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描写应该怎么写
环境描写是为人物做铺垫的,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人高兴的时候阳光明媚,一个人的去世、失败或悲伤时,天气也不尽人意。考试没考好,一个人在夕阳的余晖下行走,孤寂,落寞。
但要看到希望,因为明天太阳依然会升起。 环境描写,指的是文章中人物活动或事情发展所处的一定时间、特定地点以及周围情况等。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指特定条件下的斗争形势、社会关系、社会风尚等社会背景。
自然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狂风暴雨、严冬酷暑、春花秋月、明月寒星、白昼黑夜等无一不属于自然环境。作文中恰当地进行环境描写,对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有很大的作用。
同样是写一件好事,如果进行必要的渲染,营造一种典型的环境,表达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小明看见王大爷家买煤球,就主动帮着搬”。
虽说这件事也能反映小明助人为乐的精神,但如果加上特定的环境,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天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暴雨将至,小明正想回家收衣服,忽然发现王大爷正焦急而艰难地往楼上搬煤球……”这时,小明主动帮王大爷搬煤球就显得非比寻常:如果迟一会儿,煤球很可能被大雨冲毁,况且小明不去收自家的衣服,却帮王大爷搬煤球,这种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就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 此外,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突出文章中心具有很大的作用。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
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换言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周围的环境,人就失去了活动的依附;事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了特定的时间、地点,事情就成了空中楼阁;写人叙事,如果没有环境描写,作者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读者则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天,小明拿着外婆给自己做的新棉衣,高高兴兴回家去,路过一条小河,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水里挣扎,一群人站在岸上指手划脚说着什么。小明顾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并不容分说给他穿上棉衣。”
看了这件事,你们知道小明做了一件好事,还是件坏事?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赞扬,是嘲笑,还是批评?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因为文中缺少必要的环境描写。
如果加上环境描写,文章的中心就会一目了然。而且加上不同的环境,文章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中心: 环境一:“数九严冬,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呼呼的北风刮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天快要黑了。
小明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救命’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将失足落水的儿童救上岸,并给他穿上棉衣,无疑是一种英勇救人的壮举。 环境二: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丰收的田野上,一条小河缓缓流过。一群农村孩子在冬泳队教练的带领下正在热身,为两个月后的冬泳比赛做准备,一个孩子已经下水……”在这种情况下,小明“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虽说是出于好心,但他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冒然采取行动,就显得很鲁莽,且不免有破坏冬泳之嫌。
你瞧,环境描写是多么重要啊!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一定要注意环境描写。 写景的方法很多,如突出法、点面法、动景法、静景法、对比法、全景法、特写法、白描法、角度转换法、联想法等等。
在写写景作文前应熟练掌握以上方法,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些常用写景方法。 1.立体展现法 所谓“立体”,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景物进行多方位描绘渲染,使人产生如见其景、身临其境的感觉。
《迷人的天山牧场》一文对哈萨克牧女就是从声音、服饰、动态、静态等多方面进行描绘,从而立体地展现出牧女的美丽多姿。 2.动静结合法 善于将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结合在一起描写,会使文章更生动活泼。
如《鸟的天堂》一文,作者将茂盛的大榕树和鸟的活动这一动一静之景先后加以描绘,通过对比,生动地说明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和“鸟的天堂”的名副其实。 3.点面结合法 这里“面”即陪衬的背景,就如绿叶, “点”即描绘的重点,就如红花。
《少年闺土》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先在“面”上描绘了一个由“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所组成的色彩明快、清幽美丽的环境;然后勾画出少年闺土看瓜刺猹的动人情景,突出表现了少年闺土的机敏勇敢。这样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4.巧用修辞联想法 优美的景物须用优美的语言来显示,恰当地运用修辞和联想,可以把景物写得优美、富有蕴味。像《卢沟桥的狮子》中有关狮子的形态刻画、《趵突泉》中对小泉眼的描写、《火烧云》中有关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观潮》中对于潮头的描绘等,就是熟练地运用了排比、比喻、比拟、夸张、联想等等常用手法,从而使景物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为此,选词造句务求切合情境,不能只是堆砌华丽的词藻,要知道词无优劣,贵在巧用。 例 观 云 “秋高气爽”,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今。
2.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不是侧面描写:记叙文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风景)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做“寄情于景”。
自然环境是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社会环境,可以是居室陈设、布局、人物活动场所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
场面则是特定的时间与场合内人物活动的总面貌。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要写好环境。
有人说要画好两幅画,即围绕人物活动的一幅“风景画”和另一幅“风俗画”。
3. 求环境描写的片段
还不到日出的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那是一种美妙苍茫的时刻。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地上漆黑,天上全白,野草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一只云雀,仿佛和星星会合一起了,在绝高的天际唱歌,寥廓的苍穹好象也在屏息静听这小生命为无边宇宙唱出的颂歌。在东方,格拉斯山坳映着吐露青铜色的天边,显示出它的黑影;耀眼的太白星正悬在这山岗的顶上,好像是一颗从这黑暗山场里飞出来的灵魂。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嫩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
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斡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走完长满了青苔的石板,跨过一丛歪歪斜斜的篱笆,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板门,有一扇窗镶嵌古老的青砖砌成的墙上。窗纸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横横竖竖的窗格糸满了长长短短的红丝绳。红丝绳在风中无助地摇曳,像是谁在哀怨地诉说,又像是吹不散的淡淡哀愁……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逝过,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
希望采纳!
4. 自然环境描写怎么写
1、湖面很平静,水清清的,高空的白云和周围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湖水天影融为一体。
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浮动的就是一些飞鸟了。人们说出山色多变,其实,湖色也多变,淡蓝、深蓝、浅绿、墨绿,在湖面上,界限分明。
2、当我们站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时,当我们站在雄伟的万里长城脚下时,当我们站在神秘的西藏布搭拉宫时。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我们都会惊叹祖国的建筑是如此辉煌壮观,祖国的文化是如此灿烂!大自然是如此神秘!3、我爱听那春天潺潺的小溪的歌唱,那清脆的声音仿佛一泓清泉流进了我的心田,那澄澈的溪流似乎围绕在我的周围,欢快地唱歌、跳舞;我爱听那夏天的竹林,微风穿过这片竹林,泛起一阵涟漪,置身其中,好像有一位乐师在摇动着沙锤,让人抛掉了心浮气躁,使我们的心境像湖面一样平静,不起一丝波澜;我爱听那秋天的枫叶翩翩起舞,那动人的声音,将我带入我心中的原野,那么的和谐,不觉已沉醉在那迷人的声音中,无法自拔!4、温暖的秋阳从云朵中洒下一丝丝耀眼的光芒。枫叶就显得更娇艳、红润了。
一会儿变成了镶满宝石的红头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会儿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烈火。
一会儿又变成了华丽的红地毯,给大地增添了一份鲜艳的色彩。难怪唐代诗人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呢!5、让我们走进森林,看,小鸟的鸣叫;小溪的流水;茂密的树木;新鲜的空气;……这所有的一切会带走你的疲劳,让你来到一个精神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你的眼睛,让你一直保持旺盛的精神,忘掉所有的记忆,唯一的记忆就是森林的美。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6、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不坐车,也不邀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欣赏大自然的交响曲。
你听,“哗哗哗--”那是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第一份色彩。“哗哗哗……”小溪欢快的唱着,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我看到小溪这么真挚的邀请,也跟着小溪唱和了起来。7、我们沿着弯曲的山路一级一级向上爬,清澈的溪水唱着歌,弹着琴弦欢快地往下流。
它们碰到悬崖,就聚集成一条条美丽洁白的瀑布飞流而下。流到平坦的地方,就汇聚成一潭潭清水像光滑的绸缎缓缓地流动。
8、一座座苍翠欲滴的山,峰峦雄伟;一条条晶莹剔透的溪,清澈见底;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小巧玲珑;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塔,高耸入云。我真想用相机拍下来。
9、雨后,站在树下,侧耳倾听,那是鸟儿的欢唱,他们为大自然而欢畅,好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可谓写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10、和枫叶的红艳相比,银杏叶则显得更加柔美。
街道旁,片片黄叶飘飘洒洒,似群蝶飞舞,又如天女散花。落到地上,层层叠叠,像一块精美无比的地毯一样,踩上去软绵绵的。
满树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巧夺天工的金扇子,真是仙人彩绘、妙笔天成。银杏叶非常像一把精巧的小蒲扇,飘在空中时,好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碟向人们展示着自己优雅的舞姿,又像少女那轻盈飘扬的纱衣,黄绿相间,我不禁看得目眩神迷。
11、金秋十月,到处硕果累累,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满山的姹紫嫣红,让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
可我最喜欢的不是娇艳美丽的花朵,而是那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秋叶,昔日那绿油油又十分青翠的树叶如今已披上了华丽的秋装,颜色更是各式各样、美不胜收。12、水汽空蒙,迷幻,扑向我的头,脸。
雨是乱蹦乱跳像调皮的孩子,待依偎别人身上时却是温柔的如同母亲的手臂轻抚着你。雨默默的,但仍能听到一种不可能捉摸的声音,如一把古老的坚琴,奏出深沉的曲调,余音袅袅,若幻若真,又似儿时的摇篮曲在耳边缥缈。
雨仿佛密了一些,抬头望,就像一幅清虚淡远的山水画。在这如梦如幻的世界中漫步,细细玩味着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
路旁的花贪婪地吮吸着甘露,花瓣上缀了些水珠让人不由联想到美丽姑娘的容颜。小草修长的碧发被润湿了,发悄上还挑着没来得及擦干的水珠呢!杨树仿佛被雨打疼了,每片叶子里都包了一汪“泪水”,风一吹,“泪珠”从叶尖滑落,有的则在叶子上转个圈。
13、初夏的花,虽没有春天桃花、梨花、杏花的百花齐放,那么壮观;也没有秋天的□、桂花、玉兰花的争奇斗艳,那么放肆,但是它却有它独特的一面。在那小小的花苞中有一个弱小的生命,努力的生长,积蕴着无穷力量。
像初夏的荷花,虽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光彩照人,但是它却努力地生长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开放。让自己变得光彩夺目。
14、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仿佛是调皮的云娃娃苦恼了老天,使唤它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又像老天把云娃娃打哭了,使唤它抽抽噎噎,清泪涟涟。小雨时而无声无息,时而淅淅沥沥,下得天潮潮地湿湿,这是冬送给春的一份礼物,在春一开始,便冲刷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
15、走进大自然,你可以在缠绵的秋雨中,独自漫步在逶迤的山间小径,任凭飘洒的细雨在睫毛上挂上一。
5. 环境描写有哪些句子
1、圆月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软的笑脸。
2、在秋风中,芦苇醉了;我散步其间,也被陶醉了。
3、月亮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慈祥,温顺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文的笑脸。
4、山,矗立在面前,草木葱葱郁郁,山花丝丝簇簇。绵绵细雨引发漫山云雾,山峰在袅袅云烟中若有若无,更显得宏伟险恶,让人觉得它奥秘而秀丽,狷介而冷傲。
5、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象她的衣衫。随着她春意的步伐,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简直要顶着脚站出来啦。
6、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很多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似乎在约请大家到宽广的太空中去漫游。
7、群山都落在脚下,显得空阔高远,高得可以同月牙儿拉手,同太阳亲脸。
8、他不像染,秀丽可却粗旷。他美的不野,文静镇定的姿态始终是他给人的影响。
9、远处有一辆小轿车,在高的矮的、黄的绿的庄稼中心,赤色的托泥和车脚一闪一闪。两个乌头大骡子,在正午炎热的太阳光里,甩着尾巴跑着。
10、非常尖利。看那姿态,像个喝醉了的大将军,挥着大刀,踌躇满志地晃了出来。
11、每逢有雾的时分,远远望去,大山就像一位位秀丽的姑娘,要去参与舞会,披上了轻柔秀丽的纱裙;每逢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红晕,又像一个个娇羞的新娘,让人一再回忆,不忍脱离。
12、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现已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13、一片源源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扩展,没有山丘,像惊涛骇浪的日子里的海相同安静。
14、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宏伟山峰,有的像伟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快马,形状各异,险恶陡立。
15、月亮是那么亮堂,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子、大街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16、那霏霏的雨丝,宛如一片模糊的烟雾,讳饰了连绵千里的淮河平原。
17、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18、在这烟波浩渺的大海之中,屹立着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很像笔架,所以叫它“笔架山”。
19、泰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恰如一个伟人,矗立在万山之中,正厚意地仰望着大地。
20、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6. 环境描写的段落
1、小区路边褐色的泥土地上吐出了几点新绿,小草们颜色一天比一天新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路边的野花不知不觉间开了一大片,伏在草丛中,从叶簇中探出头来,红的花,白的花,黄的花,红的星,白的星,黄的星,那一点点含羞带怯的娇艳的颜色,像是春天里最瑰丽的美梦。
早有几只蝴蝶在花间起舞,她们轻柔而又曼妙的舞姿,在轻触娇花的好梦境,在赞美微风的好心情,在附和晴空的好颜色,在歌颂春天的好风景。枝头俏丽的黄鹂,妩媚的画眉,时而婉转低吟,时而清丽啼鸣,在吟诵一首奇妙的,写着舒畅欢快的小诗。
2、春寒料峭,日光惨淡。早春的寒风带着严冬的气息吹得人心惶惶。绵绵春雨细长又冰凉,好似在哭泣冬日的离开,毫不在意的打湿刚吐绿的几点春草,冻住刚抽枝的柳条,路边的残雪混着冷雨化成一滩泥泞,路人一边裹紧了外套,一边咒骂着道路的不便。天气湿寒,春风凛冽,一切都苍白而没有生机。
3、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透过窗,把耳朵转向四野,我听见空气慢慢变暖的声音,冬天的刺骨和寒冷已经悄悄溜走,天空越来越近,越来越美;我听见院子里的小草慢慢变绿的声音,一只睡眼惺忪的虫儿正为小草松土。
我听见田野里细雨婆娑的声音仿佛是生命女神正在施展魔法,不一会儿整个世界就都绿起来了;我听见含苞待放的桃花争先怒放的声音,“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万物复苏的春天,可不能少了那一抹粉红。我听见了,我都听见了,我站在窗前,听见春色渐浓,春意盎然。
4、松山湖畔桃花开了,在妙漫的春光中婆娑着摇曳的身姿,惹得蜂儿嗡嗡蝶儿翩翩。陡然间,一阵清风带过,粉红的花瓣飘摇而落,浮洒在水面上,轻轻地,没有一丝涟漪,像是不忍惊起鱼儿的梦。此情此景,遥想千年前的大唐,不知写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才子诗人崔护,是否找回了桃花下的爱情?
5、黄昏,夕阳在山间徘徊,如欲向心上人表明心迹的姑娘,真真地羞红了脸。那天边的云儿呵,是我的眼神太过灼热了吗,竟使你也如夕阳般胭脂醉红了双颊?我喜欢你,身着絮白的衣,在天际自由飘浮;也喜欢你脸色绯红的可爱模样。秋日的你,更是柔情万种,迷人至极呀!
7. 怎样写好环境描写的作文
环境描写的作文是最好写的。一般在写景物描写的文章时要先细心观察、回忆被描写的对象,如果是描写某地风景,可以把当时的天气一起描写进去,如:天空如被水洗过一般蓝,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点缀着几朵白云,风轻轻刮过湖面,荡起一阵涟漪。如果实在不记得去过的地方和天气,就靠着大概的记忆瞎编吧,环境描写就是要抒情,比喻,就算当时的天气真的差到死你都要把它写得阳光明媚。当然不能超出常理。多看些抒情的散文或者环境描写的文章,来来去去就这些比喻的。
如果是在一篇作文里适当使用环境描写,就要注意你整篇文章的主调和氛围。如果你的主调是悲伤的,你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写:天空低沉,风呼呼地刮过,卷起地上的树叶向远方奔去。或阳光依然灿烂,树上的小鸟仍不知疲倦地叫着,但我心中的悲伤像潮水般涌出之类的。这种时候环境描写最好在文章中是相互对应的,比如上文暴雨倾盆,下文因为什么什么天空都放晴了。
如果是描写景物的文章,要把该景物的大体特征写出来,运用适当比喻,结合它的历史故事什么的,丰富文章骨血。
最后,如果进行环境描写时带些自己的情感,环境描写的渲染氛围的作用马上就出来了。
只是个人经验,写得不好请多多包涵,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8. 环境描写片段
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而上,来到海天洞。只见洞里一片漆黑,幽深莫测。借着洞口射进来的微弱的光线,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洞里可容下20来人。洞里还有几个洞口。真是洞靠洞,洞套洞,洞洞相连,无洞不奇啊!我们从一个洞口进入内洞,几个胆小的同学吓得后退了几步,我和几个同学壮着胆子走近洞口,只觉得一股凉气迎面扑来,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只好伸手去摸台阶,沿着忽左忽右的台阶猫着腰向上攀登。刚爬了一半,不知谁喊了一声:“这儿还有一个洞口呢!”接着,我们从那个洞口爬了进去。大约爬了1丈多远,忽然,一道亮光射来,原来快出洞口了。我们快爬几步出了洞。抬头一看,原来到了照海亭。
夏日的草原,早晨空气格外清新,我缠着父亲在草原上漫步。幽幽的草香迎面拂来,红艳艳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一层金色。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我看到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是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儿唧唧喳喳地在草丛中跳跃。
眼前突兀着一堵绝壁,斜斜的直插云霄,在一阵阵山风中,它仿佛向我们倾倒过来,通往峰顶的小道,真像云端上挂下来的笔直而窄小的梯子。一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岭,一座接一座,高高的,尖尖的,横着的,竖着的……真是形态各异,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蜿蜒的长蛇,有的像奔驰的野马。怪不得人们把这些山岭叫做什么蛇形岭、狮子坡、豺狗洞、牛角峰、野猪岩、人形山……
9. 如何进行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常用在记叙文和散文中。
这类文章有很强的情绪在里面,所以在进行环境描写前,首先弄清楚自己想表达怎样的一种情绪。如果是一种感伤的情绪,常用在写一件感动或回忆的事情里,在这种情绪下,你开始寻找与这种情绪相关的景或物,并且观察这些物,然后你可以选择这些物中最有特点的,最能表达你的情绪的。
接着你就要开始写这些物了。写的东西要练的,不过看的好文章多了你就会不自觉的写出好句子了。
写法有很多种,就像写东西的人性格有很多种。有种人说话干净利落,他会用白描,就是很直接的写那些东西,不加修辞,一般这种人比起感情更重视剧情~于是乎这些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往往不讨女性老师欢喜。
有种人感情丰富,他会用手绘,描写一些最有特点的景物,其他基本不顾,突出一景来联系主题,这一景会很细致,小到以某灰尘也要说一句“相框上蒙了一层尘埃,磨去了镜面原有的光亮,但是我依旧能看见相框里明媚的笑脸”。但是他们很写实。
有种人想象力丰富,句子就梦幻了,于是景物就变的所谓“生动”了,比如刚刚那句灰尘,他们就会这么写“尘埃蒙去了镜面的光泽,却怎么都蒙不了那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的微笑”。尘埃瞬间写得“活过来”了,它默默的被作者鄙视和批斗了,顺便又表扬了“微笑”,于是“微笑”亮了。
现在你开始疑惑了,为什么都是写物的介绍,我明明要的是环境描写!孩子,小银老师摸摸毛~乖~环境是由物组成的,你会写物了,具体写一个物了,然后把表达感情的同一地点的物组合起来,难道不就是环境吗?接下来,是和麻烦的组合,有些景物组合起来很美很有Feel,就像你写早恋是很美好的,那么你选个地点:回家的路上,选个时间:夕阳斜照,选个什么两人的影子只有一个地方连在一起,慢慢重合起来,咳咳,我绝对没有不良思想,友情牵手到纯洁拥抱,没有多想,恩~哇,这景物多和谐!~人生多美好!~组合,配套,这其实就是平时生活中得累积,没事情干的时候发个呆,东张张西望望看到有Feel景物的时,看看玩玩,在顺便感慨一下,找点句子形容一下。把眼前的环境当做画,画布上放几个东西,把它们组起来,顺序啊,颜色啊,细微处和粗糙处啊,感觉一下,不错,就差不多了。
修辞,其实就是给画的东西加重感情。排比是把差不多感情的零碎物件放一起,感情就变强了。
比喻是把眼睛里东西的东西想象成别的东西,为的是强化眼前物的特点,这一特点正是你想要想表达的Feel。拟人很有活力,东西会动了,有了行为了,这行为给眼前的景物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影响让你觉得怎么样,可以再想一下上面的那个倒霉的“尘埃”。
我就举这点例子了,还是一句话,写东西要练的,多看点书,或者别人怎么写的,就会不自觉的蹦出灵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