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次手术体温单怎么
(一) 体 温 单 1。
楣栏 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 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 拉伯数字。
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 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 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 为手术 ( 分娩 ) 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 填写。
手术 ( 分娩 ) 当日为术日; 手术 ( 分娩 ) 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 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 14 天内又行二次手术, 则将第 1 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 第 2 次手术天数 作为分子填写, 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 14 日止。
例如: 1 、( 2 )/ 2 、1 / 3 、2 / 4 „„ 12/14 、13 、14 。 4。
“体温/脉搏”栏 ( 1 )在“40℃~ 42 ℃”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 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 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 时间外,其余均按 24 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 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 2 )“体温”的记录 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 口腔温度以●表示, 腋下温度以*表示, 直肠温度以○表示, 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 高热采取降温措施 30 分钟后测体温, 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 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 “○”表示,并用 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体温 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 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 升,以蓝 “○”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 体温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 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 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 42 ℃,或新入患者体温> 40 ℃, 受体温单记 录空间的限制, 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其前后已绘制于体 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 体温不升时,在 35 ℃线处画蓝叉“*”(或蓝点“●”、蓝 圈“○” ) 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 超过两个小格。 ④ 体温若突然上升( ≥ 1。
5 ℃)或下降( ≥ 2 ℃)与病情不符时 应予复测,核实无误后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写一小英文字母“ V ” (Verified ,核实 ) 。 ⑤人工冬眠(冬眠降温、亚低温治疗),在 35 ℃线处用蓝笔划 一“↓”表示,长度不超过 2 小格,并与相邻的体温相连。
同时,在 体温单相应日期的空格内填写“人工冬眠”。 ⑥ 测体温时若因检查等情况患者不在,回来后要及时补测,并 绘于体温单上, 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 须经医师批准书写请假 单。
如若患者拒绝测体温、擅自离院,需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在 “40℃~ 42 ℃”之间用红色墨水笔纵向填写“请假、外出、拒测”等 字样。 其外出时间,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 体温、脉搏与外出前后体温不相连,即曲线在该时间格内间断。
⑦ 新入院病人及手术后 3 天内连续测量体温 3 天,测满 3 次 / 日并正常后改为 1 次 / 日,或按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处理,如手术、病危(病重)、感染性疾病等患者。 若体温在 37。
2 ℃~ 38。5 ℃之间 者测量体温 3 次 / 日, 体温> 38。
5 ℃者测量体温 4 次 / 日, 连续 3 天体 温正常后改为 1 次 / 日。 体温> 39 ℃的高热病人测量体温 6 次 / 日, 直 至体温持续正常 3d 后改为 1 次 / 日。
手术病人术前日晚 8am 和术日晨 8am 要测量体温。 5 .“脉搏或心率”的记录 将每次测得的脉搏或心率,用红笔 绘制于体温单相应时间格内。
① 脉搏符号:以红点“●”表示,心率用红“○”表示,相邻 脉搏或心率之间用红线相连。 ② 脉搏短绌时,相邻脉搏之间、相邻心率之间以及同一时间的 脉搏和心率之间均用红线相连。
③ 当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画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外画红圈 “○”。 与肛温重叠时在蓝“○”内画红点“●”表示; 与口温重叠 时在蓝“●”外画红“○”表示。
如相邻两次的体温与脉搏均重叠 时,中间用红线相连。 ④ 使用心脏起博器的病人, 心率应以红“H”表示, 相邻两次心 率用红线相连。
6。 体温单 34 ℃以下各栏目,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
7。 “呼吸”栏 ( 1 ) 在“呼吸”栏相应时间格内填写测得的患者呼吸次数, 用阿 拉伯数字表示。
相邻两次呼吸次数应上下错开,先上后下。 第 1 次 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
( 2 )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记录时用“R”表示,在“呼吸”项 的相应时间纵列内上下错开,不写次数。 8。
“大便次数”栏 ( 1 ) 新入院及住院患者记录大便次数应于当日下午 4pm 测量体温 时询问,记录病人 24 小时内大便次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 2 )无大便记“0”;人工肛门以“ ☆ ”表示;大便失禁者以 “※”表示;灌肠以“E”表示。
例如:“3/E”表示灌肠后大便 3 次; “1 2 /E”表示自行排便 1 次, 灌肠后又排便 2 次; “4/2E” 表 示灌肠 2 次后大便 4 次。中药保留灌肠后排便不用“E”表示。
9。 “血压”栏 ( 1 ) 填写实际测得的患者血压, 以“mmHg”为单位, 填写阿拉伯 数字。
( 2 )新入院患者常规测量、记录一次,以后每周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