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手工小狗汪汪教案怎么写
设计意图:
折纸活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几次翻折,就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或玩具,这种兴奋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纸游戏不仅深受大人的喜欢,而且也同样吸引孩子。本学期,根据我园总的教研形式——以美术活动为主,结合小班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性,我设计并准备了这节以折纸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快乐的小狗。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会折小狗的头,添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学会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3.享受折纸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狗玩具两个,三角形的纸若干、折纸步骤图、水彩笔、大头针、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用KT板做成的不完整的全家福一个 。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听一听,谁来了?”(教师学小狗叫)
“我们学小狗的叫声请它出来好吗?准备--汪汪”(教师与幼儿共同学小狗叫)
二、基本部分,学习折狗头
1.教师出示玩具小狗-汪汪以及一幅完整的全家福。
汪汪给你们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我们仔细看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汪汪”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
2.出示小狗“小白”及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小白”的哥哥、姐姐,“小白”感到很孤单,不开心,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它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3.出示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老师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
4.每人发一个三角形纸,跟着老师一起看着步骤图,完成折纸。
5.折完狗头,再请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画上。
6.用大头针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三、教师选部分作品讲评,指出好在哪里,哪儿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四、结束:表情歌
师:今天,我们帮助了小狗,开心吗?如果开心的话,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幼儿参与性高,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看图示步骤大胆尝试。教师讲解细致、到位,幼儿能较好的操作。在开始部分,教师能启发幼儿用语言对小狗头的外形进行总结,特别是狗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活动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贯穿了对幼儿情感的教育,结束部分幼儿不仅能体验到成功感,活动讲评时能让幼儿尝试评价,发展了幼儿的分辨能力。总之,本次活动比较成功,在多方面提高了幼儿能力。
2. 汪汪的家读后感怎么写
《汪汪的家》这是一本非常温暖非常感人的童心绘本,读完之后,心里升腾起一股暖流,让现在渐冷的天变得暖和起来。孩子也喜欢读这样的故事,他会觉得世界很美好,家人很和睦,邻居很有爱,他的世界到处都充满温暖和关爱,让他很有安全感。
故事的情节简单又复杂,寒冷的冬天里,汪汪的爸爸出门十天了,为什么还不回来呢?爸爸终于回来了,汪汪又为什么坚持要出门呢?这的确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让寒冬充满温暖。故事开篇交代了汪汪的爸爸和妈妈汪汪自己,他们都是一条好狗,除了狗头,其他都是拟人化的。爸爸妈妈的形象像极了孩子心目中最好的爸爸妈妈,而汪汪自己也很像孩子的特性,无论怎样,都是一个好孩子,孩子极易在书里找到理想家庭的共鸣,愿意继续跟着故事看下去。
书里的情节描写的惟妙惟肖,环境和心理活动的对照写的很用心,一方面外面一片黑暗,挂着呼呼的大风,屋内也是冷清清的,通过对话,我们得知狗爸爸外出挣钱采购,汪汪和妈妈在家里热切的等着,他们很饿,靠喝白开水来解饿,虽然很惨,但他们的对话很温情,他们让我们觉得惨,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惨,他们充满希望的等着爸爸满载而归。这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克服当下,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书中传递给孩子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即使贫穷,也要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
3. 用喵喵,哗哗,咕噜咕噜,砰砰,汪汪写作文
我听到过小狗“汪汪”叫的声音,小猫“喵喵”叫的声音,流水“哗哗”的声音.然而,有一种声音让我百听不厌,它就是“滴答滴答|”的声音.
记得我刚上学前班,妈妈给我请回家一个好朋友.它圆嘟嘟的身体,亮晶晶的脸.我打心底里喜欢这个可爱的好朋友.它有三个指针像三个灵活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动,弹奏着一首最振奋人心的乐曲,这声音仿佛告诉我:你一定要珍惜我这个好朋友呀.
我的好朋友是一个不知疲劳的“歌唱家”.当清晨到来,它“滴答滴答”便开始引喉高歌起来,直唱到我睡意全无为止.当晚上睡觉时,它“滴答滴答”地给我说:“放心吧,有我给你站岗呢.“
我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每天,在好朋友的“滴答滴答”监督下,我读书、写字.现在,我茁壮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小朋友,你们一定知道它是谁了吧,它就是我最喜欢的“歌唱家”小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