;距市区22公里的平潭机场,班机通往北京、杭州、无锡等旅游城市。目前惠州市的交通已是陆、海、空全方位运行。
南海石化的定点立项,有力地促进惠州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业展示广阔的发展前景。惠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适合旅游。
著名的东江盐火局鸡、梅菜扣肉、东江酿豆腐等美味佳肴和惠州梅菜、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龙门蜂蜜等土特产品,为游客口尝地方风味,异地购物增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