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字彖书怎写
《说文解字》:“篆,引书也。从竹,彖声。”此为形声字,竹为形符,彖为声符。徐锴解释从竹:“篆书著于竹,竹,笺简也。”
《说文解字》释引:“开弓也。从弓、丨。”意思是拉开弓,丨表示弓弦。徐弦说:“象引弓之形。”即象拉开弓的形状。《说文解字》:“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从此可看出,这里的“引”的含义应该是划线、留下痕迹。
那么,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及含义是什么呢?在甲骨文中,其形如(1)。在金文中,其形如(2)。过去,古文字学家,把此释为“弘”,是错误的。
在甲骨文中,常见“引吉”一词。《尔雅.释诂》:“弘,大也。”若释“引”为“弘”,即“弘吉”为“大吉”,其意义是通的。但在甲骨文中,同一时期的甲骨文片上有“大吉”的文字。为何不把“弘吉”写为“大吉”呢?说明“弘吉”的“弘”是错误的,应该释为“引吉”。《尔雅.释诂》:“引,长也。”“引吉”即长吉。如“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由上所述,“引”的本义是“长”。
在古文献中,车的毂约上面的花纹叫“篆”,钟带上的花纹也叫“篆”。圭璋琮上的花纹叫瑗,即文饰。缘字的意思是边缘、围绕等。其皆以彖为声。启功先生指出“篆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形状是园的;二是用途是庄严郑重的。”这种解释不太准确。如果结合上述“引”的分析,篆的含义至少是指象锥体或园柱体上的花纹一样,其形狭长。若从此结论出发,真正能称为篆书者,或者说处于主流地位的篆书,就只有秦小篆了。由此看来,许慎释“篆”是依据秦小篆为依据的,并没有参考大篆,因为大篆的形体大多并不是长形的。
2. 一封家书怎么写
家书家书,是指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往来书信。
写家书,首先要弄清辈份和称谓。和一般社会关系不同,这里以辈份高者为尊长,而社会地位、年龄等因素并不重要。
现将家书中的称谓,列表如下:1.称谓(1) 致长辈写 给称 呼自 称父亲的父亲祖父 爷爷孙 孙女父亲的母亲祖母 奶奶孙 孙女父亲父亲 爸爸儿 女儿母亲母亲 妈妈儿 女儿父亲的哥哥伯父 伯伯侄 侄女父亲的嫂嫂伯母 大娘侄 侄女父亲的弟弟叔父 叔叔侄 侄女父亲的弟媳叔母 婶婶侄 侄女父亲的姐妹姑母 姑妈 姑姑侄 侄女父亲的姐夫、妹夫姑父内侄 内侄女母亲的父亲外祖父 外公外孙 外孙女母亲的母亲外祖母 外婆 姥姥外孙 外孙女母亲的伯伯外伯祖外侄孙 外侄孙女母亲的叔叔外叔祖外侄孙 外侄孙女母亲的兄弟舅父 舅舅甥 甥女母亲的兄弟媳妇舅母 舅妈甥 甥女母亲的姐妹姨母 姨妈 姨姨甥 甥女母亲的姐夫、妹夫姨父襟侄 襟侄女妻的祖父岳祖孙婿妻的祖母岳祖母孙婿妻的父亲岳父 爸爸子婿妻的母亲岳母 妈妈子婿妻的伯伯伯岳 伯父 大爷侄婿妻的伯母伯母 大娘侄婿妻的叔叔叔岳 叔父 叔叔侄婿妻的叔母叔母 婶婶侄婿妻的舅父岳舅甥婿丈夫的祖父祖翁孙媳丈夫的祖母祖姑孙媳丈夫的父亲公公 爸爸媳丈夫的母亲婆婆 妈妈媳丈夫的伯伯伯翁侄媳丈夫叔叔叔翁侄媳丈夫姑姑姑母侄媳(2)致平辈写 给称 呼自 称丈夫称名字(或称哥) 称名字,或按习惯妻子称名字、贤妻(或称妹) 称名字,或按习惯哥哥兄 哥哥弟 妹哥哥的妻嫂弟 妹弟弟弟 弟弟兄 姐弟弟的妻弟妹 弟媳 弟妇兄 姐姐姐姐姐弟 妹姐姐的丈夫姐夫 兄内弟 妹妹妹妹妹兄 姐妹妹的丈夫妹夫内兄 姐丈夫的哥哥哥哥弟媳 弟妹 妹丈夫的嫂嫂嫂 姐弟媳 弟妹 妹丈夫的弟弟弟弟嫂丈夫的弟媳弟妹 妹嫂丈夫的姐姐姐姐弟媳 妹丈夫的姐夫姐夫内弟媳丈夫的妹妹妹妹嫂嫂丈夫的妹夫妹夫 弟嫂妻子的哥哥内兄 兄妹妹 弟妻子的弟弟内弟 弟姐夫 兄妻子的姐姐姨姐 姐姐夫 弟妻子的妹妹姨妹 妹姐夫 兄妻子的姐夫襟兄 兄襟弟 弟妻子的妹夫襟弟 弟襟弟 兄(3)致晚辈写 给称 呼自 称孙 孙女孙儿 孙女祖父 祖母儿 女吾儿 吾女父 母兄弟的子、女侄 侄女伯父(母) 叔父(母)兄弟的孙、孙女侄孙 侄孙女伯祖(母) 叔祖(母)儿妻媳公公 婆婆姐妹的子、女甥 甥女母舅姐妹的孙儿、孙女甥孙 甥孙女舅祖女儿的子、女外孙 外孙女外祖父 外祖母女儿的孙子、孙女外曾孙 外曾孙女外曾祖父 外曾祖母妻的侄、侄女内侄 内侄女姑父妻姐妹的子、女襟侄 襟侄女姨爹女儿的丈夫贤婿岳父 岳母丈夫的侄儿、侄女侄 侄女伯母 叔母家书中一般可按上表所列称呼,也可以:称呼前加恰当的前缀修饰词,如:敬爱的爷爷、慈爱的母亲、亲爱的儿子、可爱的孙女。称谓前加排行,如:大伯、二叔、三哥、小妹。
对晚辈称名或爱称,如:晓明、小红、文文、眯眯。名字后面加称谓(对晚辈),如:兰兰儿、冬冬侄。
对平辈而年幼者,也可称名或爱称。家书中的称谓,还有两点须注意。
一是家书中不要称姓;二是有些比较随便的口语词汇,不可在家书中使用,如“老丈人”、“大舅子”、“小姨子”之类,应该采用上表所列的规范称谓,免使对方感到不快,或让人觉得写信人不稳重。在前面“信瓤”一节中,己讲述了信文书写格式,家书相同,次第为开头(称呼)、正文、祝辞、署名、日期。
家书的署名,对长辈、平辈,先写称谓,再写上自己的名字;对晚辈,只要写上称谓就可以了,一般不用具名。2.正文各家有各家的事,家庭成员之间又绾系着千丝万缕天然亲情。
因此,家书正文的撰写虽无定则,但大凡从日常身边事写起,任真情实意流泻,这里不妨作些提示。(1)先告诉对方最近寄来的书信收悉,或询问对方收到自己的去信没有。
接着就对方来信的内容,或新近从其他渠道获悉的某些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得知有关对方的喜讯,表示祝贺和同喜;得知意外不幸之事,则如实诉说内心关切,表示慰问,还可进一步说说为对方解忧排难的打算和正在进行的努力,并真诚地请对方把所需帮助的要求随时告知。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切正常,那么可向对方致以亲切问候,抒写对于对方各方面现实状况的关心、惦念之情。(2)在新时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愈益密切。
家庭成员因学业、事业的需要而暂时分居两地,是常有的事。分居两地的亲人,都急切希望了解对方近况,家书中常会有各色各样的询问。
所以,写家书时,宜一一回答对方来信中提出的问题。不嫌琐细而忌粗略,是家书的一个特点。
答询时就应周到详尽,勿过于节省笔墨。(3)要理解远方亲人的心情,修家书时,应主动谈谈自己,以及和自己居住一起的亲人近况,尤其不要遗漏对方急切想知道的事情。
比如,对方很重视自己的学业进展,那就应当详细说说有关学业的具体情况;如关心自己婚恋之事,那么不妨把必须告诉对方的细节写出。(4)问候收信人周围的亲友。
比如,信是写给父母的,而与双亲同住的还有兄、妹两家,那么可于信中一并笼统致意,或者一一致问,莫疏忽遗漏,免生厚此薄彼的误解。如果父母单独居住,则可通过父母了解其他亲人情况。
对于经常照顾父母的友人邻居,也应写几句表示感谢的话。(5)远方亲人寿诞,或逢家庭中。
3. 篆书的家字怎么写 – 手机爱问
家
4. “家”的甲骨文和篆书怎样写
框框里的是甲骨文
这个是小篆的家字,大篆好像米有记载
这个是家字的演变图
5. 书面表达:我的家庭怎么写
可以这样写,先写写自己对家庭的看法和感受,突出一些独特之处,可以是家庭里某个人性格特点,或者有趣的习惯。
接着是写一些事情来表现这个特点,一定有特别,或者感人,详略要得当,如何做呢?主要是围绕着中心来写,这样文章才能出色地表现其主题,可以多用比喻的手法,这样更生动!
最后,是呼应开头,再一次突出你要表现的主题,这样,一篇出色的文章就诞生在你的手中了! 给你个例子:
《我的家庭》
我的一家是当今中国社会中无数普普通通的家庭中的一个,一个和睦的充满幸福与温馨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爸爸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从前曾先后作过中学教师,教导主任;现在仍在一所中学作领导工 作.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每天都是很繁忙的.爸爸的性格内向,为人正直,工作中不徇私情.他的不苟言笑,每每使我感到敬畏.除了工作以外,他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便 是读书和集邮.每次出差回来,他的旅行袋里总会多上几本新书(文、史、哲方面的);爸爸 的集邮兴趣好像与生俱来,早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开始搜集邮票,现在算起已近万枚.这 些邮票都分门别类地藏于他的集邮册中.
妈妈和爸爸一样,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在学校里,她热 爱本 职工作,责任心极强;在家里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生活上无微不致地照顾我们;在人生道 路上时常引导我们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帮助我们端正人生态度.妈妈的性格活泼、开朗,很喜欢唱歌.不知是教师的摇蓝——师范学校铸就了她这样的性格,还是这样的性格使她最终选择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
如今,爸爸妈妈虽已都进入了中年的行列,但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他们的精神却更加振奋,干劲也更足.
我和弟弟是家里的核心人物,一个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一个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他们对 我们关心倍至,但从不放过我们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弟弟的天赋很好,正在读初一 ,他喜欢数学,更爱好足球,有时不免也因此影响了学习,爸爸经常对他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
我的兴趣和弟弟截然不同.爸爸的博览群书,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的 音乐素质,又使我对音乐特别敏感,基于这样的性格和多年来家庭环境的影响,当我 初三毕业时便毅然报考了师范学校.
我的一家居住在城南的一幢居民楼不被人注意的一角,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是那样的温馨— —他给我亲情,给我欢乐,因为那里有爸爸的关怀,妈妈的爱护,弟弟的纯真.
我的一家,是平凡的一家,是无数普普通通家庭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