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约等号有几种写法
约等号有2种写法。
1、一种常见的写法是“≈”; 2、还有一种写法是等号上面加一点,下面加一点≒,读作约等于或近似于。 如把398000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398000=39.8万,改换计数单位而不改变数值大小时用等号。
如果39.8万需保留整数,则原数值的大小有了变化,所以要用约等号,可写成39.8万≈40万。 扩展资料: 需要注意:书写等号和约等号应规范化。
表示等号的两条直线应平行且长度相当于一个相应的汉字宽度;约等号是两条不相交的曲线“≈”。 与约等号类似的等号:在15、16世纪的数学书中,还用单词代表两个量的相等关系。
例如在当时一些公式里,常常写着aequaliter这个单词,其含义是“相等”的意思。 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在其论文《智慧的磨刀石》中说:“为了避免枯燥地重复aequalite (等于)这个单词,我认真地比较了许多的图形和记号,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等长的线段,意义更相同了。”
于是,列科尔德有创见性地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表示“相等”,“=”叫做等号。用“=”替换了单词表示相等是数学上的一个进步。
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列科尔德发明的等号,并没有马上为大家所采用。 历史上也有人用其它符号表示过相等。
例如数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几何学》一书中,曾用“∞”表示过“相等”。直到17世纪,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各种场合下大力倡导使用“=”,由于他在数学界颇负盛名,等号渐渐被世人所公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等号。
2. 约等号有几种写法
约等号有2种写法。
1、一种常见的写法是“≈”;
2、还有一种写法是等号上面加一点,下面加一点≒,读作约等于或近似于。
如把398000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398000=39.8万,改换计数单位而不改变数值大小时用等号。如果39.8万需保留整数,则原数值的大小有了变化,所以要用约等号,可写成39.8万≈40万。
扩展资料:
需要注意:书写等号和约等号应规范化。表示等号的两条直线应平行且长度相当于一个相应的汉字宽度;约等号是两条不相交的曲线“≈”。
与约等号类似的等号:在15、16世纪的数学书中,还用单词代表两个量的相等关系。例如在当时一些公式里,常常写着aequaliter这个单词,其含义是“相等”的意思。
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在其论文《智慧的磨刀石》中说:“为了避免枯燥地重复aequalite (等于)这个单词,我认真地比较了许多的图形和记号,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等长的线段,意义更相同了。”
于是,列科尔德有创见性地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表示“相等”,“=”叫做等号。用“=”替换了单词表示相等是数学上的一个进步。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列科尔德发明的等号,并没有马上为大家所采用。
历史上也有人用其它符号表示过相等。例如数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几何学》一书中,曾用“∞”表示过“相等”。直到17世纪,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各种场合下大力倡导使用“=”,由于他在数学界颇负盛名,等号渐渐被世人所公认。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约等号
3. 大于等于号的标准写法
大于等于号的标准写法是:“≥”。
大于等于号也称为“不小于”,包含了大于和等于两种可能,在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或两数相等时使用。其标准的写法是在大于号(>)的基础上添加一笔,即:“≥”。
扩展资料:
大于等于号的历史:
英国人哈里奥特于1631年开始采用现今通用之“大于”号“>;”及“小于”号“<;”,但并未为当时数学界所接受。直至百多年后才渐成标准之应用符号。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 ,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别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
据哥德巴赫于1734 年1月写给欧拉的一封信所述,现今通用之≧ 和≦符号为一法国人P.布盖(1698-1758) 所首先采用,然后逐渐流行。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小于)和>>;(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于等于
4. 大于等于号怎么写
操作方法
01
运用搜狗输入法,在中文拼音状态下,直接输入“dydy”(大于等于拼音)。
02
运用输入法中的符号的进行选择,在弹出的选框中选择“特殊符号”。
03
在弹出的符号大全中,选择“数学/单位”,即可找到大于等于符号。
04
在文本文档的任务栏点击插入选项。
05
在任务栏的插入选项的子选项中找到“符号”。
06
在弹出的符号大全中,选择“数字运算号”,即可找到大于等于符号。
5.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等号》怎样写反思】
游戏目标: 1、知道加法的含义,初步理解加号,等号和数字在算式中的意义. 2、在游戏中积累加法运算的经验,感知加法的有用性. 3、积极主动和同伴合作,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游戏准备: 教具 实物:废旧报纸.学具 幼儿用书、铅笔和材料纸若干 一、复习5以内的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碰球”的游戏,我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起来要是我出的数字.比如我出数字3,说:“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边拍手边回答:“嗨嗨,你的1球碰2球.”(教师出示2345数字,带着幼儿一起复习5以内的组成) 二、看图学习2的加法并认识加号与等号. 1、出示教学图示.(图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一只鸟,最后第三幅图上有三只鸟) 教师:看看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情,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看完后谁来说一说?(幼儿个别讲述) 教师(带着全班幼儿一起讲述):树上有一只鸟,后来又飞来了一只鸟,一共有两只鸟. 教师:我们怎样把刚才的事情记录下来呢?树上的一只鸟怎样表示?又来了一只鸟怎么表示?一共有两只鸟怎么表示呢?(教师请幼儿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用数字记录) 2、认识加号与等号. 教师:这样表示清楚了吗?我们今天用算式来表示,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教师出示加号)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教师出示等号)怎么读呢?我们一起把这个加法算式读一读.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读一读):1加上1等于2. 三、看图学习3的加法. 1、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图意并进行记录. 教师:瞧,这里还有三幅图,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的讲的是什么呢?(引导幼儿一起讲解图意)谁能够把这图上的意思用算式把它记录下来呢? 教师(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读算式):Xx记录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加2等于3. 2、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图意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教师:这里还有一幅图,谁能够来读出图上讲的是什么事情,先讲一讲,然后再把这一件事情用算式把它记录下来呢?(请个别幼儿来记录) 请个别幼儿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教师小结:原来又来了我们可以用加号表示,一共幼儿多少我们可以用等号表示.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1、教师讲解题目意思与做题方法,并指导幼儿答题. 2、答完题请幼儿读一读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