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牌位怎样写法
原发布者:mjl莲
写牌位的几种格式注明:为方便下面立牌位格式标名,现举例假设父母姓名以下:父亲姓名:李仁法母亲姓名:杨淑英一、儿女给父亲立牌位第一种:家中还有比父亲更高辈份的人在(如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有其中1人在)父亲先走一步了,在牌位前写“先”、“考”代表父亲牌位格式:先孝李公讳仁法府君生西莲位注明:牌位正面左侧写上阳人儿女的名字,右侧写上亡者家乡镜主。牌位背面写上亡者生时,死时日期(农历)这样阴槽地府、鬼王就好找了。以下所例举的牌位格式一样。不再注解。第二种:父亲已过世,在他走之上已没有任何长辈在世,已有孙子辈牌位格式:顕考李公讳仁法府君生西莲位二、儿女给母亲立牌位第一种:家中还有比母亲更高辈份的人在,母亲先走了,在牌位前写“先”字。“妣”代表母亲排位格式:先妣李母杨孺人闺名淑英生西莲位注解:1、“先”在辈份高的人前先亡2、“妣”代表母亲3、“李母”代表儿女们的母亲4、“杨孺人”母亲在娘家的女生。“孺人”作小孩时的专称,一生下孩子都称“孺”5、“闺名”XX母亲在娘家未出嫁时的名字第二种:母亲过世了,在她之上已没有任何长辈在世,同时已有孙子辈,可称“顕”牌位格式:顕妣李母杨莲孺人闺名淑英生西莲位第三种:母亲过世时,丈夫已不在人世(也就是儿女爸爸在妈妈之前走了)上又没有更高长辈在,可称“顕”,还要在“孺人”前加一个“太”字,区别妈走时,爸爸已不在,“先”与“顕”区别于长辈是否“在”或“不在
2. 牌位怎么写
方法楼上说或了,道理这里为您汇集了有关的开示:
~ 我们拜佛也拜祖先 ~(2007-12-08 22:27:02) 转载 人生哲理 净空法师 佛陀教育 阿弥陀佛 多元文化教育
1 有不少同修家里供祖先牌位,这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
2 我们祖先牌位供在佛像的两旁,我们拜佛也拜祖先,我们敬佛也敬祖先。
3 我们拜佛,跟拜祖先的意思完全相同。第一个意思是不忘本、报恩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最重要的,比前面这个还要重要,是“见贤思齐”。
4 其实,佛不要你拜,我们也无须拜。世间人孝敬都没有了,我们天天拜祖先,教人家“孝”;拜佛菩萨,佛菩萨是老师,教人家“敬”。
5 我们天天在那里恭恭敬敬地礼拜,无非是教化众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我们在干这个事情。
6 你家里面有佛像,也供祖先牌位,这对于世道人心、风俗道德,会有很大的影响。
7 你家里小孩看到你天天拜佛、拜祖先,他将来就是孝子贤孙,知道尊师重道。
8 敬佛是师道,敬祖先是孝道。中国人是以孝道为基础,不要祖先,这个人就忘本!我们中国人讲慎终追远,人要忘本,做人的人格就丧失了
1 这个世间,古时候世间人考取功名,考取举人或者考取进士,第一桩大事,回家去拜祖宗,报祖宗的恩德;第二个,要去叩谢老师,去拜老师。
2 拜哪个老师?拜启蒙的老师。启蒙的老师比什么都重要,那真正是恩师。可能启蒙老师是个穷秀才,自己无论得多大的功名,做多大的官职,绝不敢轻视自己启蒙的老师。
3 佛门里面出了家、受了戒,头一个去拜老师,报本反始。去祭祖、去拜老师,这都是什么?不忘本,人心淳厚,一生当中不忘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所谓孝亲尊师。
4 世间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我们在香港建了一个“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为什么要这样做?佛教我们的,孝养父母。
5 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父母、祖宗之恩?我们学佛、学习圣贤的教导,来报父母、祖宗之恩。我们提倡孝道,我们以真诚清净心念佛来供养祖先。
6 春秋我们举行祭祖,这都是表演给社会大众看的,我们不忘祖先。几千年的祖宗我们都不忘他,我们还要纪念他,眼前父母哪有不孝的道理?这就是什么?寻根。
7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个名词,寻根。我从哪里来的?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我的父母从哪里来的?他有他的父母,我们叫祖父母。祖父母从哪里来的?叫曾祖父母,曾祖父母从哪里来的?高祖父母。
8 一代一代往上追,我们先祖纪念堂是追到五千年,我们的祖宗三皇五帝,不忘本!这是人伦的大道,这是随顺自性的大道,不能不知道。
9 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创教的老师,我们今天得到佛法薰修的利益,这个恩德从佛来的。我们佛弟子供养释迦牟尼佛形像,念念不忘佛的恩德,这是慎终追远、报本反始,这跟中国人家里面供祖宗牌位一样。
10 祖宗虽然离我们很远,几千年、几百年,我们后人还是念念不忘祖宗之德,你说这个心地多厚!
3. 五七牌位怎么写
写祖宗牌位各地方有不同,就是说字数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字数都可以。
需要合黄道。有大黄道和小黄道之分。
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道、远、通、达、遥、还)小黄道:生老病死苦 (生、老)例如我们当地是合大黄道,字数按大黄道的那两句诗轮回循环,然后最后一个字应能对应上那两句诗“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的“走之旁”的字,如“道、远、通、达、遥、还”这几个字都是“走之旁”。那么最后一个字对应的就应该是这其中的这几个字。
能对的上大黄道“走之旁”的字数还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五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一个字”,如果字数要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的话,则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如十三个字的“*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宗亲之位”,循环对应的是“道”字,十四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远”字,十七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通”字,十八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达”字,如此类推即可。 合小黄道的格式则是字数轮回循环对应“生”字,如“六个字”,“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的第六个字就是“生”字,那么轮回循环的“第十一个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则十一个字的在小黄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各地根据自己的风。写祖宗牌位各地方有不同,就是说字数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字数都可以。
需要合黄道。有大黄道和小黄道之分。
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道、远、通、达、遥、还)小黄道:生老病死苦 (生、老)例如我们当地是合大黄道,字数按大黄道的那两句诗轮回循环,然后最后一个字应能对应上那两句诗“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的“走之旁”的字,如“道、远、通、达、遥、还”这几个字都是“走之旁”。那么最后一个字对应的就应该是这其中的这几个字。
能对的上大黄道“走之旁”的字数还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五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一个字”,如果字数要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的话,则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如十三个字的“*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宗亲之位”,循环对应的是“道”字,十四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远”字,十七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通”字,十八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达”字,如此类推即可。 合小黄道的格式则是字数轮回循环对应“生”字,如“六个字”,“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的第六个字就是“生”字,那么轮回循环的“第十一个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则十一个字的在小黄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选择“大黄道”或者“小黄道”,按大小黄道的字数对应规则即可。两侧:左昭 右穆 年月招财童子 日食进宝郎君 住居土地 合家本命 元辰星君 兴旺龙神也可写上。
神位对联:宝鼎呈祥香结彩 银台报喜烛生花千年香火乾坤久 万代明烟日月长 天高地厚国恩重 祖德宗功师范长 祖功宗德流芳远 子孝孙贤世泽长等等。横额写姓氏堂号。
通用横额有:祖德流芳 万代荣昌 思恩堂 思源堂等。
4. 寺里面祖堂牌位怎么放最好
旧时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一个大家族聚居在一块。祖堂就设在聚居地中央,祖堂内一定要设立牌位。今人讲究独门独院,小家庭过日子。但也有不少人家在家中的正堂设立牌位。这牌位的内容包括:
一、在牌位的正中间竖写“天地君亲师位”
二、在“天地君亲师位”的右侧竖写“九天东厨司命”
三、在“天地君亲师位”的左侧竖写“某氏堂上宗祖”
四、在牌位的最外两侧竖写一副合族约定俗成的对联,有的人家还在牌位的最上方横写“福禄寿”。
这些内容在写法上颇有一些讲究:
一、写“天地君亲师位”,讲究“天不沾边,地不相连,君不开口,亲不低头,师不并肩”。在古人的心目中,“上天”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企及。所以写“天”字,要将“天”字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与下面的“大”字(代表人,是人的正面形状)离开一个口子,不能连在一起,这就叫“天不沾边”。在古人的心目中,“土地”是生存的根本,无论“国”还是“家”,土地的界限都是分明的。所以写“地”字,左边的提土旁与右边的“也”字,要界限分明,不能连在一起,这就叫做“地不相连”。在古人的心目中,国君尽管说错了话,也要照办,所以国君不要轻易开口,这叫“金口难开”。写“君”字时,“尹”字下面的“口”,就应封好口,不能让他开了口子,这就叫做“君不开口”。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换成了民主共和,牌位上的“君”就换成了“国”。按道理“国”字外面的方框也就应该封好口,不要让他开了口子。在古汉语中,“亲”就指“父母双亲”,他们在子女面前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使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不向子女们低头。所以写繁体“亲”字,不能让左边的“亲”低于右边的“见”, “亲”中的横笔划要写得平,尤其不能让横划向左向右翘,这就叫“亲不低头”。旧时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初入学就得拜孔夫子,向孔子牌位行叩首大礼。学生绝不能跟老师平起平坐,手拉手,肩并肩,绝不可能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所以写繁体“师”字,不能让左边的“话说“祖宗牌位””旁低于右边的“话说“祖宗牌位””,左右两边绝不能连在一起,这就叫“师不并肩”。总之,写牌位的时候,要一笔一划地写,不连笔,不带笔,横平竖直,以示恭敬。关于“天地君亲师位”的写法,并非本人杜撰,三十年前读大学时,阅读大师郭沫若的自传体小说《我的童年》,好像记得其中就是这么说的。
二、“九天东厨司命”是灶神爷的牌位,这“司命老爷”可是个“上天奏善事,下地保平安”的连接天上人间的家神,因为他经常在“天上”、“人间”走动,因此,他的牌位中的“九”字,应低于“天”字的下沿,高于“地”字的上沿。他的牌位比右侧的祖宗牌位要略高一点。
5. 人死后灵位写法与字数年令有什么讲究
墓牌、丧榜、灵位、神位写法 一、墓碑的写法:墓碑始于周朝,是墓主的标志,其位置在墓前正中处(墓门口),以便后人祭祀。
墓碑坐向应与墓中棺材坐向相同。墓碑一般用青石制作,以便长期使用。
其规格为高4.8尺,宽1.2尺,厚0.2尺(用双数不用单数,图吉利)。墓碑下端为基石,其内糟以放进墓碑为准。
碑文有两种:一种是标名碑,一种是铭名碑,也称“墓志”。民间碑一般为标名碑,也有在墓碑背面记述主人简历和功绩的,这样的碑,前面为标名碑,背面为铭名碑,是一碑两用。
墓碑文由四部分组成:墓主生故时间、碑名、立碑人、立碑时间。生故时间、立碑人和立碑时间按上下款格式写,碑名在墓碑的正中间。
碑名,是墓碑的主要内容,因立碑人与墓主的关系不同而异。其字数从上第一字开始起排生、旺、墓、绝,到最后一个字,应男打“生”,女打“旺”,表示后人兴旺发达。
碑名的内容应包括墓主死亡年代、性别、姓氏、名字、与立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以下举例说明:1、子为父立碑:“公故显考雷府公讳天有之灵墓”。
(此为本人父亲的碑)。“公故”反映死亡年代属公元年代,“显考”反映是男性,“雷府”反映墓主的族姓,“公”反映墓主与立碑人系父子关系,“讳”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天有”是父亲的名字。
全部共十三字,“墓”字打在“生”字上。2、子为母立碑:“公故显妣某府某氏智**之灵墓”,称父用“讳”,称母用“智”,全部碑名共十四个字,“墓”字打在“旺”字上。
“讳”字贴在 阆行的左边,“智”字贴在闶阆行的右边。3、孙子为爷爷立碑称“祖公”,为奶奶立碑称“祖母”,其他内容同上。
再上一辈为“太祖父”、“太祖母”,又再上一辈为“曾祖父”、“曾祖母”。4、女婿为岳父母合葬立一碑:考某府泰山*** 公故显 之灵墓。
妣某府岳母*** 二、丧榜的写法:丧榜是向左邻右舍告知家中死人的告示。同时反映家庭兴衰。
书写丧榜、俗称“批殃”。唐山地区死人都写丧榜,其他地区有的不写。
1、丧榜的内包括十个方面:死者性别、姓名、最终年龄,死亡原因、生、死时间、主丧人、家中人口辈数,死者在家庭的地位,死者是否儿女双全,死者老伴是否健在。2、丧榜格式:丧榜由上疏、闶阆行下疏三部分组成。
闶阆也称中行,是丧榜的中枢支架,其写法要顶天立地、一行而成。要反映死者、生死时间之外的九个内容。
上疏:是在丧榜的左方用小体写死者的出生时间。下疏在丧榜的右方用小字体写死者的寿终时间,上下疏均低于中行两个字,一定要平,不能上疏高下疏低,与上下款格式不同。
举例说明见右:“故显”说明是儿子为父亲主丧。“考”说明死者是男性。
“雷府”说明死者姓雷,独立成家。“太公”说明死者膝下有孙子。
“讳”是儿子对父亲的尊称。应写在中行的左侧,说明死者儿女双全,女儿也来参加发丧。
“连成”是死者的名字。“耋年”,说明死者寿命在七十岁至七十九岁之间,不到八十岁,因病而亡,如果是因横祸而死,应写为“卒年”。
“七十复七岁”,说明死者死亡时是虚岁七十五岁,天生我,敬天加一岁,地养我,敬地加一岁。如写为七十有七,或七十又七,“有”字和“又字”表示又要死人,不吉利,所以写为“复”字。
丧榜的“丧”字,两旁都用“、”点,说明夫妻全亡。如果妻死夫在世,丧字的右边用“口”左边用人,写为“丧”字,如夫死妻在世,写为“丧”字。
如单亡、丧榜字数为单数,如夫妻双亡、丧榜字数为隅数。用“之”字来调整。
本人叔父丧榜举例:生于公元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吉时 故显考雷府太公讳连成耋年七十复七岁之丧榜 故于公元二○○一年五月十二日晨时3、丧榜表示年令用字的要求:20岁以下死亡用“寄年”。20岁以上不满40岁用“存年”。
40岁以上不满50岁用“得年”。50岁以上不满60岁用“世年”。
60岁以上不满70岁用 “享年”。70岁以上不满80岁用“耋年”和“寿年”。
80岁以上不满90岁用“耄年”。90岁以上不满100岁用“颐年”。
100岁以上者用“皓年”。三、灵位的写法:1、供奉三代五服祖宗牌位的写法:“供奉雷门三代五服祖宗之灵位”2、供奉父母牌位的写法:“供奉雷府太公**之灵位” “供奉 雷府太君某氏**之灵位”。
四、神位的写法:“供奉吾祖师太上老君之神位”(此为地师供奉太上老君牌位的写法) 五、引魂幡的写法:某府太公**引魂幡(男打生) 某府太君某氏之引魂幡(女打旺) 左飘带写:“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 右飘带写:“玉女送西方驾鹤西游”。特别注意:引魂幡每个字纸的形状古制有要求,男的用圆形,女的用方形,意为男为阳、为天,故用圆形;女为阴、为地,故用方形。
男引魂幡最后一个字的下端要剪成尖形凸形,女引魂幡最后一个字的下端要剪为凹形。六、安葬祭地文的写法:当庄山神、地神、城隍:中国**省**市(县)**乡(镇)**村**府太公(太君)**,寿终正寝,赴阴司冥界,今日在世孝儿孝女为其父(母)选(迁)阴宅于**山**地之贵方风水宝地,多有打扰、惊动、冒犯众位神灵,望恕罪海涵。
左邻右舍及一切凶神恶鬼不得侵袭、欺凌,一律宽厚容讷,和谐共处、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