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笔作文怎么写
课间十分钟
“零……”下课了,同学们像一只欢快的小鸟,纷纷“飞”出教室去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看,那正在参加跳绳的同学跳得多起劲呀。他们就像一个个蹦跳的小兔子,跳了起来。他们甩开胳膊,抡得是那么有力。绳子就像一条运动着的弧线,刚落地有弹起来,打得地面“啪啪”直响。旁边的同学都在说:“真棒!”.课间十分钟,欢快的十分钟。
读书,多么美好
知识,是生命的守护神;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在母亲的膝下,津津有味地听着母亲《白雪公主》、《灰姑娘》、《阿拉丁》等驰名中外的童话故事,我不厌其烦地听着,自己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置身童话世界。那些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每每想起,喜不自禁。
拔河
我们输了,输得很惨,今天的拔河赛我们和一班的比赛成绩是0 :2,简直让人难以想象,也许是失望,也许是心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咬咬嘴唇忍住了泪水。失败是事实,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振作起来,什么事情都是如此。
背上暑假作业和美丽的憧憬开始我的暑假旅程。
日子一天天过去,憧憬变成了幻觉,只是在当初的YY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回忆的细节。一个美丽的日子,终究只能变成回忆。现在快开学了。世界注定要让美丽或者丑恶---一切都变成过去,留下的闪光的在人的思想种定格成回忆----我们叫她永恒。
2. 随笔怎么写
1、记叙性随笔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2、议论性随笔
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3、说明性随笔
黎先耀写人和自然关系的随笔《天之骄子》,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3. 随笔写什么
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手笔。
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 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而随笔的魅力即依靠着酝酿和记录下这看法的心灵的魅力。
由此可知:随笔不必有什么固定的内容,也不必一定是知识性的、哲学性的、宗教性的——对这种种也不必一概排除。随笔的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独自的理解,对其妙味有所感悟,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这也不必遵循什么特定的规则。
文学本来不外是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反映,人类某种表达习惯的再现。例如,戏剧演出便是借助视觉和听觉来模拟生活;此外,还有说书人或民间歌手的说唱、歌谣、信札、谈话——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交流形式在文学当中无不可以找出自己的相应类别。
随笔其实就是不拘体例,随“意”表达的文章,常以片断的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行所思,其“内容性质全然自由”(夏丐尊语);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可写景,谈天说地,摹绘心情,评点世事,漫话人生,意兴笔随,自然成文。因而,它有很利于提高我们的观察与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灵感和学用语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练写随笔,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要坚持“自由写作”,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目前,在部分同学中流行一种不好的文风,那就是矫揉造作,硬性模仿,甚至胡编乱造,做作气严重。
这主要是为了“应试”而出现的偏向。有人戏称这是做“套子式”的文章。
如何纠偏?最好从练写随笔做起。要写好随笔,不做写作的“套中人”,就一定要“崇真求实”,树立“自由写作”的观念:只要自己觉得有意味的,都可以写下来,不拘形式,不受羁绊,不媚世俗,不人云亦云,让心田辉映着纯真的亮色,让思想感情的清泉潺潺流淌。
第二,要勤于采撷,从生活中开掘写作的源泉。 有人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阅历。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多,绝大多数同学还谈不上有曲折的经历,也不可能广泛地接触社会,这是我们的不足,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缺少写作的源泉,也不能说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那么,我们写作的源泉在哪里呢?它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多梦的年华、浪漫的情思、难解的困惑、省悟的欣喜,我们生活中的苦涩与甜美,我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点点滴滴都可以一吐为快,涉笔成趣。只要敏于发现,勤于采撷,我们就会发现,“随笔”的源泉永远鲜活,永不枯竭。
第三,要认真读书与思考,凸现自己的“个性色彩”。 所谓“个性色彩”,就是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识,乃至独树一帜的文章风格、人文品格和创造精神。
要写好随笔,达到得心应手、“进乎技矣”的高妙境界,就必须勤于读书,撷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对所感知的进行辩证思考,对所积累的进行精心的提炼,来一个“六经注我”,来一番“自言自语”,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均写出独特的见识来,给人、事、物注入“我”的灵气。 随笔的写作,说到底还在于“勤”。
勤能聚宝,熟能生巧,通过日常勤读、勤问、勤观察、勤写作,锲而不舍,到时候,我们自然可以随心所欲,驾轻就熟。 下面是两道作文题,供同学们课外练笔。
一、恪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说:“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谚语云:“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确要求“明礼诚信”。
请以“诚信”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随笔,注意写得切实一些,避免泛泛而谈。 二、“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乡的人们眼前常现的是故乡的风物,心窝里跃动着的是浓浓的故乡情。
请以“家乡情”为题,写一篇随笔,要求从某一视角切入,真实地写出故乡的风物民情,写出浓郁的生活情味。
4. 怎么写随笔
一是要率真,纯真。
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
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
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
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
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
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
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
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
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
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
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范文: 随笔:试着改变心情 生于世界,存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烈日炎炎,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时代的发展只有你勇于展示自我。
人生在世,总会有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的事发展,俗话说的好:哪座庙里没有个冤死鬼,但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面对领导还是普通老百姓,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偌大的世间里,并没有卑微,但却有卑鄙存在,世上也无高贵,但却有高尚的身影。 生活中因人们常常因为受到点滴挫折而心灰意冷,迷失方向,四处乱撞,导致中伤别人,伤害自己,心情烦乱,有时心情就是月亮的脸偷偷地不停地转动和改变,偶尔繁星捧月便是喜悦,偶尔彩云遮月便是伤悲、喜悦的时间总是转眼即逝,而伤悲的时间却总是很漫长,奉劝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千万别再自寻烦恼,生活就是这样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会哭,不妨你试着换个心情。
假如你是女孩,去逛逛商店挑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整理个漂亮的发型;约自己最好的朋友去聊聊天,诉诉自己的苦,谈谈生活,谈谈未来,就这样简单,便会是晴空当头。 如果你是男孩,不妨邀几个哥们,去打打球,下下棋,骑自行车去郊外散散心,设计下自己的美好未来,在风的陪伴下多爽啊!心情随之也会改变。
生活就是这样,痛苦紧跟着欢乐,也许没有谁有心去品味失落,但却有人去有意体味过快乐,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朋友好好爱自己吧!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去爱社会,爱生活。 试着改变心情,生活不再是阴雨连绵。
随笔:归路 “不容碰触,无法挽留,彻底绝望。我听见绝望的青春在尖叫着,大口呼吸。”
一 不明白是为了什么,每天异常的忙碌,也许只是跟着这个忙碌的时代,随波逐流。 脑海里的青春,一幕幕浮现眼前。
绿色的麦田,蓝色的苍穹,永远庞大的摩天轮,以及流逝了的无数个精彩的。
5. 随感怎么写
随感,随笔的感想,至于随笔有这样的解释,在百度百科上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百度百科,/view/34851.htm随笔一般分三种,记叙性,说明性,以及议论性随笔。因此我想,随感因侧重于议论性以及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至于议论,你可以写实时,生活中碰到的事,以及自己平常的一些感悟,启迪,等等,范围非常广,涉及整个社会和人的心灵。
至于记叙,可以写假期中去哪玩,做了些什么事,从中理解或体会到了什么道理,即使没有想那么多。就单纯地写写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叹,甚至一点点感伤都可以写,当然穿插记叙是必要的。
不要担心随感写的不好,即使只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者最富有哲理的启迪),甚至是那一两个能真切表达你感受的词语,都是你写这次随感所取得的进步,注意避免过度的无病呻吟(我主张适度的遣词造句也是不错的)总之,写随感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吐露你的心声,表达你的生活,发泄你的情绪。以上是我浅薄的建议,望采纳。
6. 进入校园后的随笔作文怎么写
[作文 校园随笔] 我喜欢在校园的早晨,迎着晨光去看那繁密的树枝将天边那一片美丽的色彩分割,相信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么美丽的景象;我喜欢在课上老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是抬头望向窗前大一簇簇繁花,看一只只鸟儿跳跃的身姿,看墙外幽深的树林;我喜欢在体育课上拼搏的感觉,即使我总落在后面,带我因我的坚持而自豪;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开怀大笑,毫不顾忌别人的种种目光,即使我们笑的原因都是不怎么可笑的;我喜欢在午后抛开功课的烦恼,和朋友漫步在操场上看那正在抽出新绿的树梢,任温暖的阳光轻抚我们的脸颊,最后只能随着无情的铃声意犹未尽的回到教室;我还喜欢……山东淄博沂源县沂源县鲁村镇第一中学初三:王敬莹。
7. 【初二寒假随笔该怎么写(600
我喜欢作文每当忧伤时,它总会来陪伴我,让我对它叙述我的忧伤;每当快乐时,它总会来帮我记录下这一刻,和我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每当孤单时,它总会来听我倾诉.它,便是——作文.作文,它就和书一样,不会弃你而去.好的作文,它能够给你带来光荣与自信,能够使你的文采胜人一筹.待你的作文写得好时,你会更有自信去挑战下一篇难度更大,评分更高的作文,它会使你对学习更勇敢的往上攀爬,奋勇向前!还记得那年夏天,亲人的离去使我感到悲痛万分.那些日子里,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学而无心,觉得,以后好像就是我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可不巧的是,那时,已经是临近期末考试的时间了,我无语,脑子里空空的,不知道该如何迎接这次重要的考试?一节自修课,我就在想着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啊!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人人都要遵守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死矣,应该也会希望生者开心,快乐的吧?对!不记得昨天有多伤心,只知道今天要开心!在余下的两日时间里,我努力的复习着,争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给在天堂但他的关心和仍在我身边与心里的人.在考场作文中,我把自己的感想与心情融在作文中,很惊喜的,我的作文很优异.从那一次以后,我便爱上了作文,就在几天时间里,写作文,是我以前最讨厌的,但现在却变成我最爱是!因为,它能让我更有自信的去面对生活!让我对学习更有兴趣!还能够去抚慰受伤的心灵.当我觉得某一篇作文写得好时,我还会吧它投到作文网站去,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更高的评价,以此来填补那块已空虚的的情感!有人觉得,作文,只不过是无聊时的一种消遣罢了,但对我来说决不是这样!它,可以使我哀伤时;她的一言一语,可使那受伤的心得到一丝的安慰与理解,激励我无论是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要学会坚强。
8. 读书随笔怎么写啊
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爱上读书.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对阅读的一点点思考,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9. 随笔怎么写
随意而不随便
——随笔写作漫谈
作者:上海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语文特级教师 过传忠
《中文自修》杂志提倡中学生写随笔,还辟了“生活随笔”专栏,这是办了件好事。专栏也陆续发表了一些好文章,值得庆贺和提倡。
对于写随笔,同学中有两种看法:一是不当回事,“不就是随便写写吗?”顺手涂几笔,交差了事。一是太当回事,既然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散文要求形散神聚,从选材、构思到表达,都得刻意求工,中学生活贫乏,底子又薄,怎么写得好?还未下笔就忧心忡忡,自然写不出好作品。
据我看,两种态度都有所偏颇。随笔者,随手笔录,随意而写。记事抒情,夹叙夹议,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完全不需要“绞脑子”。只要认真对待,一定能写好。但随意不等于随便,不把心思放在上面,不认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磨砺文笔,也是写不好的。随意而不随便,这就是我对随笔写作的看法。
为此,我想结合今年《中文自修》“生活随笔”专栏刊登的几篇习作谈三点意见。
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