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2. 过的拼音怎么写
过(过)
guò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超出:过于。过度(d?)。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刵g )。过剩。过犹不及。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错误:过错。记过。
功
过
(过)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功
过
(过)
guō
姓。
功
笔画数:6;
部首:辶;
笔顺编号:124454
3. 拿来著来的著怎么读
著
拼 音
zhù zhuó zhe
部 首 艹
笔 画 11
基本释义
[ zhù ]
1.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
2.写文章,写书:~述。编~。~书立说。
3.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巨~。遗~。译~。~作。
4.古同“贮”,居积。
[ zhuó ]
附着,穿着。同“着(zhuó)”。
[ zhe ]
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同“着(zhe)”。
相关组词
著名 著作 原著 编著 卓著 执著 昭著 专著 名著 撰著 论著 译著 著述 著录
4. 给我一张拼音表和详细的告诉我怎么写拼音
拼音的拼读要领
“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补充:
拼音标调规律 a母出现不放过, (即韵母(也可说元音)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母找 o e ,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i u并列标在后, (i和 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 上)
单个韵母不必说。(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a要在就戴a
要不在戴 o e
要是 i u 一起来
谁在后面归谁戴
5. 报纸的拼音怎么写
报纸的拼音是bào zhǐ。声母是b和zh,韵母是ao和i,声调是第四声和第三声。
释义: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例句:报纸上刊登了介绍孔繁森事迹的长篇通讯。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
扩展资料:
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大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76663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
在官报时期,报纸对于封建王权来说.主要是政治斗争的宣传品,但对于特许经营报纸的出版商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出售而获利的商品。
党报时期,相当多的报纸从属于各个政党或派别,为各自的利益作宣传,但也存在较大的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商业性报纸。
19世纪中叶,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数报纸,每份报纸的价格便宜到只是本国货币的最小单位(美分、便士)。当报纸面向下层公众之时,它们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于是,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