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描写墨鱼(熟的)
最好煮熟,肠胃不好吃了可能会拉肚子。
新鲜墨鱼一般在沸水中用普通锅煮需要10-15分钟即可熟透,为了口感也可以多煮个10分钟的样子;用高压锅煮的话,在锅中有水开的响声后煮个5-8分钟就基本熟透了的。 如果是干墨鱼,最好提前将干墨鱼先放在冷水里浸泡约5-8小时(冬季可延长浸泡时间),直至墨鱼全软(中途多更换几次清水)这样发出的墨鱼烧出的菜很有嚼劲,且不需放碱(碱会破坏食物中的一部分营养,处理不好容易留下一股难闻的碱水味),水发过后烹饪时间和鲜墨鱼差不多。
如果没有泡过水直接煮的话,需用小火烧煮(保持水似开非开状态)1-2小时即可使干墨鱼软化。 墨鱼、香菇、黑木耳都是些不含油腻的食材,炖墨鱼汤的时候一定要加几块五花肉进去,这样汤汁会更鲜美。
注:清洗墨鱼时,一定要将墨鱼表面(包括触角上)的一层薄膜剥下来,再去骨和内脏并洗干净,这样烧出的墨鱼味道才会纯正不会有腥味。
2. 墨鱼的详细介绍
墨鱼亦称乌贼鱼、墨斗鱼、目鱼等。干者叫明鱼。属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产地分布很广,中国、朝鲜、日本及欧洲各沿海均有出产,我国舟山群岛出产最多。墨鱼肉、蛋、脊骨(中药名为海螵蛸)均可入药。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药”,是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佳珍。
在浩瀚的东海,生长着这样一种生物,它象鱼类一样遨游,但并不属于鱼类,人们习惯称它为“墨鱼”,也叫它为“乌贼”或“乌鱼则”。它是我国著名的海产品之一,在浙江,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统称为“四大经济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墨鱼不但味感鲜脆爽口,蛋白质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有药用价值。墨鱼干和绿豆干煨汤食用起到明目降火等保健作用;“乌贼板”学名叫“乌贼骨”,又是中医上常用的药材,称“海螵蛸”。然而,大名鼎鼎的“墨鱼”,似鱼非鱼,没有鱼类的基本特征(如骨骼、鳞、鳍等),为何又称其为“鱼”呢?它究竟归属于哪一类呢?让我们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去观察就自然明白。我们的生物学家、水产专家将其归属于贝类。讲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它也不象通常所见的贝类呀?如泥蚶、缢蛏、文蛤、贻贝、鲍鱼、螺丝等,外边都有或单或双的贝壳,这些贝类的外貌与它大相径庭,它应该属于“四不象”,无类可归。
墨鱼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软体动物,之所以与普通的贝类不象,有其生存的演变过程。习见的贝类,由于背着重重的贝壳,或埋栖在滩涂里,或匍匐在岩礁上,或用足丝附着于固着物上,守株待兔式地滤食着细小的浮游动植物,活动范围很小,移动速度很慢;而墨鱼为了主动出击掠取高营养食物,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因而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外型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游泳,它的身体渐呈卵圆形、腹背扁;贝壳退化成一个石灰质的小舟板,被越来越发达的外套膜所包裹,形成胴部;作快速运动时,没有鱼类尾鳍的摆动功能,就利用液压原理,把吸进的水经嘴巴喷射出一道水柱,借以推动身体前进,瞬间游动速度可超过普通鱼类;特别是遇到敌害时,不但象火箭似地作反向逃离运动,还会施放“烟幕弹”,从墨囊里喷出“墨汁”,制造屏障,迷惑对方,然后逃之夭夭;并且,“墨汁”中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起到较强的御敌效果。不过,这种“墨汁”需要储积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墨鱼非到万分危急时刻,是不肯轻易喷放“墨汁”的。平时,墨鱼在漫游时,一般靠两侧肉翼和头部腕足作正向运动,它既是“双向运动者”,又是“反向短跑健将”。
由于它象鱼类一样游泳,且腹腔里藏有墨囊,所以沿海渔民把它叫做“墨鱼”,这是它的俗名;而它在分类学上归于贝类,是有科学依据的。贝类的基本结构是: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贝壳五部分组成;除瓣鳃纲外,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体腔退缩为围心腔。据此,墨鱼当然是贝类,它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它有三个属(金乌贼属:有金乌贼等9个种;无针乌贼属:我国只有曼氏无针乌贼一个种,浙江产量最多;后乌贼属:有图氏后乌贼)。我们温州群众所指的“墨鱼”或叫“乌贼”,大多是东海主产的“曼氏无针乌贼”和“金乌贼”两个种,这才是它们的“尊姓大名”。两者的外形差别不大,主要差别是:前者胴部卵圆形,稍瘦,无骨针,干制品叫“螟虫甫鲞”;后者有骨针,干制品叫“乌贼干”。
属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出产,以舟山群岛出产最多。每年广东2~3月,福建4~5月,浙江5~6月,山东6~7月,渤海10~11月为出产旺季。
分头、胴体两部分:头部前端有五对腕,其中四对较短,每个腕上长有四行吸盘,另一对腕很长,吸盘仅在顶端;胴体部份稍扁,呈卵圆形,灰白色,肉鳍较窄,位于胴体两侧全缘,在末端分离,背肉中央一块背骨(即海螵蛸)。雄的乌贼背宽有花点,雌的肉鳍发黑。中国产墨鱼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一带,越冬期为12月至竖年3月底,4月后离开越冬埸而进入产卵、洄游,由南向北。此种墨鱼肉厚味美,属海味珍品。
3. 清鲜小墨鱼怎么做
步骤:
1.材料:三只墨鱼500克。
2。处理干净,去皮去眼珠。
3.切花。
4.锅内加清水烧开后,加少许盐,再加墨鱼。
5.最后加几片姜。烧开后过一分钟捞起。
6装盘,淋适量蒸鱼鼓油。
7.再起热锅,加油,爆香葱白。
8.趁热淋在墨鱼上,就好了。
4. 哪位能干的妈妈教我墨鱼怎么做
墨鱼烧肉原料:墨鱼干1整只、猪肉500克、八角2个、大蒜头5-8个、干辣椒2个、油2勺、生抽2勺、老抽1勺、冰糖1勺、水1碗、老酒半勺。
做法:1、墨鱼干用水泡发至少2天(中间换水),因为墨鱼会飘起来我是用碗压住;2、猪肉切滚刀块,泡发好的墨鱼去骨去皮,切成小条;3、锅中油烧热,入猪肉和大蒜大火翻炒;4、加入八角、辣椒、酱油、冰糖、水,中火焖煮至8分熟;5、倒入墨鱼大火翻炒,慢慢收汁,最后下一圈老酒。我老公是浙江人每次我婆婆都给我们寄干的海鲜来,你可以试下这种做法,我觉得还可以,墨鱼也不硬。
5. 墨的笔顺怎么写
墨笔顺: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横、竖、横。
基本信息:
拼音:mò
部首:土、四角码:60104、仓颉:wgfg
86五笔:lfof、98五笔:lfof、郑知码:LKUB
统一码:58A8、总笔画数:15
基本解释:
1、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道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2、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场。
3、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墨黑。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墨鱼[mò yú]
乌贼的内俗称。
2、墨水[mò shuǐ]
墨汁。
3、墨刑[mò xíng]
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或额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
4、墨黑[mò hēi]
状态词。容非常黑;很暗。
5、墨汁[mò zhī]
用墨加水研成的汁,也指用黑色颜料加水和少量胶质制成的液体。
6. 请问墨斗鱼的墨可以用来写字吗
乌贼(墨鱼)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描述了乌贼之名的来历:狡猾的人向别人借钱,用乌贼墨写下借据,且久拖不还。这种墨初时很新鲜,半年后则淡然无字。若债主半年后催还,借债人索要借据时,就会发现借据已褪为白纸,无以为凭,借钱人就赖账不还了。于是人们把墨鱼汁看作是帮坏人行骗的工具,遂骂为乌贼。还有一种说法是,乌贼每日浮于水上,飞鸟见之,以为死而啄之,乌贼乃卷鸟入水而食之。原来古人误认为这是"食鸟之贼",又因乌原作鸟,故称乌贼。乌贼之得贼名实际上有点冤枉,因为乌贼墨是吲哚醌和蛋白的结合物,时间长了会被氧化,所以用它写字自然会消失。
乌贼肚子里的墨汁,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武器。平时乌贼氽浮在大海中,专以小鱼虾为食。假如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乌贼就立即从墨囊里喷出一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状如烟雾,而且有时烟雾的形状颇像它们本身,很容易迷惑敌害,而它就在这黑色的烟幕里溜之大吉。乌贼的这种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即使大鱼在这种液体中也会失去嗅觉和辨别方向的能力。由于乌贼蓄积一囊墨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乌贼非到万分危急之时,是不肯轻易施放墨汁的。
乌贼浑身是宝,在美国有"穷人的鲍鱼"之称。乌贼的墨囊是一种贵重的药材,墨汁经加工后不仅可制成印刷用的油墨,还可制成止血药,可治功能性出血。1990年,日本青森县的科学家发现乌贼墨汁中含有抗癌成分,纯化后可使60%的患癌小鼠恢复健康,原因是乌贼墨激活了肿瘤附近的巨噬细胞。
不仅如此,现在乌贼墨又有了全新的用途——把它吃下去!在日本,以乌贼墨为材料制成的面包、拉面、意大利面条沙司等食品相继推上市,已形成了一个乌贼墨食品热。充当乌贼墨食品热"先导"的是颜色黑黑的乌贼墨面包,其后掺入乌贼墨的法式面包也开始销售。据说三越百华商店的东京日本桥店限定每天只出售80只这种面包,但有时排队购买者多达百人以上。除了面包食品,将乌贼墨掺入面条的"乌贼墨拉面"几年前就已推上市面。此外日本还陆续推出了掺有乌贼墨的腊肠和凉粉等新品种。乌贼墨看上去黑漆漆的,常被视为不洁之物,但因其具有独特的味道,故颇受注重健康的消费者的欢迎。乌贼墨具有抑制癌症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乌贼墨食品的魅力。现在,用乌贼墨汁染黑的米饭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非常普遍,在美国也很受欢迎。也许人们是把乌贼墨食品当成了一种黑色食品吧。
7. 墨鱼怎么做好吃
墨鱼莲藕猪骨汤
原料:
猪骨700克、莲藕500克、小干墨鱼4条、姜一块
做法:
1、猪骨洗净、莲藕去皮切小块、姜去皮拍碎、墨鱼泡开洗净切小块
2、把所以材料放入砂锅,加满水(大约8碗),大火烧开,撇去浮沫
3、盖盖转小火煲3小时(2-3小时即可),下盐调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