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祭祖表文里的行号怎么写
祭祖表文;今伏黄道吉日,吉时良辰,虔备清香美酒供品,请神和本府列祖宗亲降临。香烟缈缈神知千里,诚心拜请东方甲乙神,南方丙丁神,西方庚辛神,北方壬癸神,中央戊己神,直符上界天皇地母,各路神仙,直符地界仙,于2017年哪月哪日,降赴某地某府厅堂。恭请某府列祖列宗亲来赴宴;本府子孙诚心跪地拜请本府宗亲,吾子孙敬办清香三柱,明灯宝烛岩顶,清茶壶中米酒良田,米粿报晓金鸡水,上浮鸭牲醴肉味。诚心敬意前来拜请堂上历代祖先,口含香信为吾前去拜请堂,上至高曾始祖下及玄云等孙,本府土地福德正神,门神户位,司命灶君招财童子进宝郎,君本家所祀诸位圣贤一同降赴厅堂。位分尊卑序列左右,今则子孙有事通呈无事不敢召,请今据七月十五日,君本家所祀诸位圣贤,大开欢喜宽怀畅饮,有酒在鐏礼,当开壶进献诸位;
初杯米酒酒初斟 奉劝请来祖先神 祖先领饮初杯酒 子孙福贵代代兴。
二杯米酒酒二斟 奉劝请来众诸神 伏望诸神同请饮 荫益儿孙永兴隆。
二杯已毕添上三献,
三杯米酒满满斟 奉劝堂上考妣神 伏愿考妣同畅饮 风水回还子孙添。
三献已毕礼已云,周伏望宽宽就座慢慢饮食。大开慧眼同伸保佑子孙,小小筵席圣杯领受【行大礼】
自今敬祖之后,男臻百福女纳千祥,风水回还子孙兴盛。祈求在前赐福在后祈保子孙,日消无亡之灾时,沾有余庆。人人清吉个个平安,星辰光彩,命运亨通,凶星退去,吉星高照。四方之财宝进,各业称心读书者,智能过人功名显达。为农者田圆茂盛五谷蕃昌,为工者手艺精通名扬四海。为商者生意如意,仓库盈满饱腹。乐天寿则,寝昌寝炽福。儿童关煞开通,深壮寿命,延长椿萱。子孙同赐平安,老者如山,万福招来风水回还,子孙昌盛。今不敢久留多祝所有白纸珍财,理当庭前火化左有钱财,一份答奉历代祖考祖妣右有钱财,一份答奉诸位神祗多则多分,少则少表神神有份,位位无亏各各收入,今祭祖已毕,请来宅外神仪奉送,各归原所,来时祥风习习,去时降福绵绵。伏望祖先永镇家堂,金炉之上受香,供养百拜奉送永降吉祥,本府世代流传,百世兴旺,后继有人,弘扬祖德,合族欢欣,发扬光大。
2. 祭祖文怎么写
原发布者:czc87161389
清明(冬至)祭祖文维公元年,岁次年,农历月日,泉州府惠安县二十九都蔡宅铺南埠二房执爵裔孙 暨阶下男女裔孙,谨以刚鬣柔毛、珍馔时馐、香烛清酌之仪致祭于开基祖皇明诰赠文林郎光禄、通守君、千户指挥使世恢公暨妣、四世二甲祖木像公暨妣、南埠二房历代列位祖考之神位前曰:岁在,节序清明(节序冬至)。春和景明,万物昭苏。惠风和畅,柳绿桃红。(一阳初生,万物潜藏。)鞭炮齐鸣,鼓乐承欢。燃烛焚香,共祭吾祖。敦亲睦族,孝思永存。溯吾陈氏,颍川发祥,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居官福建,支分莲塘。仰维始祖,德泽甚深。俎豆馨香,春蒸冬尝。子孙繁衍,亦炽亦昌。恪守祖训,燕翼犹存。纲常俨然,谒祖归宗。苍天庇祐,祖德昭彰。细溯公出身文魁,洪武二年,来自固始。奉旨镇守圭峰山,勤于王事,忠义可嘉。平海宼有功,官至千户指挥使。公平生精通地理,深奥堪舆。仰视圭峰山,天赋奇秀,人杰地灵。俯瞰湖光一带,结成莲卉,物华天宝,山水朝宗。肇基莲塘,枝繁叶茂。世系相承,科甲连登。螽斯蜇蜇,瓜瓞绵绵。公之子孙,长宽公,次恭公,三信公,四敏公,五惠公,枝叶累传,奕世孔长。族谱记载,信公迁居晋江伍陵;二甲木像公,外拓南埠、后林、林口、小坂、社坝东山、涂寨顶下东山、洋下东陈、驿坂溪西、城关中新花园等。亦共臻兴隆,同沐祖泽之光。迁始祖肇基南埠,创业维艰。秉承遗训,勤事农桑。拓荒开田,披荆斩棘。桂树飘香,四房宏基。辈辈兴旺,房
3. 祭祖的时候用的祭文怎么撰写
祭文的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祭***文”、“***”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伏食尚飨”。
示例:祭祖父文。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以上是在网上收集的,总得来说,祭文还是比较难写的,不但要情真意切、符合规矩,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要非常高(参照祭文范例自己感受。。。)。楼主这样自己写祭文恐怕会非常辛苦。。。不过想弄个祭文,把祭祖仪式办的规范庄严一点的话,也有办法。可以试试上网在“慈恩天下”里祭祖,里面设置了很多种仪式,供奉、烧纸、大型祭祖、拜佛……各种,祭文是准备好的,有祭奠祖辈、朋友等等不一样的选项,在仪式上会有语音朗诵,流程也比较规范隆重。心诚的话,祖辈会收到你的心意的。
4. 祭祀文书怎么写
祭文一般格式及范例
祭文
祭文乃古今丧葬必须之物,虽言文无定式,然其格是不可不知,种类及一般措辞亦不可不知也,故抄录故父之撰文数例,以备不忘耳。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鬼。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只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
5. 家中祭祀祖先的祭文怎么写
缅怀先祖恩德,永世不忘;继承祖上基业,后继有人。
酹酒墓前,祭告列祖列宗: 祖母携子,江西渡江; 迁居斟灌,远祖湖茫。 四世国宰,阴德善行。
五世汝英,肇起科名。 六世适祖,远官内黄; 李迥侍郎,位列朝堂。
七世懋祖,钦点翰林; 李朴县令,名垂南漳。 八世炎祖,龙安知府; 李琬睦族,宦游浙江。
九世封祖,威镇湖广, 湖北巡抚,刑部侍郎; 李城李墉,临江宜昌。 李铎翰林,金鳌进士; 十世李鋐,广西布政, 顺天府尹,宗人府丞。
十一世治,兵备西宁; 知府景沆,潮州惠政。 十二树基,禹州道员; 兄弟树蕃,同官河南。
十三照岱,江西厅长; 云第怀琛,同为六品。 十四麐选,长州知事; 民国克俭,中将军衔。
十六建梓,创建八支; 十七正师,耀辉瑞之。 贫有书香,贵不贪赃; 列祖功德,百世流芳。
斟灌李氏,发奋图强; 上进治学,耀国显邦。 2010清明节祭祖祭文 ——子孙敬上 呵呵,不知道行不行。
6. 中元节祭祖祈愿文怎么写,缅怀祖先,颂祖德
要表达出对祖宗的尊敬,就比如这样:
岁在乙丑,节至清明。
阳春吉辰,万物复萌。
有情有缘,聚于华藏。
诚心正意,缅怀宗圣。
恭敬礼请:万姓先祖,三皇五帝,三王四代,仁人先贤,志士列宗。
思祖先德,行圣贤道。
丧知尽礼,祭知尽诚。
至心礼敬,叩拜祈愿。
风调雨顺,饥馑不起,争端消弥,战乱永息,国泰民安,疾病远离,众缘和合,世界和谐。
普行圣道,广修贤德,一切大众,皆得安乐。
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
文言虽短,情岂可终!
华藏学人,代请众生:感恩圣贤,慎终追远,感恩先祖,福利后代。
感恩祖国,长久庇护。
感恩父母,哺乳养育。感恩老师,辛勤教导。
感恩万物,同体共生。
7. 居士表文怎样写
吉祥表文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顶礼奉请。
南无北本师迦摩尼佛,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菩萨号圆通,降临七宝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润法界薫蒙,千处祈求千处应,莲台金身涌现。
今有一知価天下南瞻部洲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区*街*委*楼*号姓名 年龄 性别奉佛修因信士弟子今叩拜南无大慈大悲弥陀慈父,消灾延寿药师如来,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今逢弟子亲眷***喜逢高考之日想考入******大学。
但因自己根基浅薄智慧短缺,怕不能随愿,祈求观世道音菩萨慈悲为怀,加持我儿能在高考当中顺利过关金榜题名。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祈求福寿绵长,仗佛威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悲愿力。
(诵普门品)我今佛前发愿,我所祈求之事如能满愿,我当发心念佛,念法,念僧,发心出资人民币○○修建庙宇或广行布施。满我愿,护我身,万事如意都顺心。
祝祈人佛门小戒弟子法号***。
8. 古人的祭祀文书是怎么写的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祭文乃古今丧葬必须之物,虽言文无定式,然其格是不可不知,种类及一般措辞亦不可不知也,故抄录故父之撰文数例,以备不忘耳。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鬼。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只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