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字占格怎么写
如下图:
来拼音:lái
释义:
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做某个动作:胡来。
6、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入来[rù lái]
来到;进来。
2、来稔[lái rěn]
来年。
3、来龙[lái lóng]
旧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来龙,指龙脉的来源。
4、昨来[zuó lái]
近来。
5、来学[lái xué]
前来就学。
2. 可字笔顺田字格
“可”字的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钩。
可
读音: kě
笔画数:5画
组词:可以、可是、可能、可观、难能可贵、可笑。
部首:口
造句:1、今天可能会下雨。
2、小明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作业。
3、我可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孩子。
3. 文字的字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
文字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zì
部首:子
部外笔画:3
总笔画数:6
五笔86:PBF
仓颉:JND
五笔98:PBF
四角号码:30407
笔顺编号:425521
笔顺读写:捺竖折折竖横
汉字首尾分解:宀子
汉字部件分解:宀子
释义:
1.文字:汉~。识~。~体。~义。常用~。
2.(~儿)字音:咬~儿。~正腔圆。他说话~~清楚。
3.字体:篆~。柳~。宋体~。美术~。
4.书法作品:~画。一幅~。
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
6.字据:立~。收到款子,写个~儿给他。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生字[shēng zì]
不认识的字。
2.字画[zì huà]
书画:名人~。
3.练字[liàn zì]
推敲诗文中的用字遣词。
4.字体[zì tǐ]
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印刷的宋体、黑体。
5.汉字[hàn zì]
汉语的书写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老、可识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6.识字[shí zì]
认识文字:读书~。注音~。~课本。
4. 田字格写数字怎么占格
1、“1"象粉笔,是在左上格靠近竖中线附近起,斜线到左下格的左下角附近。
不是简单的将两角连起来。2、“2”象小鸭,起笔在左上格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竖中线,略成半圆,斜线到左下格的左下角,碰线向右一横。
3、“3象耳朵,起笔在左上格不碰线,向上碰线,再向右碰竖中线,略成半圆向中间弯,在横中线以上转向右下方碰左下格的竖中线,然后再向下碰底线,最后,弯向上碰左线。4、“4”象小旗,从左上格上线的中间起笔,向左斜线到左下格,碰左线再折右碰线。
第二笔从左上格右上角附近斜下去,到左下格底线当中碰线。5、“5”象钩子,从左上格的上线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笔,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左下格的竖中线、下线弯向左边线为止。
最后,从左上格起笔处稍下的部位向右写一横线。6、“6”象哨子。
从左上格上线偏右一点起向下方画一个孤形,碰左下格左边线、底线,再向上碰左下格的竖中线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过横中线。7、“7”象锄头。
从左上格的左上角向右到竖中线写一横线,再折线向下,到左下格底线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8、“8”象娃娃。
从右上碰线到左线成半圆,拐向右下面成圆碰右线,下线、左线,在向上,在中线以上和原线相交,最后,线到右上角附近稍离起笔处为止。不封口。
9、“9”向勺子。在左上格右上角偏下处起笔画一个四面碰线的大半圆至起笔处下方处(不封口),然后斜直向左下格底线中间收笔。
10、“10”象粉笔和鸡蛋。“10”占两格,左边一格写“1”。
右边一格画一格碰上、下、左、右四边线的椭圆。扩展资料阿拉伯数字的标准写法:(1)、每个数字要大小匀称,笔划流畅;每个数码独立有形,使人一目了然,不能连笔书写。
(2)、书写排列有序且字体要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地写, (数字与底线通常成60度的倾斜)。(3)、书写的每个数字要贴紧底线,但上不可顶格。
一 般每个格内数字占1/2或2/ 3的位置,要为更正数字留有余地。(4)、会计数码书写时,应从左至右,笔划顺序是自上而下,先左后右,防止写倒笔字。
(5)、同行的相邻数字之间要空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但也不可预留间隔(以不能增加数字为好。(6)、除“4”、“5”以外数字,必须一-笔写成,不能人为地增加数字的笔划。
(7)、“6”字要比- 般数字向右上方长出1/4, “7”和“9”字要向左下方(过底线)长出1/4。
5. 五在田字格中怎么占格
“五”在田字格站格如下图:
五【wǔ】笔顺:横、竖、横折 、横。
出处: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释义:
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偶;相类: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4.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5.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例如: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