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里描写怎么写
心理描写 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
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徙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
这段心理描写,深刻表现了法国孩子们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比如在《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以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
’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这段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极大胆地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份以及父母早逝、婚姻无人作主的可怜境遇。再次,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列夫•托尔斯泰是位擅长心理描写的巨匠,他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
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
这些至今仍象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
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聂赫留道夫后来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也预示着他希望用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心理描写的技法,最常见的有五种: 一、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
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写了一段狂人滔滔不绝的独白:“不,我再也没有力量忍受下去了。
天哪!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啊!他们往我头上浇冷水!他们不管我,不看我,也不听我说话。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情?他们干吗要折磨我呀?他们要从我这个可怜虫那里取得些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啊。
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他们的这些折磨,我的头在发烧,一切东西都在我眼前打转。救救我吧……”作者借狂人的内心独白对当时不平等的俄国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二、通过梦境幻觉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形象化了的心理活动。
它不仅可以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描写魏军将领钟会统率军队进攻汉中,正当胜利在望时,却梦见诸葛武侯进言告诫:“其人步入帐中,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
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言讫,拂袖而去,会欲挽留之,忽然惊醒,乃是一梦。”
这一梦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它既反映钟会不忍残杀百姓的心理,也为后面表现钟会所以能胜而不骄及魏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等情节埋下伏笔,同时也反映了诸葛亮在钟会心中的地位,是钟会白天瞻谒武侯心理活动的继续和延伸。 三、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在茅盾的《春蚕》中,作者描写老通宝抬起他那焦黄的皱脸,苦恼地望着他面前的那条“官河”、河里“来往的船也不多”、“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塘路边的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这些环境景物的描写,一方面暗示着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的残酷压榨给江南蚕业造成破产,另方面也衬托老通宝忧愁痛苦、迷惑不解的心。
2. 怎样写好心理描写
一个人的神态变化往往是在特殊事态的刺激下产生心理波动。引发脸部表情的变化,所以它始终和人物的心理状况联系在一起。和动作描写一样,成功的神态描写也应该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抓住最值得写的,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的神态来写。
内心独白:
内心独自是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通过人物的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那段着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独白,是他对于“生”和“死”的思考,表现了他内心的困惑,极具哲理性。
从旁叙述:
从旁叙述中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人物心理。在这种写法中,作,作者可以是“全知全能”的。因此,这种方式较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想法的需要叙述。用第三人称写人物心理时,作者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所以对人物的情感倾向会表现得相对鲜明些,甚至可以进行即时的议论。
以《项链》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问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这里采用了从旁叙述的方式表现玛蒂尔德对以往的回忆与内心的起伏。在这段话后面便有这样精彩的议论:“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梦境幻觉:
作品中的人物由于现实中无法达到某种目标,于是会陷入空想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常通过幻觉或梦境的形式来得到表现。
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在土地庙中做白日梦,他梦到“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对他喊着“阿Q!同去同去”,觉得自己也在闹革命,可以“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就是典型的通过梦境表现人物心理的文段,梦境的描写将阿Q的想法形象地表现出来,其形象更为可悲,更具讽刺意味。
动作暗示:
动作是人物的体态语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动作暗示心理的手法。
神态暗示:
一个人的神态变化往往是在特殊事态的刺激下产生心理波动。引发脸部表情的变化,所以它始终和人物的心理状况联系在一起。和动作描写一样,成功的神态描写也应该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抓住最值得写的,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的神态来写。
比如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捐门坎后四婶仍然不让她参与冬至祭祖,以至于祥林嫂“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失神的站着”“眼睛窈陷下去”。这种神态变化的简洁描写,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祥林嫂心灵上所受的打击,精神的全面崩溃。
语言暗示:
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进行描写,就能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感官刺激:
“心理学”中将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几类。在文学作品中只要抓住了人物瞬间的感受,任何一种感觉的描写都可以起到体现人物心理状况的作用。
比如高尔基的《母亲》中,“母亲”看到的火车站肮脏的三等候车室里的景象是那么细致,听到的玻璃震动的声音是那么刺耳,闻到的烟叶和成鱼的臭味是那么刺鼻。这里调动了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来表现“母亲”的紧张的心情。
环境烘托: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3. 怎样描写人物心理
什么叫心理描写呢?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这就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描写人物,除注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外,还要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 心理描写包括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梦境三个方面的描写.描写的方法,常见的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课里学过的,有两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如下面例段: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风在耳边呼呼地响着.公鸡在远处得意地叫着.树林里的小鸟,也乐得吱喳吱喳地唱着.而海娃的心,这时候比公鸡还得意,比小鸟还要快乐.——他乐得简直飞起来了.他像风一样地飞跑起来了,他跑进一道岸畔,跑到深沟底下,又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上. “唉呀!”海娃美美地松了一口气,“我的信啊,你把我害得好苦啊!这回可把你找到了.” 其实,海娃心里一点儿也不苦,他简直要高兴死了.他高兴得汗都来不及擦,就一面喘着气,一面把手插在口袋里.他恨不得把信放在嘴上,狠狠地亲他两亲,像亲他的小羊羔一样地亲两亲呢! 例一是第一种写法,是让人物自己倾吐内心的感情.写的是“我”看到战友**烈火烧身时的心理活动.例二用的是第二种方法,是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和描述.写的是海娃找到鸡毛信后的高兴心情.上述两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心理状态的描写,可以展现一定环境下人物的复杂心境,展示人的体验和感受.如下例: 我捧着这碗热呼呼的姜汤,一股热流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包裹着.这碗姜汤凝聚着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限深情的爱.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带着温馨,带着深情流到了我的每一根血管.它是那么香,那么甜,香甜中又透出令人振奋的辣味,使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顿时,我眼睛发热,鼻子发酸,一颗颗泪珠滚到了腮边…… 这里描写的是一位病了的同学,喝老师送来的姜汤时的心理状态.写得具体而真切,表达了这位同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梦幻描写是心理描写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反映人物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如同学们都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文中四次写小女孩儿擦燃火柴,四次产生幻觉.第四次是这样描写的: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小女孩儿的幻觉来写的.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学习描写人物心理要注意四点:第一,要真实,要写真话.心理怎么想的就怎么写;第二要符合人物思维变化过程,不能杂乱无章,颠三倒四;第三,要符合人物身分、年龄、职业特点,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第四,如果是写不熟悉的人,首先就要了解别人的心理.可以通过交谈,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的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得合情合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的例段,看看作者是的.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上飞着小燕子,地下跑着小兔子,它们无忧无虑,快乐乐.可我拖着条残疾的腿,连步也迈不开.对他们,我真羡慕极了,时常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它们暗暗地想:小燕子呀,你能帮我长出灵巧的翅膀来吗?小兔子呀,你肯借我一条健壮的腿吗?…… 这一段描写的是______的心理活动.作者通过对小燕子和小兔子的幻想,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灿灿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妈妈唱着无字的歌,轻轻地摇着灿灿睡的小摇车.灿灿望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月亮笑弯了嘴,灿灿也笑咧了嘴;星星眨着眼儿,灿灿也眨着眼儿.慢慢儿的,灿灿在妈妈的摇篮曲中走进了甜密的梦乡……. 记忆,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这里描写的是灿灿______时候的记忆.他想起了“妈妈唱的无字歌”,还想起了摇车、______和______,还有______.表达了灿灿天真、纯净的童心和她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追恋. 2.按要求描写人物心理. ①以《欢乐的童年》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 ②平平心爱的小猫——黑子生病了,平平很着急,你能把平平着急的心情描写出来吗? ③假如你有两只翅膀,你会怎样呢?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下。
4. 心理描写的片段300字左右
心理描写,就是描写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把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写好,能够让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洞悉人物的内心隐秘和感情冲突,从而成功地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学们在进行心理描写时常犯的错误要么是轻描淡写以致一片模糊,要么是陈词滥调有“造假”的嫌疑;只有准确的把握、细腻的描摹,才能有直抵人心、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作文例题:请用300字左右的语言描述你的一次心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
[作文病例]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简析]
这是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写的是他在老师分发批好的试卷前后的心理活动。他虽然歇斯底里地高呼“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但我们依然若无其事、不为所动,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多伤心,因为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的,尽是抽象的概述,而不是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请看下文。
[作文示例]
①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寒颤。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紧张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②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③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我是多么的懊悔,多么的伤心呀!
[简析]
这是一段精彩纷呈、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怎么说呢?原因是心理描写的手法多种多样,小作者巧妙地综合运用了其中常见的几种:第一、内心独白。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手法写出了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直接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白他的欢乐与悲愁、昂扬与矛盾、希望与失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直逼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②,直截了当地记录了“我”懊悔和祈祷的心路历程,形象真切。同学们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要加上“想”、“沉思”等提示语,如②中的“在心里念叨”。第二、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亢奋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有时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响,其内容也许是自己最害怕的也许是最渴望的,把这些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③。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常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第三、景物衬托。例如①,用阴天和冷风来烘托“我”的紧张心情。此外,常见的还有本文没有出现的一种手法:梦境描写。例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通过我“梦中寻师”,表现了“我”心中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与思念。
这段文字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1.心理描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也可以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凸显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行文也更加摇曳多姿。
2. 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就不一样,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冷峻,有的人果敢,有的人优柔,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体会,细心描摹、刻画,不可千篇一律、千腔一调。
3. 心理描写要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同学们不能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不能心血来潮就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要“应运而生”、自然成文,一般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内心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运用。
5. 描写人心理描写的片段
1、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正比划着向我跑来。
他高颧骨,凹眼睛,嘴向外突出,脸又窄又瘦。追我干啥 哎呀!我的妈!他是不是坏人 我心一慌,抱着提包跑了起来。
此时,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再回头一望,那人追得更凶了。尤其是他那怪叫声使我毛骨悚然,心提到了嗓子眼,我没命地跑起来。
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嘴唇也颤抖起来,我哭了。突然,我脚一软,摔倒在地上,提包甩出老远。
我拼命地想爬起来,可是人已经站到了我的面前。“完了,他要杀我了。”
我想。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好像是匕首。
我惊恐地望着他。可是,他并没有伤害我的意思,却把我扶起来。
这时,我才惊奇地发现他手里拿的竟是我的钱包,同时,我发现他原来是个聋哑人。真是虚惊一场。
2、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
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
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子怎么也说不出来。 3、我蜷缩着坐在沙发上,电视开着,却无心去看。
我心里想:“爸爸妈妈下班这么晚啊!家里会不会闹鬼啊!我有不祥的预感。”我的恐惧让我不停的发抖。
突然,窗帘飘了起来,我叫了一声:“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我定下神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忘记关窗了啊!这下让我虚惊一场。 4、我听了他的话差点没昏过去,心里真是又气又恨又伤心。
可是当着同学们的面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一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偷偷掉眼泪。 5、我站在跳台上,向台下一看,只见下面水花飞溅。
我好像是一个巨人,周围的建筑物都变得矮小了,像被我踩在脚下似的。湛蓝的跳水池水平如镜,水池边的建筑物像玩具一样,显得特别矮小可爱。
哈哈,我是一个巨人了。但转眼一想:从这么高的跳台跳下去会不会淹死呢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6、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
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我想:我是幸运的。
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 7、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
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
“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
41、42、43……我慢慢地数着,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你咋跑得这么慢呢! 8、一张鲜红的“三好学生”奖状捧在手中。此时,我心里有多少话想说呀!眼前投来了王老师祝贺的目光,耳边响起了同学们哗哗的掌声。
我心里怦怦跳个不停。环视着大家的笑脸,抚摸着手中的奖状,心想,今天我被评上“三好学生”,全是老师、同学们帮助的结果呀! 9、这时,就因为这句话我沉思了很久:”上,不上;上,不上;。
哎,后悔莫及呀!这时”天使”出现了,他好像在说:上去吧,否则你会后悔的.我一想:对呀.我刚要走”小娇”又走了出来在说:”不想上就别上,别用”山”压着自己,上去也不定有好事哩.我一想,也是。我便有些犹豫了。
只听他们在打仗。我想一想:如果上去可能会宽大处理。
如果不上去老师一定回狠K我一顿。哎!天啊,子啊,我上不上去啊?算了,我豁出去了!上楼。
10、这一天,我已长大成人了。我兴高采烈地走向了那音乐的 舞台。
看,台下人山人海,热闹极了。主持人夏小演也到了场下,和观众一起感受那美妙的音乐。
我演唱的是《中华——我的骄傲》。这是一首新出版的歌,大家主 要就是凑个新鲜感嘛!连票都卖完了。
音乐响了,大家屏住呼吸。我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放声高歌。
当我听到那一阵阵掌声,我有一种成就感,当我听到那一阵阵 欢呼声,我会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当我走下台,和观众们打招呼时,大家都与我握手,让我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11、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12、我高举起双手,张大嘴巴,狠狠地吸了一口春天里新鲜而又芳香的空气。
我觉得自己飘起来了,飘上了蔚蓝色的天空。心里那股子乐劲哟,真不知该怎么形容了! 13、我的心绷得紧紧的。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但是。