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腐怎么做更好吃
鱼香豆腐 材料: 北豆腐一块,豆瓣酱,大蒜,糖,醋,酱油,姜,盐,油 做法: 1、豆腐切成小块(小一些比较入味),入油锅煎至表面金黄。
蒜、姜切末。 2、调一小碗鱼香汁:酱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调匀。
2、锅烧热后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 3、倒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后,倒入2勺水或高汤。
4、倒入豆腐块,炒匀。 5、再倒入事先调好的鱼香汁, 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真是非常非常地香。 一道素菜-咕咾豆腐 原料: 豆腐400克、菠萝100克、干淀粉30克、葱段、姜片、蒜15克、盐1小匙、番茄酱4小匙、白糖2小匙、水淀粉10克、醋1小匙。
做法: 1、豆腐切小块,菠萝切成小丁。豆腐要焯一下水。
、豆腐块拍上干淀粉,下入六七成热的油中,炸或煎成金黄色捞出。3、炒锅烧热,倒入适量油,放入葱段,姜片,蒜片爆香后捞出,倒入番茄酱熬出红油,加入盐,白糖,清水烧开,用水淀粉勾芡,倒入豆腐块和菠萝丁,淋油,翻炒均匀后就可以装盘了,喜欢酸味的可以再点一点醋 脆皮豆腐原料: 豆腐、番茄酱、淀粉、白醋。
做法: 1、将豆腐切成5cm见方的大块,切的时候力度要柔一些,不要切碎了,小心再小心。 2、将切好的豆腐放入装有干淀粉的盘中,用手去翻拍豆腐,使淀粉均匀地裹住豆腐。
手一定要干爽,否则会黏手,造成豆腐碎开。我家里的淀粉少了些,没有办法忘记买了。
3、锅中放多些油,待烧至七成热时,转中火。倒入裹好粉的豆腐块,炸时用大勺在锅中慢慢搅动,这样豆腐就不会黏在一起了。
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后捞出,沥去油分摆入盘中。 3、锅中放多些油,待烧至七成热时,转中火。
倒入裹好粉的豆腐块,炸时用大勺在锅中慢慢搅动,这样豆腐就不会黏在一起了。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后捞出,沥去油分摆入盘中。
4、炒酱,锅中留一点底油,一点就行了,倒入番茄酱,多倒点没有事。倒白醋,加点糖。
为什么倒白醋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调味吧,我那个厨师朋友只知道教我怎么做,问他为什么,他也不知道。5、开就可以勾点欠了。
熄火搅动一下,就可以浇在炸好的豆腐上了。 家常炒豆腐 材料: 北豆腐1盒、猪肉馅100克、青椒2只、红辣椒少许 蒜2瓣、姜2片、生抽2大匙、糖半匙、料酒1大匙、盐适量、油 做法: 1、将豆腐切片,用沸水稍煮(去除豆腐中的豆腥味),捞出沥干待用。
蒜剁茸,姜切粒,青椒去籽去筋洗净切块待用,红辣椒切碎待用: 2、锅烧热,下油,将肉馅放入炒散,下蒜茸、姜粒和红辣椒碎:3、下料酒和生抽和适量水:4、将豆腐放入,用炒勺轻轻推散,不要过分翻炒:5、放入青椒块,放入盐、糖:6、豆腐炒至两面金黄即可 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对,肉末50克,素油100克,豆瓣辣酱35克,味精3.5克,骨头汤10克,红油15克,花椒粉0.5克,湿淀粉30克,葱2根,姜10克,蒜头2瓣。 制法: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装入容器内,倒入1000克开水,浸泡10分钟左右,倒入漏勺沥水。
葱,姜,蒜头洗净,切成细末。锅置旺火上烧热,加素油50克烧热,下肉末炒散至转色,加入葱姜蒜末,炒出香气,放入豆瓣辣酱,炒出红油。
豆腐丁下锅,加入骨头汤,味精,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入50克素油,转动锅子,用汤勺轻轻推几下,淋入红油,撒上花椒粉,出锅装深汤盆上席。 特点:色泽金红,麻辣味浓,鲜香可口。
关键:烫豆腐丁的水要开,豆腐勾好芡要淋熟油,装盘后不会出水。 ================================= “麻婆豆腐”是四川著名的特色菜。
相传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一家小饭店,妇店主陈某善于烹制菜肴,她用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的豆腐,麻辣鲜香,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当时此菜没有正式名称,因陈脸上有麻子,人们便称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一百多年来,随着川菜的发展,全国名地的川菜馆,乃至海外一些华侨开设的中国餐馆,都经营此菜,前不久日本商人还模仿四川的“麻婆豆腐”制成“麻婆豆腐”罐头食品,销往世界各地。 特点:色泽淡黄,豆腐软嫩而有光泽、其味麻、辣、酥、香、嫩、鲜、烫,豆腐表面盖有一层淡红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内的热度不使很快散失,趁热吃滋味更佳,花椒面也扑鼻。
在数九寒冬季节食用,更是取暖解寒的美味佳肴。 菠菜鸡蛋汤 步骤:1、菠菜洗净入油锅爆炒30秒,放盐。
去涩味。 2、加冷水,大火煮至水开。
3、放入打散的鸡蛋,中火至水开,调味即可出锅。
2. 豆腐怎样作
做豆腐的具体的过程:
1,将选好的黄豆在温水中浸泡。
2,将浸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并滤去豆渣,这就制成了生豆浆。
3,将生豆浆倒入锅内,小火加温,在加温时要经常搅拌,以免锅底产生烧糊的现象。
4,豆浆开锅时关掉火,将卤水少许淋入锅内,搅匀,在豆浆逐渐凝固的同时,观察豆浆逐渐凝固的情况,继续将卤水少许淋入锅内,淋匀。当大部分豆浆逐渐凝固后,就停止加入卤水,用大漏勺将锅内凝固的豆花压实。
5,将压实的豆花舀入做豆腐的模具内。包裹好以后进行压实。
3. 自己做豆腐怎么做
自己想动手做豆厨首先要找好材料:首先要洗豆腐包。
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
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
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
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
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
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
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
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
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
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
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
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o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
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
在 80oC—85o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
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卤水是盐井中打上来的盐卤,与石膏一样,点在豆浆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
点进去就会凝起豆花,将豆花用布包起,挤出水,压实,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
北方人喜欢“老”豆腐,南方人喜欢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么东西点来区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来分的,另外在工艺有点不同。
你将醋、酱油掉在豆浆里,一样会凝起豆花来,也好吃。 现在工厂生产的豆腐已经没有卤水点的豆腐了! 吃石膏点的豆腐更健康!但卤水点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干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热豆浆了。
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3、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4、调味:内酯豆腐脑会有稍许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涩味。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调味。
如果是喜欢吃甜的,也可在制浆时就加入糖。
4. 如何炒豆腐更好吃
皮蛋豆腐的做法
1 嫩豆腐一块,切成小方块在盘子里码好。
2 皮蛋2个,切好放在豆腐上。
3 酱配料:葱1根,切花;淡榨菜,切丝(量比跟葱花稍多);红辣椒1个,切成小圈(如没有红辣椒,可用5-7个干红辣椒代替);干樱花虾5-7尾(可用大虾米代替,我当时手上没有虾米就没放,味道也不错)。
4 热锅,倒适量麻油,先放入切好的红辣椒、葱花(不要全下)和榨菜丝炒出香味(火不要太大),然后放入干樱花虾炒香,紧接着在锅内加入适量酱油(如锅太干可加入少量水),然后加入1-2匙香醋,最后尝尝味道,如果太酸或太咸可加点糖。
把做好的酱均匀的淋在皮蛋豆腐上,撒上剩下的葱花。
麻辣豆腐
属川菜系, 味道麻辣。
主料: 豆腐
牛肉末(或猪肉末)(65克)。
辅料:葱末(4克)、辣油(4克)、豆豉(10克)、花椒粉、大蒜末、酱油、嫩豆腐(200克)、辣椒粉、精盐、鸡汤(130克)、菱粉、黄酒。
制作:
1)先将嫩豆腐切成3分斜方块,用滚水煮二分钟,以去除石膏味,沥干水分;
2)另起旺猪油锅,将牛肉末和豆瓣酱一起炒;
3)再放辣椒粉、酱油、豆豉、辣油、黄酒、盐、蒜末,炒到入味;
4)再放豆腐和鸡汤100克,用小火焖成浓汁;
5)再加生粉收一下,放葱末、花椒粉、味精,出锅
鸡肉豆腐的做法
豆腐4件,鸡肉150克,上等淡口咸鱼肉50克。
辅料:
色拉油2大匙,湿淀粉1大匙,绍酒、精盐、白糖、胡椒粉、芝麻油、味精、葱花各少许。
制法:
1、将豆腐切成小粒,用开水淋一次,用筲箕盛起沥水。
2、鸡肉切粒,用湿淀粉拌匀;咸鱼肉切成小粒。
3、在器皿中加入色拉油,将豆腐过油,倾入笊篱沥去油;鸡粒也过油半熟。
4、器皿中加色拉油爆香咸鱼粒,入料酒,加汤水、豆腐及精盐、白糖、味精调味,低火20分钟,加鸡粒、胡椒粉,待鸡粒熟后,用淀粉埋芡,加芝麻油、葱花、熟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